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最美春光,在这三首宋词里,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诗词人柳月青 2025-03-28 15:36:43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气,它告诉我们,常怀感恩之心,不要忘记过去,是对往生的敬畏,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清明,也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它告诉我们,千里江南已回春,桃红柳绿正当时,春光正好,享受春天才是真正的“诗酒趁年华”。

清明,一起品读三首宋词。这里面有最优美的的春光,最宜人的风景,值得细细品读。

【1】

鹊踏枝·清明

[ 五代 ]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冯延巳是五代时期的词人,事南唐先主李昪,官至中书侍郎左仆射平章事,到了李璟时期官至宰相,是当时的词坛大家。

他属于花间派,其词作风格多婉约缠绵,善于写离愁别绪和闺情。不过他的词并不像花间派那样雕章琢句,而是用清新的语言,着力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哀愁,站在政治家的角度,运用"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隐约流露出对南唐王朝国势的关心与忧虑。

这首清明词中,展现了春日的盎然生机与人心的微妙惆怅。上阕以静态的景物描写为主,下阕则转向动态和内心感受,形成对比。特别是结尾处的“惊残好梦”,将美好的瞬间打破,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曲折的栏杆依偎着碧绿的树木,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嫩黄的柳条完全舒展开来,蓬勃的春天已经到来。

是谁,轻轻拨动了钿筝的弦,让那玉柱轻移,音律悠扬?这突如其来的旋律,惊扰了穿帘而过的海燕,它们惊慌失措,振翅高飞,消失在碧空之中。这一幅春日美好画卷也变得生动起来,有了流动的动态感。

眼前,游丝袅袅,落絮纷纷,如同春日里的梦,轻盈而飘忽。红杏绽放,娇艳欲滴,恰似少女羞涩的脸庞。然而,一霎之间,清明雨至,细雨如丝,轻轻洒落,淋得落花几许,惊醒梦中人。

帘内的女子从沉睡中醒来,慵懒不愿说话,连美好的梦境也被惊醒。那个未完的美梦,被现实的喧嚣惊扰,再也无法寻觅其踪迹。只留下这满心的惆怅与无奈,如同飘零的落絮,随风而逝,无处安放。

此词通过对清明时节园林景色的细腻刻画,融合动态与静态、实景与虚境,既展现了春日的生机盎然,又暗透人生无常、欢愉难驻的淡淡哀愁。结尾“惊残好梦”的怅惘,恰似一声轻叹,余韵悠长,堪称婉约词中的佳作。

【2】

破阵子·春景

[ 宋代]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这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晏殊的作品,因为一句“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成为清明时节最引用得最多的经典名句。

晏殊被称为“太平宰相”,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宰相。虽然身居要位过年,却平易近人,唯贤是举,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都得到过他的栽培、荐引。

他的词风比较婉约,擅长写景抒情,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这首词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还有少女的斗草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就是春社,此时春光正好,人亦欢畅,燕子已经从南方飞来。梨花飘落的时候正值清明,一派春和景明之状。

池塘边有零星的青苔,已然是一片翠绿。树叶间传来隐隐约约的黄鹂的鸣叫声,清脆悦耳,凸显着春意的细腻与生机。春分已过,白昼渐渐变长,枝头的柳絮轻盈飘舞,透露出一种春日的朦胧感。

两个采桑的女子,笑语盈盈归来,在桑田阡陌间相逢。少女们的欢声笑语,穿透了宁静的田野,为春日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活力。

少女面露喜色,原以为是因为昨夜的"春梦"带来的欢愉,其实并不是,而是因为玩斗草游戏胜利后喜悦。

赢了斗草游戏的少女,脸上绽放的笑容,比春日里最绚烂的花朵还要动人,那是青春独有的光芒,照亮了周遭的一切。

整首词如同一幅水墨淡彩的江南春意图,既有自然风物的清丽婉转,又饱含人情之美的灵动鲜活,展现了晏殊"富贵气象而诗情不减"的独特艺术境界。

读完后发现,虽未直言情感,却通过少女的娇憨神态和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传递出对生命力的赞美与青春年华的珍视。

所以,整首词也被誉为"宋词婉约派中少有的明丽之作",清代学者黄苏评其"天然浑成,不假雕琢"。

【3】

风入松

[ 宋代]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吴文英是南宋的一位词人,他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也算是一位布衣诗人。

他的一生随性浪漫,曾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而死。

不过吴文英的词却非常著名,他师承周邦彦,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著有《梦窗词集》,存词三百四十余首。

他对词的贡献主要在艺术技巧方面,以讲究字面、烹炼词句、措意深雅、守律精严为基本特征。这首《风入松》是一首写于清明的婉约词,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物描写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哀愁。

听着风雨之声从初春贯穿到暮春,不知不觉就到了清明时节,萋萋芳草掩埋了铭文刻写的墓碑。

当年在楼前的小路上分别,如今两旁已是杨柳成荫。丝丝缕缕的柳枝在风中摇曳,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

在料峭春寒中,不知不觉便陶醉其中,醉酒入梦中。清晨,黄莺婉转的啼叫声,惊醒了我纷乱的梦境。

西园的春色似乎并未因人的愁绪而稍有减退,日复一日地清扫着这片曾与你共赏之地,期盼着新晴能带来一丝释怀,却总在不经意间,触碰到那些深藏的记忆。

黄蜂不解人意,频频扑向那早已空荡的秋千索,仿佛还能嗅到昔日你纤手上的淡淡香气,凝结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秋千轻轻摇晃,却再不见你轻盈的身影,只留下风中低回的叹息。夜深人静时,我独自漫步于幽阶之上,月光如水,洒满了这一径青苔。

真正的释怀,不是遗忘,而是在每一个相似的场景中,都能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吴文英的这首词以清明风雨为引,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时光流逝之叹与离别相思之苦的审美空间。

词中意象绵密,语言凝练,展现了南宋婉约词“清空骚雅”的独特魅力,堪称吴文英“七宝楼台”式词风的典范之作。

0 阅读:36

诗词人柳月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