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他曾出任上海副市长,以身作则,从不以权谋私,长子官至正国级
引言:
解放初期的上海,这座东方明珠百废待兴。一位身着破旧棉袄的老者,每日在市政府来回奔波。工作人员常常看到他在寒冬腊月里仍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棉衣,谁能想到,这位朴素到近乎寒酸的老人,竟是手握上海经济大权的副市长。他经手数以亿计的物资与资金,却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的艰苦作风。他的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官至正国级。这位老革命家究竟是谁?他为何能在物欲横流的大上海始终保持本色?他又是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
一、革命家庭的赤子之心
1926年的江西,正值国民革命军北伐,各地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家兄弟的革命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曾山的大哥曾华,时任江西省农民协会主任,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在当地威望极高。
那一年春天,曾华刚组织完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正准备转移到下一个地区时,遭到了反动势力的出卖。一个雨夜,敌人包围了曾华藏身的农舍。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曾华始终坚贞不屈。最终,这位坚强的共产党员在江西于都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消息传来,正在家乡务农的曾山悲痛万分。兄长的牺牲不仅没有吓退他,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当时曾山刚满18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他主动找到了地下党组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深秋,在一间简陋的农舍里,曾山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一刻起,曾家兄弟的革命精神就这样薪火相传。入党后的曾山很快就接替了兄长的工作,在江西农村开展革命活动。
那时的农村,地主横行霸道,农民生活困苦。曾山经常深入农村,和农民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疾苦。他组织农民夜校,教大家识字,宣传革命道理。白天,他和农民一起下地劳动;晚上,就借着昏暗的油灯给大家讲革命道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曾山带领农民武装转入地下。他化名"老三",带领一支游击队在赣南山区活动。白天隐蔽在山林,夜晚出击打击敌人。当地老百姓都亲切地叫他"山哥"。
正是在这段艰苦岁月里,毛主席得知了曾家兄弟的事迹。在一次座谈会上,毛主席感慨地说:"曾家真是满门英烈啊!"这句话很快在革命队伍中传开,成为激励更多革命者的动力。
1929年初,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曾山担任了特委组织部长。他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地下工作方案。他常说:"革命工作要细致,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正是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后来建立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年冬天,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曾山当选为主席。上任第一天,他就带头把自己的一件棉衣捐了出来,用来救济贫苦农民。这种不摆架子、与民同甘共苦的作风,让他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
二、战火淬炼下的坚韧品格
担任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期间,曾山在赣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革命运动。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他带领红军和游击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崎岖的山区与敌周旋。在一次战斗中,敌军分三路包围了根据地,情况十分危急。曾山临危不乱,带领部队连夜转移,在山林中开辟了秘密通道,成功突围。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曾山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他将部队分散成小股力量,依托群众基础,与敌人展开周旋。在一次战斗中,他们利用当地群众的帮助,设下埋伏,一举歼灭了敌人一个连,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这些武器后来都被用来武装新发展的游击队员。
1935年初,组织决定派遣曾山赴苏联学习。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他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和苏联的建设经验。特别是在经济管理方面,他认真研究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这为他日后在上海主持经济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在苏联期间,他还参观了多个工厂和集体农庄,详细了解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验。
从苏联回国后,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曾山受命协助陈毅同志在华中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一边打击日军,一边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在一次行军中,队伍断粮三天,曾山带头和战士们一起采野菜、挖树根充饥,但始终坚持前进。
1940年,曾山在华中地区组织了一次重要的统战工作。他多次与当地的爱国人士秘密接触,成功争取了一批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支持抗日。在他的努力下,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地方势力也逐渐倒向抗日阵营。这不仅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也为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1942年,华中地区发生严重灾荒。曾山带领部队开展生产自救运动,组织军民开荒种地。他亲自带头参加劳动,和战士们一起挖地、播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部队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帮助灾民度过了难关。
1944年冬天,日军对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曾山带领部队采取游击战术,避实就虚,调动敌人疲于奔命。在一次战斗中,他们利用地形优势,设伏日军运输队,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这些物资后来全部用于支援前线和救济难民。
1945年抗战胜利后,曾山继续坚持革命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山东军区财经部长,负责接收解放区的经济工作。在济南等城市的接管工作中,他采取稳妥的政策,既保护了工商业,又维护了社会稳定。这些经验为他后来在上海工作奠定了基础。
期间有一件事特别值得一提。在接管济南的一家银行时,工作人员发现了大量黄金和现金。曾山立即组织人员严格清点,建立专门账目,所有财物都及时上交给组织。他多次强调:"这些是人民的财产,一分一厘都不能乱动。"这种严格的财经纪律,也为他日后在上海主持经济工作树立了标准。
三、执掌上海经济大权,廉洁自律显本色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作为新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的接管工作异常复杂。中央任命曾山为上海市副市长,主管财经工作。当时的上海百业萧条,工厂停工,物价飞涨,社会秩序混乱。
上任第一天,曾山就带领工作组进驻上海市财政局。他要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摸清家底,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在清点原国民党政府留下的账目时,发现有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曾山立即下令封存,并组织专人昼夜值守,一直等到清点造册完毕才移交国库。
1950年初,上海粮食供应紧张。有人建议采取强制手段,收缴商人手中的粮食。曾山却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他召集粮食商人座谈,说明政府政策,并承诺保护合法经营。在他的努力下,许多粮商主动交出囤积的粮食,缓解了供应紧张的局面。
在处理私营企业问题上,曾山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他多次深入工厂调研,了解企业经营困难。针对一些困难企业,他帮助联系贷款,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对于那些守法经营的企业主,他给予政策支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有一次,某著名面粉厂老板送来一份礼品清单,表示感谢政府的支持。曾山看都没看就退了回去,并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收任何礼品。"这件事很快在上海工商界传开,为树立新政府的清廉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主持上海经济工作期间,曾山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住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办公桌是旧货市场淘来的。每天中午,他都和普通职工一起在机关食堂排队打饭。有一次,秘书提议给他配一辆专车,被他断然拒绝:"现在百业待兴,要节约每一分钱用在建设上。"
1951年夏天,上海遭遇特大洪水。曾山带领工作组连续工作了72小时,协调各方力量抢险救灾。他亲自跑遍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组织转移群众,安排救灾物资。在他的指挥下,上海及时控制了灾情,没有发生重大次生灾害。
随着经济恢复,上海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曾山的生活却始终保持简朴。他的那件打着补丁的棉袄一直穿到1952年。直到一次省级会议上,其他领导看不下去了,他才同意更换新衣。
在处理公务时,曾山从不徇私情。有一次,一位老战友托人给他送来一封信,希望能够关照一下自己的生意。曾山看完信后,立即写了一封回信,明确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私交就破坏规矩。"这种公正廉明的态度,赢得了各界的尊重。
1953年,上海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曾山根据中央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工业改造方案。他强调要把国营、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为国家建设服务。在他的主持下,上海的工业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主政江西十年,推动经济建设
1954年,曾山调任江西省委书记。初到江西时,全省工农业生产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他首先组织人员深入各地调研,摸清省情。在南昌、九江等地,他走访了多个工厂企业,了解生产状况。通过调研,他提出了"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
在工业布局方面,曾山提出要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的矿产资源。1955年,他亲自带队考察萍乡煤矿,制定了扩建改造方案。在他的推动下,萍乡煤矿的产量连年增长,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他还推动了德兴铜矿的勘探开发工作,为后来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生产方面,曾山特别重视水利建设。1956年春,他组织开展了全省性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在赣江流域,他多次实地查看堤防工程,协调解决技术难题。通过这次水利建设,全省新增灌溉面积数十万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1957年,江西遭遇严重旱灾。曾山立即组织抗旱救灾。他带领工作组深入重灾区,协调各方力量,组织打井挖泉。在鄱阳湖区,他发动群众开展"借水抗旱"活动,利用湖水灌溉农田。通过各种措施,全省基本保住了当年的粮食产量。
交通建设是曾山着力推动的另一个重点。1958年,他提出要打通省内各地区的交通联系。在他的推动下,南昌至九江的公路得到改造升级,打通了赣北地区的交通瓶颈。同时,他还推动了浙赣铁路的扩建工程,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
1959年,曾山开始关注工业技术改造问题。在景德镇,他多次深入陶瓷厂调研,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他的支持下,景德镇建立了陶瓷研究所,开展新工艺研究,提高了产品质量。
教育发展也是曾山工作的重点之一。1960年,他推动建立了江西工学院(今南昌大学),为培养工业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他经常到学校视察,关心教学设施建设。在他的努力下,江西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1961年,面对经济困难,曾山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他提出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如赣南脐橙、婺源绿茶等。这些产业后来成为江西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他还推动了手工业的恢复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
1962年,曾山开始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他支持省农科院开展水稻育种研究,培育出多个适合江西种植的水稻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推广,提高了全省粮食产量。同时,他还推动工业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室,提高产品技术水平。
在任期最后两年,曾山着力推动企业管理改革。他在南昌第一机床厂试点推行经营责任制,取得明显成效。这种管理方式后来在全省推广,提高了企业效益。他还特别重视企业干部的培养,建立了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制度。
五、晚年建设家乡,发展地方经济
1964年,曾山调任福建省委书记。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他立即投入到福建的建设工作中。上任伊始,他就深入闽东、闽南等地区考察,为制定全省经济发展规划做准备。
在福州,曾山特别关注老城区的改造问题。他多次步行察看街巷,了解居民生活状况。在他的推动下,福州开展了马路拓宽、排水设施改造等工程,改善了城市面貌。他还推动建立了福州化工厂,为当地工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1965年春,曾山来到厦门调研。他提出要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厦门港的优势。在他的建议下,厦门港开始进行码头扩建工程,增加了吞吐能力。同时,他还推动了厦门轻工业的发展,建立了多家外贸加工企业。
农业发展一直是曾山关注的重点。1966年,他在福建推广"稻田养鱼"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福清、莆田等地,这种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提高了农民收入。他还支持发展水果产业,推动建立了漳州龙眼、荔枝等水果基地。
1967年,曾山开始关注山区经济发展问题。在武夷山区,他提出发展茶叶产业的设想。在他的推动下,武夷岩茶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工技术得到改进,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得到曾山的重视。1968年,他多次到福建师范大学视察,支持学校扩建校舍、添置设备。他还推动建立了多所中等专业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
1969年,曾山开始关注海洋资源开发问题。在平潭岛,他实地考察了海水养殖基地,支持发展对虾、海带等海产品养殖。这一举措为沿海地区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曾山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他住在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常常和基层干部一起吃工作餐。每到一地调研,他都要了解群众生活状况,解决实际困难。
1970年,福建沿海遭受台风袭击。曾山立即组织抗灾救灾,连续多日深入灾区指挥。在石狮、晋江等重灾区,他帮助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灾后重建工作中,他特别强调要建设防台风的永久性设施。
晚年时期,曾山仍然保持着勤勉的工作态度。1971年,他多次到福建农学院调研,关心农业科技创新。在他的支持下,农学院培育出多个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到全省各地。
1972年,是曾山在福建工作的最后一年。这一年,他重点推动了沿海港口建设,为后来福建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在泉州、漳州等地,他规划建设了一批小型港口,方便沿海物资运输。同时,他还关注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支持德化陶瓷、建阳建盏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直到离开福建之前,他仍在为家乡的发展殚精竭虑,为福建的经济建设倾注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