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放在胤祥身边的眼线是谁?答案就藏在,他送给老八的那包茶里

卿心君悦 2024-09-04 20:33:24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诡异的谜团——

在追比国库欠款时,康熙朝的老臣魏东亭受老九胤禟的鼓动,前去找老十三胤祥帮忙,希望老十三能替他向老四胤禛求个情,免去他应还的欠款。

谁知,老十三一到四爷府,就破天荒地吃了“闭门羹”。

由此就可以看出,早在老十三前往四爷府之前,老四就已暗中得到了老十三想要替魏东亭求情的消息。

可问题是,是谁向老四传递消息的呢?

而当追比国库欠款的任务失败之后,在饭桌上,老四又无意间提及了老九胤禟送给老十三的乔姐。

可根据当时老十三的反应,明显可以看出老十三从未跟老四提过这件事。

既如此,老四又是如何得知乔姐的呢?

这篇文章要揭秘的,就是隐藏在这一谜团背后的真相。

疑点:诡异的先知

为了填补国库亏空,在老四完成江南筹款赈灾任务之后,康熙有意开展追比国库欠款的工作。

由于欠款的人中,不仅有各部的重臣,还涉及到皇亲贵胄。为此,康熙打算选一位皇子,来主持这项艰巨的工作。

可谁知,即便康熙拿出了“亲王”爵位当彩头,那些在京的皇子,却谁也不愿接手这个任务。

不得已,康熙只好急召老四和老十三回京,恩威并施地将这项棘手的工作,交给了“冷面王”老四。

而之所以其他皇子不愿接手,其根本原因正如老十四胤禵所说:

“一千多万两银子,牵扯到上上下下那么多人,一下子能追回?就算追回了,还不把人都得罪了。”

在这其中,诸位皇子怕得罪的,倒不是欠款的皇亲贵胄,比如说借款编书的老三胤祉,或是借款盖戏楼的老十胤䄉之流,而是那些跟随康熙多年的有功重臣。

不找这些人要钱,其他欠款的官员势必会攀比,由此便很难完成这项任务。

可真找他们要钱,一旦逼急了,惹得他们去康熙那里哭诉告状事小,万一落下一个逼迫老臣、功臣的罪名,失了人心,那才是得不偿失的事儿。

而在这些老臣、功臣中,最为棘手的,便是从小就跟在康熙身边的魏东亭。

魏东亭在经历“朝阳门外劝酒”和“攀比太子”的两次失败后,眼见最后还款期限越来越近,便撇下老脸去找老九胤禟借钱应急。

就在这一次,不愿借钱的老九,把魏东亭支向了老十三那里。

见此,被逼得走投无路的魏东亭,只好去找老十三求助。

原本,老十三并不想插手这件事。可当听说魏东亭所欠的钱,皆因康熙两次南巡住他家中所致,这才动了帮魏东亭向老四说情的心。

然而,当老十三去找老四说情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老十三一进四爷府,最先迎出来的,就是得到消息的李卫、高福和翠儿这三个人。就当老十三跟李卫三人有说有笑之时,四爷府的管家高勿庸出现了。

高勿庸一现身,没有按规矩先向老十三问好,反倒当着老十三的面,训斥起了李卫等人。

见此,老十三的脸当即冷了下来,在替李卫三人解围之后,见老四仍未露头,便开口询问老四在哪里。

熟料,高勿庸竟说:

“是四爷叫奴才给十三爷传话,叫十三爷安分在家呆着,不要管户部追款的事。四爷说,他现下正忙,他说没空见十三爷。”

听了高勿庸这一番话,自知吃了“闭门羹”的老十三,寒着脸甩手离开了。

到此,其实就可以看出:

老四之所以安排这个“闭门羹”给老十三吃,必然是事先得知了老十三此番前来,是要替魏东亭说话求情的。

可问题是,发生在十三爷府上的事,老四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类似这样诡异的一幕,在追比国库欠款任务失败之后,还发生过一次。

当时,老四在枫晚亭请老十三和邬思道喝酒。而邬思道执意要给世子们上完课,以致接连驳了四福晋和老十三的面子。

见此,心知邬思道软肋的老四,派出年秋月成功叫来了邬思道。

等邬思道上桌后,老十三当众拿年秋月来取笑邬思道。过程中,老四略带戏谑地对老十三说道:

“老九送给你的那个乔姐呢?”

对此,老十三回道:

“我说四哥,你干嘛哪壶不开总是提哪壶,你以为九哥他真的安的什么好心?那是他安在我身边的一个眼线,我照单全收。”

通过老十三的这段话,其实就可以看出:在此之前,老十三并未向老四提及过此事。

否则,老十三根本没有必要特意向老四强调,乔姐是老九安排的眼线。

那么,老四又是如何得知乔姐这个人的呢?

到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推断:老四必然是在老十三的身边,安插了眼线。

可这个眼线会是谁呢?

线索:特殊的茶叶

太子胤礽复立时期,在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身上,发生了一件极容易被忽略,但又极其诡异的事。

正是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老四安插在老十三身边的那个眼线,究竟是谁。

康熙第六次南巡期间,复立的太子为了拿到任伯安手中的《百官行述》,听从了心腹司马尚和黄体仁的建议,密令老十三除掉郑春华,然后再用此把柄,威胁老十三放掉关在大牢里的钦犯刘八女。

接到太子的密令,不知如何应对的老十三,去找老四和邬思道商讨对策。

三人一番商量过后,决定假意听从太子的密令,暗地里老十三用“假死”的招数,保下郑春华。

而老十三之所以有把握救下,被发配到辛者库的郑春华,关键就在于,他的门人文宝生正在辛者库当差。

在辛者库,独自喝茶的文宝生见老十三突然出现,立马跪倒在地,向老十三问好。

二人一番寒暄过后,老十三看着放在桌上的纸包,好奇地问:

“这是什么呀?”

文宝生笑着解释道:

“奴才的女人从家乡来了,带的枣花黄芹茶,野味儿,让爷尝个鲜儿。”

注意!

发生在老四和老十三身上那件诡异的事,正是文宝生口中的“枣花黄芹茶”。

按文宝生的说法,这“枣花黄芹茶”,是他女人从乡下带来的野味儿,在京是根本买不到的。

可诡异的是,不久之后,老四的手里竟也出现一包“枣花黄芹茶”。

当时,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已被放出大牢,而太子并不清楚,这其实是老四和老十三“放虎归山”的计。

在刘八女逃回江夏镇之后,老十三立马用刑部手谕,密令进京述职的年羹尧前去缉拿。

期间,年羹尧得到老四的暗中授意,血洗了曾让老四受辱的江夏镇。

事发之后,老四为了给“血洗江夏镇”找一个正当合理的理由,便打算当众火烧《百官行述》。

而那包特殊的“枣花黄芹茶”,就在老四去邀请老八“观礼”的过程中出现了。

八爷府,就在八爷党就所获得的线索,讨论“血洗江夏镇”究竟是不是年羹尧所为之时,老四突然登门拜访。

双方见面不久,老四就拿扇子指着他放在桌上的纸包,对老八说道:

“这包枣花黄芹茶最能养胃安脾,你尝尝就知道了。听说你心口痛的毛病又犯了?怎么看气色又不太像。”

到此,问题出现了:老四手里的这包“枣花黄芹茶”,是从何而来的呢?

若按文宝生的说法,那么老四手里这包茶的出处,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来自文宝生之手。

可问题是,文宝生作为老十三的门人,平常跟老四毫无交集,又岂会给老四送茶?

就算文宝生出于某种特殊的目的,想背着老十三给老四送礼,那也绝不该送这般不值钱的山野之物。

由此,基本就可以推断出:

文宝生极有可能就是老四安插在老十三身边的那个眼线。

只有这样,文宝生才敢向老四送这般礼轻情意重的“野味儿”,也只有这样,老四才会收这般带有象征意义的礼。

可若是这样的话,问题又来了——

老四即便要安插眼线,也应该找一个在十三爷府当差的,这样才便于他及时获取有关老十三的信息。

而文宝生虽说是老十三的门人,可他却在辛者库当差,平日里很难跟老十三相见。

既如此,老四安插这个眼线又有什么用呢?

眼线:就是文宝生

老四安排在老十三身边的这个眼线,又究竟是谁呢?

若这个人就是老十三的门人文宝生,那么在辛者库当差的文宝生,又是如何获取老十三的消息,并及时传递给老四的呢?

可若是这个人不是文宝生,那么老四跟文宝生保持联系,又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那个将有关老十三的消息传递给老四的人,以及老四安插在老十三身边的眼线,就是文宝生!

至于文宝生是如何获取又是如何传递消息的,其实并不难解释。

根据剧中隐约流露出的线索,这个文宝生,最初很可能并不是在辛者库当差。

注意!

在热河狩猎期间,也就是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前夕,发生了一件特殊的事。

当时,太子胤礽和郑春华的私会刚被康熙撞破,意识到自己即将被废的太子,连夜去找老四托付家小。

见太子突然到访,邬思道立马意识到太子要出事,为防老四沾惹不必要的是非,三人略一商量,最终决定由老十三出面应付太子。

就在那一晚,热心肠的老十三向太子许下一个承诺:

“您的家人,还有她,都交给我了。我答应您,只要有我十三弟在,就有他们。”

这里所说的“她”,自然是郑春华。

若许下承诺的是其他人,或许会有水分,可许下承诺的人是老十三,那么这个承诺,老十三拼了命也会做到。

可老十三要如何兑现这个承诺呢?

那晚过后,太子果然被废,而等康熙从热河回京不久,郑春华就被发配到了辛者库。

由此,老十三要想兑现这个承诺,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派人到辛者库当差,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对郑春华予以照顾。

而文宝生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期间,被老十三临时安排到辛者库去的。

否则,文宝生身为老十三的门人,即便不在老十三的身边做事,也绝不会到辛者库那种地方去当差。

至于老十三为何会安排文宝生前往辛者库,在这其中是否存在,老十三意识到他是老四眼线的这一因素,并不好说。

但可以确定的是,按此分析,当初老四之所以会知道老十三前来是要替魏东亭说情,以及知道乔姐的事儿,就是因为文宝生向老四传递的信息。

而文宝生之所以能准确获取老十三的信息,又能及时向老四传递信息,就是因为他当时就在老十三的身边,并没有被安排去辛者库。

至于文宝生被派去辛者库之后,老四为何还与文宝生保持联系,并非是老四顾念旧情,而是老四想到了一个借文宝生来重新安插眼线的方法。

注意!在老十三与文宝生的那段对话中,文宝生其实说了一个谎。

当时,文宝生一见老十三前来,没做太多铺垫就诉起了苦,以至老十三苦笑不得地假意训斥道:

“掌嘴,你怎么一见面就跟我诉苦啊。什么叫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而文宝生诉苦的内容,就很值得推敲——

按文宝生的说法,他爹在老十三的府上当差多年,退休后回乡下置办了两垧地。其中一半地被黄河冲了,另一半地为少缴一些皇粮,挂靠在当地陈老太爷的名下。

谁知陈老太爷去世之后,他家的大儿子不认账了,霸占了他爹的地。

不得已,他的女人只好带着他爹还有几个孩子来京投奔他。可他呢,每月就5两银子的工资,根本没能力给家人安排住的地方。

我们来看看文宝生这段话的真实度。

在文宝生的描述中,他爹返乡之后就成了弱势群体,所剩不多的“养命地”也被当地的乡绅霸占了。

可问题是,文宝生的爹也是伺候过老十三的人,而文宝生又是老十三的门人,凭这种身份,当地的乡绅真有胆量欺负文宝生一家吗?

要知道,在刑部冤狱时期,老九的门人——任季安和刘八女,即便已经牵扯上了钦案,司马尚身为刑部尚书又是太子的心腹,仍不敢贸然下令缉拿。

由此,就足以说明:文宝生在这里面撒了谎。

那么文宝生撒谎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注意!文宝生诉苦的对象,可是出了名的“侠王贝子”,以老十三的性格,听了文宝生的话,势必会出手相帮。

而老十三若要帮助文宝生,就得帮其家人解决住处并安排工作。

解决住处,大概率会让文宝生一家回到十三爷府;而解决工作,那么最容易操作的,就是安排进他主管的刑部。

这就是文宝生撒谎的目的,或者也可以说,这就是老四让文宝生撒谎的目的。

毕竟,老十三要想用“假死”的招数救郑春华,是跟老四商量的,再加上老四手里的那包“枣花黄芹茶”,我们就不难推测出:

在老十三去找文宝生之前,老四很可能已经跟文宝生见过面了,而文宝生跟老十三的这般说辞,就是在那个时候老四授意的。

显然,老四这番算计是极其成功了。

文宝生这番诉苦的话说罢,老十三略一沉吟就说道:

“那明儿叫你爹到刑部去看库房,这样每个月的银子也是五两左右,再加上小费公润,这样呢,一个月至少也要有十两银子的进项。”

由此一来,继文宝生之后,老四又在老十三工作的地方,布置了眼线。

卿心君悦,一部剧,一群人,一个草台戏班子!看戏!说剧!品人!观道!

2 阅读:449

卿心君悦

简介: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