**“想当年,小米造车,雷军豪言壮语,要押上全部声誉,结果呢?三年烧光300亿,还是一地鸡毛。老余(余承东)这招高啊,不造车,光技术授权,躺着就把钱赚了,这才是真·商业鬼才。”**网友的一句调侃,却道出了华为在汽车领域另辟蹊径的野心。
一边是造车新势力深陷泥潭,亏损累累,另一边却是华为车BU赚得盆满钵满,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华为“不造车”的阳谋,又将如何重塑汽车产业格局?
2021年,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推出的问界汽车横空出世,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凭借着华为在ICT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品牌号召力,问界汽车销量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问界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40万辆,刷新了中国新能源车企新纪录。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选择自建工厂、渠道不同,华为采取了一种更为轻资产的合作模式——“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为赛力斯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并利用自身强大的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为其提供销售渠道。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让赛力斯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也让华为在不直接参与造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授权和销售分成,分享到了汽车产业的巨大红利。据媒体报道,华为汽车业务部门每销售一台问界汽车,就可以获得约3.67万元的收益。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堪称是强强联手、合作共赢的典范。它不仅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也为华为“不造车”的战略选择提供了最佳注脚。
“华为不造车”的宣言,自从余承东在2019年喊出后,就一直被业界反复揣摩。有人认为这是华为的权宜之计,也有人认为这是华为的深谋远虑。那么,华为为何要坚守“不造车”的承诺?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考量?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项极其烧钱的生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工厂建设、供应链搭建、研发投入等。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华为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小米自2021年宣布造车以来,三年时间里已经烧掉了300多亿人民币,但至今仍未实现量产。而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也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和盈利困境。
相比之下,华为选择“不造车”,则可以有效地规避重资产风险,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上来。
自2019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华为的芯片供应就受到了严重限制。而芯片作为汽车的大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芯片供应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华为如果贸然进入造车领域,无疑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与其在不具备优势的领域与其硬碰硬,不如先集中精力解决芯片问题,待时机成熟后再做打算。
华为在ICT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与车企合作,华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以一种轻资产的模式快速切入汽车市场,并迅速获得市场份额。
华为“不造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单纯地赚取技术授权费,而是要打造一个以华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汽车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华为将扮演Tier1供应商的角色,为车企提供全场景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云等,从而掌握未来汽车产业的话语权。
华为的“不造车”战略,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实力的提升,华为也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战略布局。
未来,不排除华为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发展需要,选择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甚至不排除华为会亲自下场造车的可能性。
**华为“不造车”的背后,是其基于对自身实力和行业趋势的清醒认知,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华为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领导者。而“不造车”,只是华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
华为车BU,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部门,如今却成为了华为新的利润奶牛。每台问界汽车3.67万元的收益,更是让无数人为之眼红。那么,华为车BU究竟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它的盈利模式又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华为车BU为赛力斯提供的,并非简单的零部件供应,而是一套完整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涵盖了从智能驾驶到智能网联的各个方面。
***智能驾驶系统:**这是华为车BU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华为提供的智能驾驶系统,包括了芯片、算法、传感器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可以
实现L2+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 **智能座舱系统:**华为的智能座舱系统,基于鸿蒙车机系统打造,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车载应用和娱乐功能,打造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驾乘体验。
* **智能电动系统:**华为的智能电动系统,包括了电机、电控、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可以有效提升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
* **销售渠道支持:**华为利用自身强大的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为问界汽车提供了强大的销售渠道支持,帮助其快速打开了市场。
华为车BU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技术授权费和销售分成两种。
* **技术授权费:**这是华为车BU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华为根据不同的车型和配置,向赛力斯收取相应的技术授权费。例如,问界M5的华为技术授权费就高达每辆3.67万元。
* **销售分成:**除了技术授权费之外,华为还与赛力斯签订了销售分成协议。根据协议,华为将按照问界汽车的销售额,提取一定比例的分成。
华为车BU的高利润,与其技术领先、品牌溢价和规模效应密不可分。
* **技术领先:**华为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其在智能汽车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华为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也是其敢于向赛力斯收取高额技术授权费的底气所在。
* **品牌溢价:**华为品牌的影响力,为问界汽车带来了更高的溢价能力。消费者愿意为搭载华为技术的问界汽车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也为华为车BU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 **规模效应:**随着问界汽车销量的提升,华为车BU的研发成本被摊薄,利润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华为车BU的成功,为其他科技公司进军汽车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与传统车企合作,科技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以一种轻资产的模式快速切入汽车市场,并分享到汽车产业的巨大红利。
华为车BU的崛起,对于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华为车BU的轻资产模式相比,造车新势力背负着沉重的资金压力,在盈利之路上步履维艰。
华为车BU与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两种不同商业模式的碰撞。华为车BU选择“不造车”,专注于技术赋能,通过技术授权和销售分成获利,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风险低、利润高,但缺点是缺乏对整车的控制权,容易受制于合作伙伴。
而造车新势力则选择“重资产”模式,自建工厂、渠道,并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完全掌控整车的设计和生产,但缺点是投入巨大、风险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盈利。
华为车BU在与造车新势力的竞争中,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
**优势:**
* **技术领先:**华为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是其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最大优势。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的研发实力,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 **品牌溢价:**华为品牌的影响力,为其合作伙伴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溢价。消费者对于华为品牌的信任,也转化为了对搭载华为技术的汽车产品的认可。
* **生态构建能力强:**华为拥有构建完整生态系统的丰富经验。华为可以整合其在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等领域的资源,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挑战:**
* **缺乏造车经验:**华为毕竟没有直接造车的经验,在整车集成、生产制造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
* **与合作伙伴的利益分配问题:**华为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双方合作的稳定性。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是华为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进军汽车领域,华为车BU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面对挑战,华为车BU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 **与更多车企合作,构建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华为车BU正在积极寻求与更多车企的合作。未来,华为车BU将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 **探索新的技术路线,例如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华为车BU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线。例如,华为正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等领域,以抢占未来汽车产业的制高点。
* **在智能汽车领域持续创新,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创新是华为的基因。未来,华为车BU将继续加大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华为车BU与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将是一场长期而激烈的较量。最终谁能胜出,取决于各自的技术实力、产品力、品牌影响力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把握。
华为“不造车”,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度参与到汽车产业变革中。华为通过技术赋能,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也推动了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华为“不造车”的阳谋,正在重塑汽车产业格局。未来,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华为有望凭借其技术实力和生态构建能力,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玩家。而那些墨守成规、不愿拥抱变化的传统车企,最终将被时代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