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竹内亮执导的纪录片《再会长江》在中国大陆上映。以长江为线索,跨越6300公里,讲述长江沿岸十年间人们生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摄像机画质的升级上,十年间发生的故事也令人感慨。
竹内亮与中国的结缘始于2011年,为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在长江沿岸跋涉了6300公里后,他被中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深深吸引,决定迁居中国。十年后,已经成了半个中国人的竹内亮,决心重走长江路,弥补当年没有拍到长江源头的遗憾,最终完成了《再会长江》的拍摄。
摄制团队从上海出发,沿长江溯流而上,途经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纪录片在这些城市的拍摄中,展示了十年来的发展与变化。
香格里拉的藏族女孩茨姆是纪录片中最令人动容的角色。十年前,她在景区靠与游客合影为生,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当时,她的生活似乎已经被命运安排好了——小学辍学,按照父母的安排,准备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然而,命运的齿轮在竹内亮的镜头下开始转动。
摄制组被这个腼腆又充满好奇心的女孩所打动,决定带她去上海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于茨姆来说,上海是一个完全陌生且充满新奇的世界。高楼大厦、繁华的都市生活都让她大开眼界。这次旅行拨动了影响她一生的齿轮,返乡后,茨姆在写信给竹内亮,表达了她的梦想——在家乡开一家民宿。
十年后,竹内亮再次踏上了长江之旅,并重访了茨姆。当他走进茨姆如今经营的民宿时,这个曾经抱着小羊羔与游客合影的女孩,如今已经成为了谈吐大方的民宿老板。茨姆的民宿不仅美丽舒适,而且充满了她在上海学习到的现代设计理念。茨姆的妹妹如今在大学就读,这些在十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
船长江洪是影片中另一位重要角色。十年前,他驾驶货船穿梭于长江上,十年后,他依然在船上工作。江洪的生活虽未发生巨大变化,但他的故事中充满了对工作的热爱与责任感。长江上的船只日益增多,运输方式也更加现代化,但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长江航运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会长江》通过个体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展示了科技生活的发展。例如农民使用无人机进行农作作业,这些对比直观的体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导演在影片中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他以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局外人”身份,与当地人深入交流,探讨他们的生活变化。他的镜头下,既有自然风光的美丽画面,也有普通百姓的生活点滴。这种视角使得纪录片更加真实和感人。
影片的结尾部分,竹内亮终于抵达了长江源头,弥补了十年前的遗憾。这一段旅程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探寻,更是对精神执念的探索。通过与旧友们的重逢,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影响。
《再会长江》是一部兼具美学与人文关怀的纪录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感人的故事,深刻反映了中国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变化。影片不仅展示了长江的自然之美,更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呈现了社会进步与个体奋斗的紧密联系。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纪录片,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时代的力量。
如果你对这部纪录片感兴趣,可以走进电影院感受一下院线剪辑版。也可以在各大视频平台观看它的原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