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在烟草局工作,引发羡慕之情,这着实令人称羡。然而,媒体将其用作鼓励年轻人积极进取的例子,可能有些过于强调!毕竟,烟草局并非一般的铁饭碗,无论谁都渴望拥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有些人为此付出了半辈子的努力,而另一些人却轻松地实现了一家人在烟草局工作的梦想。
寒门虽难出贵子,但这种"奉献精神"并非人人皆能体会。面对激烈的笔试竞争,上百上千的人争夺同一个职位。即便成功进入面试环节,结果往往是不言而喻的失败。尽管一家三代在烟草局工作是他们祖辈辛勤努力的结果,然而,评论区里有很多人对此表示疑问:难道铁饭碗只靠人脉来维系吗?那么普通人的机会又在何处呢?
一家三代烟草人,被媒体夸有奉献精神,评论区却变了味道现今的媒体通常发布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事件,其中也包含不少鼓舞人心的故事。尽管这些励志故事在早些年或许还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如今它们已经失去了作用。
学生们对当前环境有着清晰的认知。如果盲目接受这些"毒鸡汤",不仅无法激励自己,还可能让思想麻木。
世上并非尽是天选之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有可能迎头赶上他人。虽然发布这些"毒鸡汤"的媒体或许也无奈,但这是他们的工作内容,没有太多办法,只能让同学们自行分辨。为了鼓舞工作人员的士气,有媒体发布了一则正能量的新闻,赞扬一位同学"一家三代都在中国烟草工作,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认真投入每一份辛勤劳动"。
这则新闻的主要目的是赞扬这一家三代人的勤奋和责任心,他们能全情投入这份工作,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然而,网络用户对此并不认同,并表示:"我想奉献,却没有机会。"这样的正能量新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也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原因很简单。
烟草局的工作被认为是一份理想的职位,每年都有无数求职者争相竞逐。然而,真正能够如愿以偿的人却寥寥无几。烟草工作的选拔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大量的人在初试阶段就被淘汰,还有一部分人在面试中无缘成功。
对于那些家里有亲属在烟草局工作的人来说,单位内部有内部招聘名额或其他晋升途径,进入烟草局工作变得相对容易。然而,对于社会上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没有这样的资源和条件。只凭借着热血和决心去努力考取,想象中的考试难度可想而知。
寒门再难出贵子许多网友纷纷表示:“烟草局已经有三代人在工作了,那么寒门还有什么机会呢?
以前我们曾经标榜‘寒门出贵子’,但现在社会的现实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寒门再难出贵子。
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严重不平衡使得即使在学校中普通人的学业成绩看似出色,但一旦进入社会,个人的发展差距将开始拉大。
如果烟草局这样的工作可以被视为值得赞扬的奉献精神,那么还有哪些工作不值得赞扬呢?毕竟在现今社会,烟草局的工作属于金字塔尖端的优质职位,与那些进山村支教或在偏远地区农村助农的艰辛工作有着天壤之别。
将这样的优质工作作为奉献精神的典范,让很多人都会想说‘让我来,我也想做贡献!’”
这则新闻本意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奋斗,培养奉献精神和责任感。然而,当下的大学生找工作本身就是个问题,他们苦于没有机会将自身的力量奉献给谁。
大学生躺平和摆烂并非他们的初衷,而是被现实的压力所迫。烟草三代、电网三代等现象,如果不能得到遏制,优秀的学生将继续被迫淘汰。
豪门子弟天生就享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今他们通过人脉关系能够进入理想的单位。然而,“寒门贵子”不仅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还必须自力更生,辛苦寻找自己的出路,这不免让人感觉不公平。然而,也有很多同学认为,他们家人三代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少走弯路,利用自己的人脉进入公司又有何不可呢?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现象呢?
对此,各位看官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