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曾有个热门话题:
“为什么会有那种不顾一切也要抬杠的人呢?”
有个回复是:“他们或许觉得抬杠比挖矿收获更多。”
喜欢抬杠的人,或许既没有很深的智慧,也不具备宏大的视野,但他们就是对自己莫名自信,对他人极度轻视。
甚至仅仅是为了不落下风,所以宁愿不要体面,也要找回所谓“胜利”的姿态。
于是在很多时候,他们纯粹是为了“惹恼”别人,并非真心关切,而是故意歪曲,甚至恶意攻击挑衅。
当对方感到恼怒,甚至觉得被冒犯而进行回击时,抬杠者又会装出无辜的模样,说人家不够大度。
做人,总是抬杠,人生便会黯然失色,一味地抬杠,素养就难以提升。
素养无法提升,人生的品质自然也就会逐渐下滑。
所以,做人,最起码的准则就是:别抬杠。
01
抬杠的人,并不讨喜
言语中总是喜欢抬杠的人,就是不管别人表达什么观点,他一定会与你唱反调,无论对象是谁。
关于“杠精”一词的起源,有这样一个说法。
在2020年,有位画家在网上展示了一幅关于“杠精”的油画,画中有个年轻人,向一个“杠精”女子表白,然后请求对方带自己去见她的家人。
哪知这个“杠精”女十分严肃地回应:“唯独这件事不行,因为‘杠精’不配拥有家人。”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又气又觉得荒唐,心里也觉得这样形容杠精很贴切。
但是,倘若在现实中,若是遇到这样一个“杠精”,估计我们不但不会觉得好笑,反而会感到十分无奈和气愤。
喜欢抬杠的人,这类人在进行“抬杠”行为的时候,他们可不会在乎自己说的是否合理,他们向来在意的是自己在否定一切的时候,内心是否畅快。
这些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难道只有我觉得这场比赛很无聊吗?”
“难道只有我觉得这个地方不好玩吗?”
“难道只有我认为这些东西都很丑吗?”
然后,面对别人的反击,他又会非常无辜地说:“我只是善意提醒,我只是友好讨论罢了,何必这么激动呢?你太敏感了,小题大做。”
心理学有个“认知局限效应”,它的定义是,原本认知有限的人,在自身考虑不周全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错误判断,但始终不愿承认自身的错误。
说白了就是,真正无知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人。
面对这些人,不管一个人的修养有多高,胸怀有多宽广,都不会觉得他们讨喜。
《明月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和谐如月,皎皎其辉;赏而悟之,普照四方。”
真正讨喜的人,必然是素养高,品德高的人。
这些人,明白“智者容人,愚者抬杠”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所以,这些人在生活中就会秉持着一种“给人鼓励,为人加油”的心态。
让别人愉悦,其实就是让自己愉悦,这才是一个讨喜之人的正确做法。
02
抬杠了,失败了
一时成为抬杠者,或许只是获得自己一时的好处、快意、舒适、满足。
但一直沦为抬杠者,生活终将会走向众叛亲离的境地,人生也会陷入山穷水尽的困境中。
智者谦逊,愚者傲慢,喜欢抬杠的人,看似只是在一时事情上的一些小细节,只不过是生活里的一点小波澜。
但是,人生之路是走向光明大道,还是跌入黑暗深渊,不就是由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当中的一些小细节所决定的吗?
《吕氏春秋·慎小》中写道:“人之情,不蹶于山,而蹶于垤。”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人之所以失败,通常都是源于细节上的疏忽。
正因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由于个人不重视,从而便破坏了一个整体,错失了大局。
就好比一个喜欢抬杠的人,在一些人看来只是一时的坏毛病,只不过是道德上的一点小缺陷,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无关紧要,于是放任不管。
但是,就是在这么一种心态下,让“抬杠”心态肆意发展,最终便可能酿成巨大的人生灾难。
余华说:“总是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行为。”
也许我们都知道,喜欢抬杠的人看到这句话,估计又会兴致勃勃地拿出一些理由来抬杠了,而且他们至死也可能不会觉得自己愚蠢。
但是,真正的聪明人应该从这句话里体会到对抬杠者的描述,而不是不知不觉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一种人。
做人,还是要尽可能地按照正确的逻辑,克制争强好胜的脾气,避免一时的口舌之快,做好自己。
如此,尽好本分,学习智者,成为强者。
03
别抬杠了
做人,还是别抬杠了,既无趣,也不讨喜。
雨果说:“如果你与人争执,可能偶尔会赢,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无法赢得对方的真心。”
做人本就艰难,何必还要做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呢?
哪怕获得了一时的胜利,让自己满足了一时的冲动,那么接下来呢?后果你考虑过吗?
抬杠者,一言以蔽之,修养不足、智慧不高、品德不佳。
试想,一个专以抬杠为乐的人,每日彼此攻击,揭人短处,戳人痛处。
那么,时间一长,生活状态轻者步履艰难,心烦意乱,重者两败俱伤,麻烦不断,何必呢?
星辰如是说:“弱者互斗,分崩离析,终会害了自己;强者互助,携手共进,终会成就自己。”
愿你努力做一个强者,拒绝弱者互斗,摒弃抬杠,在强者的圈子里,相互欣赏,互相帮助。
如此,拓展格局,提升境界。然后,海阔天空,任你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