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战士辗转作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他们坚守的优良作风。遇见困难时,即使群众主动拿出粮食财物支援红军,战士们往往也会坚辞不受或者打下借条。
2009年,在广东省江门市,一位名叫梁诗伟的老人,竟意外找到两张当年游击队队长手写的借条,借条上的金额按利息计算,已经累积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文数字……
梁诗伟老人向当地县政府讨要欠款,县政府给了吗?这笔钱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神秘出现的天价欠条2009年,广东老人梁诗伟在修缮祖宅时,在祖宅角落找到一个锈迹斑斑的小盒子。
梁诗伟老人家道中落,这种在祖宅藏了几十年的老物件,其中说不定就藏着什么好东西。老人满心期待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竟让他大吃一惊。
这是一张泛黄的手写借条,借条正文大意是1944年底,在当地活动的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中队队长李兆培,向本村“鸿文三姐”借了5000块大洋、8根金条和三十八担七十斤白米,算两分利息,由当地政府在胜利后如数归还。
要知道,三十八担白米在当时也不是什么小数目的粮食,更别说5000块大洋和8根金条。
如果按当时的购买力换算,再计算数十年间不断积攒的利息所得,甚至有人帮梁诗伟老人计算出了借款应还多少,那是远远超过数亿人民币的天文数字。
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中队和李兆培在当地也是赫赫有名,当年在李兆培的发起组建和号召下,当地热血青年踊跃参加抗日,有五位战士光荣牺牲,当地还在祠堂不远处给烈士立起了纪念碑。
然而,让梁诗伟老人心生疑虑的是,就在两年前,梁诗伟老人就在家中找到过一张李兆培的借条。同样是1944年年底,李兆培向“鸿文三姐”借粮白米六十斤,每年增加一倍,也是由当地政府在胜利后归还。
当时的六十斤白米,每年一倍,到2009年,累计的粮食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一亿吨。
梁诗伟老人拿着借条找到当地政府咨询后,当地政府当然无法真的归还梁诗伟老人,数量如此巨大的粮食,梁诗伟老人本人拿到如此之多的粮食又有什么用呢?
可是,当年“鸿文三姐”和李兆培,怀着对胜利的信心和对游击队战士的热忱,写下了这张借条,就这样无视掉它的存在,让军民互助的佳话变成一笔糊涂账,自然也是万万不能的。
协商讨论之下,为了铭记“鸿文三姐”当年做出的贡献,也改善梁诗伟老人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将这张借条作为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文物收藏,同时给予梁诗伟老人2万元的现金奖励,在各种生活待遇上,都对梁诗伟老人加以帮扶。
当然,由于借条所写的数目太大,梁诗伟老人也不能再拿着借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梁诗伟老人本身也并不是来和政府斤斤计较、讨债要债的,只是不想“鸿文三姐”当年为游击队战士们做出的贡献被人遗忘。
当地政府的处理满足了梁诗伟老人的情感需求和生活需要,事情发展到这里,本应是两全其美的一段佳话,可谁能想到,两年后,一张数额更加巨大、内容更加惊人的借条又出现了呢?
思来想去,梁诗伟老人还是决定,拿着这张新出现的借条向当地政府咨询。
支持抗日的梁家人和“鸿文三姐”可能有人会问,这张借条是真是假?梁家人的钱都是哪来的?“鸿文三姐”又是谁,她怎么能频频拿出那么多钱给游击队战士们?
原来,这位“鸿文三姐”在关系上,算是梁诗伟老人的母亲,也是梁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主事人。梁诗伟老人的父亲梁鸿文早年间曾经前往美国,成为在美国工作的众多中国劳工之一。
梁鸿文在美国敢想敢干,种种机缘之下投身经商,打拼积攒下了一笔不菲的身家,并且最终衣锦还乡,在故乡娶了六房太太。
“鸿文三姐”就是梁鸿文的三姨太,由于大房和二房先后过世,梁鸿文本人也在梁诗伟老人年幼时去世,梁家从此就由“鸿文三姐”主持家事,梁诗伟也由“鸿文三姐”抚养长大。
当年李兆培在本村组建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中队,感染了当地不少热血青年参加游击队,梁诗伟二哥的女儿梁月娇就是其中一员。
梁月娇参加游击队后,梁家人和游击队的关系自然紧密起来,当游击队遇见钱粮上的困难,梁月娇想起自家这位能干能做主的“鸿文三姐”,跑回家里来求助,“鸿文三姐”受到家人号召慷慨解囊,李兆培本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写下借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也有人猜测,这笔钱粮数目太大,可能是游击队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活动所需,多次和“鸿文三姐”借钱借粮后,统一打下的借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游击队能带着这么大一笔钱粮活动的问题。
据梁诗伟老人说,“鸿文三姐”处事谨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将钱粮借给游击队后,因为担忧日伪军得知消息找上门来,还曾多次嘱咐年幼的梁诗伟,让他不要把此事声张出去,保护好游击队和家人的安全。
这张借条也被“鸿文三姐”好好收藏起来,直到数十年后才被梁诗伟老人发现。
然而,除了梁诗伟老人之外,想要寻求新的证人来证明借条和游击队借钱粮一事为真,已经是难上加难。“鸿文三姐”和李兆培都早已去世,第二张借条和第一张借条之间所隔时间太短,发现的时间也相差不远,牵涉的数目又如此巨大,不免让人心生疑虑。
可除却梁诗伟老人之外,当地一位名为简慧仙的老人是当年游击队指导员的妻子,她表示自己也知道此事存在,游击队确实有向“鸿文三姐”借钱借粮。
这张借条应该怎么处理?其实,红军战士向群众打下借条,而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兑现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李明山老人,也曾在自己家中发现一张藏在子弹壳里的欠条。
这张欠条横跨七十年,本身就是一件历史文物。曾经有收藏家开价数万元,向李明山老人求购这张欠条,但李明山老人婉言谢绝了对方。
他认为,自己并不打算凭借这张欠条向政府要求偿还,但这张欠条证明了自己的奶奶项小翠和红军战士之间可歌可泣的军民情谊,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李家人无论日子过得多么穷苦,都没想过要兑现这张欠条,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价值的。
最终,李明山老人把这张欠条无偿捐献给博物馆,这是一种借条的处置方式。
梁诗伟老人发现借条的时间,距离借条被写下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十余年,如果梁诗伟老人按照借条金额向当地政府主张偿还,并请求法院支持,恐怕也很难找到对应的案例或者法律支持。
当然,“鸿文三姐”和梁家人,在当时不畏惧日伪军的围追堵截,向游击队勇敢地伸出援手,所思所想的,也绝非是数十年后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得到怎样的巨额回报。
他们所怀抱着的是对胜利的坚定信心,和对游击队的热忱支持,这张借条并非只是钱粮交接的凭证,而是游击队和群众之间坚实的情感联系的证明,本身的历史文物价值和爱国情感、教育意义就难以估量。
仔细想来,最合适的处理方式还是将这张借条收入当地的博物馆中,将“鸿文三姐”、梁家人和游击队的故事传承讲述下去,让她和他们的名字久久被人铭记。
同时,梁诗伟老人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相信当地政府也会及时伸出援手,就像当年“鸿文三姐”向游击队伸出援手一样。
结语红军战士向群众打下的借条不仅是一笔笔历史记录和情感标记,更是军民鱼水情深,人民对胜利满怀信心的光亮注脚。
面对这些借条,研究是真是假,计算能否偿还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更不能忽视的是其中蕴含的历史文物价值。
毕竟,当时写下借条和收下借条的,是一颗颗满怀热血的真心,他们无法预见数十年后的未来,他们只是坚信胜利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