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失利,根据地经济军事环境恶化,为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主力8.6万人被迫转移,长征也正式拉开序幕。
他们血战湘江,爬雪山,过草地、煮皮带、啃树皮……
终于,在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顺利在甘肃会宁和将台堡会师,陕北革命根据地也由此展开建设。
不过,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陕北地区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水源有限,生活条件自然比不上中央苏区根据地。
那么,为何红军会最终选择落地在陕北呢?陕北真的是红军长征的最初目的地吗?
其实,长征就是一场战略大转移,主要就是为摆脱国民党军的围剿,而关于长征最后的落脚点,其实最初也并非是陕北。
当时,按照中央最初的计划,红军主力是准备转移到湘西,与红二和红六军团会合,并在湘西一带建立全新的革命根据地。
但是,当中央红军向湘鄂川黔根据地靠近时,国民党就已经猜到了我军的意图,设下重兵,建立封锁线,围追堵截,中央红军伤亡惨重,士气低下,已经经不起任何重创。
在此危亡时刻,教员挺身而出,主张放弃原计划,并进军贵州,以此摆脱国民党的追击,并得到朱总司令等人的支持。
经过中革军委决议,红军最终放弃向湘鄂川黔根据地进军的计划,大部队直接开进国民党军布防薄弱的贵州地区,使得红军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
果不其然,中央红军出现在贵州,令国民党当局大惊失色,因为他们的大部分兵力布防在长江一线,红军改道贵州,让他们的阴谋计划彻底落空,连忙集中兵力扑向贵州。
教员的“四渡赤水”,更是中外军事史上的神来之笔,使得国民党10万大军是徒劳作战,最终成功化解了中央红军的生存危机。
同时,在1935年,一份报纸的出现,更为数万中央红军带来了希望,也决定了陕北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意义。
1935年9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进行会师后,顺利攻破“腊子口”军事天险,并进入甘南地区,但是红军的最后目的地还没有确定。
不过,在夺取腊子口的战斗中,我军指战员从一名国民党军官手里缴获了一份《大公报》,里面内容,便有徐海东红军和刘志丹红26军会合的消息。
当时,中央正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落脚,而陕北红军以及陕北根据地的出现,便给中央红军带来了希望,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光明。
其实,中央也知道有陕北红军的存在,但是对于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基本情况并不是很了解,而这份报纸可谓是“雪中送炭”。
随即,中央决定向陕北进发,并依托原有根据地,扩大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
还有一点值得说,就是陕甘宁根据地靠近苏联,可以得到来自苏联的军事援助和生活保障支持。
当时,中央红军主力刚到达陕北,便得到来自苏联的80万美元军事援助,还派遣教官到根据地,帮助中央红军进行部队整训,对抗国民党反动派集团。
可以说,如果当时没有苏联的强力支持,中央红军还真的难以在陕北地区立足,更别提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了!
所以,中央红军能够进驻到陕北根据地,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
先想去湘西,后想去四川,最后去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