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贺电,揭开中国科考的“压舱石”

在前线 2025-01-07 18:12:33

文/在前线 老凉

一封南极贺电,一份万里祝福,投射出AI时代的重磅信号。

辞旧迎新之际,联想集团全球总部收到了一份来自南极的礼物——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发来的新年贺电。这份贺卡,不仅是一份新年问候,更多的则是清晰地传递出科考领域与科技创新之间那种相互促进、互为催化剂的紧密关联。

在前线认为,众所周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的使命重大、任务艰巨,在这个过程中,经得起考验、能够扛得住恶劣自然环境的科技装备,是南极考察队的必需品、必备品。

30多年来,联想ThinkPad都是中国极地科考最信赖的科考工具,而全新的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元启版和ThinkBot机器人相结合的创新方案,在第41次南极考察中扮演重要角色,将全方位提升科考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南北极科考队与联想联手,也是AI向实的具体展现,可以说,联想AI技术已经成为中国科考的压舱石,助力智慧科考的同时,在我国科研领域扬帆起航。

极地智慧科考,源自联想ThinkPad AI创新

这封看似薄如蝉翼的贺信,却承载着中国科考研究与中国科技创新的浓浓情意。

众所周知,中国极地科考项目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深入了解极地独特生态与地质,填补科学认知空白;助力全球气候研究,把握气候变化规律;还能彰显我国科研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为保护南极、推动人类科学进步贡献重要力量。

1984年11月,中国开启了第一次南极考察项目,在过去40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丰富成果,包括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等多个考察站,并成功完成了40余次科学考察任务,涵盖了天文、气候、环境、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与监测,为全球极地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知道,南极是地球南端,被南冰洋包围,而南极大陆几乎被冰川覆盖,南极地区气候酷冷,冬季温度可降至零下50摄氏度,极寒的气候、复杂的地形等给科考带来巨大的困难。

恶劣环境,极地科考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维保条件有限、网络通讯资源匮乏和人力资源受限等,不仅考验科考队员的意志和毅力,更是对科技装备服务商可靠性、可用性以及服务等的全方位考验。

助力中国科考事业,联想一直在行动。早在1999年,联想ThinkPad 570曾协助中国北极科考队出色完成记录任务,凭借在极寒环境稳定运行,ThinkPad以创新技术和卓越品质助力完成了我国对北极的首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

在考察期间,“雪龙号”曾遭遇过一个超大气旋,船的倾斜度达7至8度,最大摇摆度则达到15度。强烈的风浪使得科考队的很多电子设备都停止了工作,而船上的ThinkPad则在剧烈的风浪颠簸中未受任何影响,因此,ThinkPad被科考队员亲切地称为“雪龙号”上最神奇的“眼睛”。

时光如白驹过隙,联想ThinkPad陪伴中国南北极科考队,成为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得力助手。中国南极昆仑站首任站长、中国南极深冰芯科学开拓者、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李院生表示,ThinkPad AI PC一直是科考队员最信赖的生产力工具,个人智能体“小天”更是让极地科考工作如虎添翼。

而今年2月联想ThinkPad助力我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再次创造了中国南极考察史的一个新里程碑。在秦岭站里,联想ThinkPad P1隐士将完成在罗斯海区域的生态系统、近岸海洋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大气环境、雪冰环境等方面综合监测。

在前线认为,在南极科考过程中,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领先程度,科技的不断突破与创新为科考带来更多发现和成果。

联想ThinkPad 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科技创新、匠心品质、卓越体验”三大基因,用户最直接的评价就是“可靠”。在经历抗冲击、防潮、防尘、抗震、耐高温、耐低温、抗辐射等20余项严苛测试之后,ThinkPad产品即便面对太空的极端变化,也依然能够稳定可靠运行。这种久经考验的品质,恰好在科考行业得到了完美体现。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笔记本电脑品牌,ThinkPad在航空、航天、气候气象、极地科考等广泛应用,是历经考验的伙伴。在这些苛刻的“大场面”中,可以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而AI PC则让科考队插上了全新的翅膀,借助先进的AI技术探索更多领域。

科考伙伴服务,联想ThinkPad AI普惠向实

如今,智能化大潮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在拥抱AI。对于中国南北极科考队等行业客户而言,智能化转型同样是势在必行。

在过去40年,联想是中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在每一次的重大历史潮流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在智能化时代,联想有着自己独特的主张与使命。

在前不久的2024联想创投CEO年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指出,人工智能是驱动未来增长最确定、最核心的力量。混合式人工智能是AI实现普及普惠的必由路径。所谓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公共智能与私域智能的共存互补,混合并用。

杨元庆表示,过去40年,联想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用更快、更强、更普惠的“计算力”,推动中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进程。下一个十年,联想将继续坚定地以“计算”为基石,全情投入磅礴奔涌的人工智能大时代,继续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引领者和赋能者。

杨元庆强调,联想新十年的愿景和使命,就是以混合式人工智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真正实现普及普惠,惠及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个人。

其实综合来看,杨元庆道出了联想未来使命,那就是推动AI向实,AI普惠,让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享受到AI。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能够感受到那封贺电的重量:它是一幅AI向实的梦想与现实交汇的精美画卷。中国科技创新企业与中国南北极科考队,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顶尖高手”,而多年来双方的联手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AI则让二者有了更多融入的空间和想象空间。

AI向实、AI普慧,这样高大上的使命,其实就在身边,很接地气。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元启版与ThinkBot晨星机器人共同组成的极地AI巡检方案,就是AI向实的生动展现,也是联想助力科考领域智能化转型的重磅贡献。

图为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元启版

此前不久,ThinkPad首席探险官于海现身中国南极科考站,展现ThinkPad可靠品质及智能化AI功能,智能体小天就是科考队的科研助理。

可以说,智能化、AI向实,不但是联想作为科技巨头的重要机遇和历史使命,还是科考领域的一次重磅升级和革命转折,两者的关系也因AI迎来全新阶段。中国南北极科考队作为一个典型的行业客户,借助联想的AI技术可以全面拥抱智能化转型。

很有画面感的是,这种AI PC+AI具身机器人的潮酷组合,在极地考察站和考察船等无社会服务条件的环境中,为极地科学研究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不但确保科考人员安全、提升科考效率,更让科研的触角延展到更多未知之地。

中国极地科考的压舱石,联想ThinkPad AI

过去四十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科技飞速发展的辉煌历程。这段历史见证了许多奇迹的诞生,其中联想与中国南北极科考队的发展历程尤为引人注目。同入不惑之年,两者有更多的缘分与情节。

这封贺电,举重若轻,联想与中国南北极科考队之间的情谊,可以说是一段科技助力科考行业发展变革的佳话。

联想从一个不起眼的传达室起步,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逐渐成长为一家跻身财富五百强的科技巨头,从PC巨头蜕变为全栈AI的领导者。同样,中国南北极科考队也迎来了它的40岁生日,多年来历经风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就。

两者在各自领域内的卓越成就,不仅赢得了彼此的尊重和认可,更成为了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今,智能化、AI技术正成为各行各业企稳向上的重要催化剂,而联想与中国南北极科考队的合作,更是将这种情谊和智能化变革发展推向新高度。

综合来看,在前线认为,新年之际中国南北极科考队向联想发出的这封贺电,不仅是对联想的一种新年祝贺,更体现了双方之间深厚的合作情谊与相互认可。这份贺电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科技巨头与科研探索的最前沿,彰显了两者在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科考事业发展中结下的不解之缘。

无论是在极寒的南极冰川,还是在科研探索的前沿阵地,联想的AI技术都能够稳定运行,帮助科研人员收集、分析数据,确保科考任务的顺利进行。联想ThinkPad AI技术和产品,备受中国科考这样的高端用户青睐与认可。

相信有了联想ThinkPad AI技术和产品的加持,中国南北极科考队可以大幅提升科研效率,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向更多空白地带扩展。而科考队的反馈和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联想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因此,可以说联想的AI技术在中国科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既是科考工作的稳定基石,又是推动科考事业探索更多可能的核心驱动。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封充满温情的新年贺电,不由得让人感慨:联想AI技术,不但是中国科考的压舱石,更是助推器。

0 阅读:0

在前线

简介:科技互联网自媒体,冷静分析,还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