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位身兼作家、编剧与民意代表多重身份的女性,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提交的多项民生提案,因直击社会痛点、推动法治完善而屡登热搜。从婚姻自由到职场权益,从女性保护到教育公平,她的提案轨迹勾勒出一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民生图谱。

蒋胜男率先提出“取消离婚冷静期”,指出该制度可能加剧家暴受害者的困境,引发全网共鸣。同年,她联合多位代表呼吁“提高未成年人性同意年龄”,推动法律向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亮剑,并建议将“非法代孕组织者入刑”,直指黑色产业链痛点。

针对公务员招录“35岁门槛”,她犀利发问:“35岁正是年富力强时,为何被一刀切拒之门外?”提案直接推动多地试点放宽年龄限制,为中年群体争取公平就业机会。
2023年:从“买卖同罪”到“男性育责”她提出“拐卖妇女儿童买卖同罪”,推动刑法修订风向;同时倡导“男性陪产假延长至30-42天”,以制度之力促进性别平等,减轻女性育儿负担。

最新提案剑指“落实8小时工作制”,呼吁根治“996”乱象;另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直击教育内卷与乡村性别歧视问题。

---
【提案背后:一名作家的社会洞察】蒋胜男并非法律专家,但作为《芈月传》作者,她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观察融入提案:
- 冷静期不该冷却的是对人性的尊重”——她以家暴受害者真实案例论证制度漏洞;
- 35岁不是能力滑坡,而是社会价值的断层”——她用就业市场数据分析年龄歧视的经济代价;
- 8小时工作制不是懒政,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她引用过劳死案例警示超时工作危害。
---
【网民热议:提案落地还需多久?】-支持者:“她提的都是普通人不敢说的真问题!”“取消离婚冷静期已试点,希望全国推广!”
-争议点:男性产假成本分担、公务员年龄放宽可能加剧竞争等议题仍需细化配套措施。
专家评价: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指出,蒋胜男的提案兼具“人文温度与数据支撑”,体现人大代表从“反映问题”到“推动解决”的角色转变。
---
从书斋到议政厅,蒋胜男用四年时间将“作家思维”转化为“治理智慧”。她的提案清单,不仅是个人履职的答卷,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社会对公平、尊严与法治的迫切渴望。正如网友所言:“我们需要更多代表,把普通人的声音带到庙堂之高。”
#蒋胜男提案# #今日头条热榜#
互动话题:你最支持她的哪项提案?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