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黄宏为何对高元钧说:您虽然教过我,但我得管您喊师爷

小西饭体育日记 2024-11-24 04:09:28

标题:1991年,黄宏为何对高元钧说:您虽然教过我,但我得管您喊师爷

引言:

在中国曲艺界,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他既能说相声,又擅长山东快书,更是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曲艺人才。1991年的一天,在北京的一场演艺界活动上,著名小品演员黄宏见到这位老艺术家后,恭敬地说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困惑的话:"高老,您虽然教过我,但您是我师爷。"这位被尊称为"高老"的人便是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高元钧。为什么黄宏会对自己的授业恩师说出这样一番话?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一、高元钧的艺术人生

1916年,高元钧出生在河南宁陵县一个贫困农家。七岁那年,为了生计,他不得不离开家乡,靠着唱小曲儿、乞讨度日。那时的高元钧,每天徘徊在街头巷尾,饿了就向路人讨一口吃的,渴了就喝路边的凉水。就这样,他辗转来到了南京。

在南京,11岁的高元钧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机遇。一天,他在街头听到有人在说书,那是戚永立在演出"武老二"。这种说书形式不同于他以前听过的任何曲艺,快速的节奏、生动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年幼的高元钧。他每天都去听戚永立说书,慢慢地学会了几段"武老二"的唱词。

戚永立注意到了这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收他为徒。从此,高元钧开始了系统学习山东快书的历程。在戚永立的教导下,他不仅掌握了基本功,还学会了"武老二"的精髓——以"景阳冈打虎"为代表的传统曲目。这段学艺经历为他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到了天津后,高元钧又拜在了相声大师常连安的门下。常连安一生只收了高元钧这一个徒弟,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在相声艺术上,高元钧迅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他的表演既保留了传统相声的韵味,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40年代末,高元钧开始在相声界崭露头角。他先后与常宝华、刘宝瑞、苏文茂等名家合作,在捧哏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功力。1951年,他随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前线,与侯宝林、常宝堃一起慰问志愿军将士。在这次慰问演出中,常宝堃不幸牺牲,这对高元钧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从朝鲜回国后,高元钧正式加入了军队,进入总政文工团曲艺队。在这里,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事业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文艺界定级时,高元钧和侯宝林同获文艺一级,这在当时的曲艺界是最高荣誉。要知道,就连著名相声艺术家马三立当时也只是文艺三级。

在总政文工团期间,高元钧不仅继续他的演艺事业,还开始致力于人才培养。他独创了一套教学方法,将山东快书和相声的技巧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教学方式对后来的曲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高元钧的教育贡献

高元钧在军队服役期间,为部队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1953年,总政文工团首次举办曲艺培训班,高元钧被任命为主要授课教师。这期培训班为期三个月,来自全军各大单位的学员共计40余人。培训期间,高元钧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准备教学内容,从发声练习到表演技巧,从台词运用到表情动作,事无巨细地向学员们传授。

在教学方法上,高元钧独创了"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是基本功训练,包括气息运用、语言发声等;第二步是艺术技巧传授,重点讲解表演要领和舞台经验;第三步是实践演出,让学员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许多初学者在短期内就能掌握基本的表演技能。

1955年,高元钧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期地方曲艺培训班。这次培训的特点是打破了军地界限,不仅面向军队文艺工作者,也向地方文艺团体开放。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化,除了传统的表演技巧外,还增加了剧本创作、舞台实践等内容。这期培训班培养出了多位后来在曲艺界颇有建树的艺术家。

1960年代初,高元钧开始在全国各地巡回授课。他深入基层文艺团体,为地方曲艺工作者举办短期培训班。在山东济南的一次培训中,高元钧发现当地的快书艺人存在方言过重的问题,影响了作品的传播。他便结合当地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教导学员们如何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使作品更具普遍性。

高元钧的教学特点是因材施教。在辽宁沈阳举办的培训班上,一位学员表演动作过于夸张,影响了整体效果。高元钧没有简单地指出问题,而是通过示范表演,让学员自己发现差距。这种教学方式既保护了学员的积极性,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1970年代,高元钧开始重视年轻一代曲艺人才的培养。他在总政文工团开设了青年培训班,专门针对20岁以下的文艺兵进行培训。这些年轻学员虽然经验不足,但创新意识强。高元钧鼓励他们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这为曲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元钧的教学成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从1953年到1980年代末,他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数十期,培养学员数千人。这些学员中,有的成为著名的曲艺演员,有的成为文艺团体的骨干,还有的成为培训教师,将艺术传承下去。

在教学过程中,高元钧始终强调"教学相长"的理念。每次培训结束后,他都会仔细记录教学心得,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他还整理编写了教材,将多年的教学经验系统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三、黄宏的成长经历

1957年,黄宏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表现出对表演艺术的浓厚兴趣,在学校文艺活动中经常担任主角。1975年,18岁的黄宏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沈阳军区文工团。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位艺术启蒙老师——张文玉。

张文玉是高元钧的得意门生,1960年代参加过高元钧在沈阳举办的培训班。他将高元钧的教学方法和艺术理念传授给了黄宏。在张文玉的指导下,黄宏开始系统学习表演基本功,从最基础的发声练习做起,每天坚持训练四个小时以上。

1977年,沈阳军区文工团组织优秀文艺人才赴京学习。黄宏作为优秀学员被选派参加。在北京期间,他有幸直接接受高元钧的指导。高元钧注意到这位年轻人的表演天赋,特别在小品表演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才能,便对他进行重点培养。

在高元钧的教导下,黄宏的表演技巧突飞猛进。高元钧不仅教授他表演技巧,还传授了创作方法。他教导黄宏如何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这段学习经历为黄宏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9年,黄宏回到沈阳军区文工团后,开始尝试自己创作小品。他的第一个作品《急诊》,讲述了一个军医为救危重病人而放弃探亲的故事。这个作品虽然简单,但表现了军人的责任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1982年,黄宏被调入总政文工团。在这里,他再次得到高元钧的指导。高元钧发现黄宏在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如动作过于夸张,表情不够自然等,便手把手地教他改正。在创作方面,高元钧鼓励他多深入生活,从普通士兵的故事中寻找创作灵感。

1985年,黄宏创作并主演的小品《卖拐》开始在部队巡回演出。这个作品展现了一个假装残疾的骗子被揭穿的故事,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演反映了社会现象。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高元钧多次给予指导,帮助完善剧本结构和表演细节。

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卖拐》一举成名,黄宏也因此成为全国知名的小品演员。这个作品的成功,既有黄宏自身的努力,也凝聚了高元钧等前辈艺术家的心血。高元钧的教导使黄宏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关注和对艺术的追求。

1989年,黄宏开始尝试新的表演形式。他创作的独角戏《超生游击队》,将相声、山东快书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这种创新的尝试,正是得益于高元钧早年的全面教导。在表演中,黄宏运用了许多高元钧传授的表演技巧,如气息运用、身段变化等。

四、代代传承的艺术渊源

张文玉作为连接高元钧与黄宏的重要桥梁,在艺术传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1960年,张文玉参加了高元钧在沈阳举办的曲艺培训班。当时的培训班为期两个月,每天从早晨六点开始训练,直到晚上十点才结束。高元钧教授了独特的表演技巧,包括声音的控制、表情的运用以及台风的把握。

在培训期间,高元钧发现张文玉具有特殊的表演天赋,尤其在小品表演方面颇具灵性。于是,高元钧经常在课后单独指导张文玉。他传授了许多独门绝技,比如如何在表演中自然转换多个角色,如何用细微的表情变化传达人物内心。这些技巧后来都被张文玉完整地传授给了黄宏。

1975年,当黄宏初到沈阳军区文工团时,张文玉正处于艺术创作的巅峰期。他将高元钧传授的表演方法系统地教给黄宏。每天清晨,张文玉都会带着黄宏练习基本功,从最基础的发声开始,一直到复杂的表情管理。这种严格的训练方式,正是源自高元钧的教学传统。

在创作方法上,张文玉将高元钧的"三要素"理论传授给黄宏:观察生活、提炼特点、创新表达。这种创作方法帮助黄宏在后来的艺术生涯中创作出多部优秀作品。例如,《卖拐》这个作品就是黄宏根据街头见闻,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

1977年,张文玉推荐黄宏参加北京进修班。在给高元钧的推荐信中,张文玉详细描述了黄宏的学习过程和艺术特点。高元钧看到推荐信后,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当年教授给张文玉的训练方法所取得的成果。这种教学传承的连续性,确保了艺术技巧的完整传递。

在艺术创新方面,这种师承关系也产生了独特的效果。高元钧擅长将传统曲艺与现代表演相结合,这一特点被张文玉继承并发展,最终又影响了黄宏的表演风格。这种艺术上的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高元钧艺术流派"。

1980年代初,张文玉经常带着黄宏到基层部队演出。这种深入生活的方式,正是高元钧多年前对张文玉的要求。通过实践,黄宏逐渐掌握了如何从普通官兵的生活中发现艺术素材,这为他后来创作军旅题材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在表演技巧的传授过程中,还形成了独特的"三代教学法"。高元钧创立的基本理论由张文玉继承并丰富,再由黄宏在实践中发展创新。这种薪火相传的方式,使得艺术技巧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这种代代相传的艺术渊源,不仅体现在表演技巧上,更体现在对艺术的态度和责任感上。高元钧对艺术的执着和严谨,通过张文玉传递给黄宏,形成了一脉相承的艺术精神。正是这种深厚的艺术渊源,让黄宏在1991年称高元钧为"师爷"。

五、艺术创新的传承发展

1990年代初,黄宏开始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创作《空调与暖气》这个作品时,他融入了高元钧传授的传统表演技巧,又加入了现代生活元素。这个作品通过夸张的表演手法,展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演中运用的角色快速转换技巧,正是来自高元钧的"一人多角"表演法。

1993年,黄宏创作的小品《夫妻日记》在表演形式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这部作品采用了高元钧发展的"双重叙事"手法,即台上表演与旁白并行。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源自高元钧早年在相声表演中的探索,经过张文玉的传承和发展,最终在黄宏的作品中得到新的诠释。

1995年,黄宏开始尝试将传统曲艺元素融入现代小品创作。在《打工奇遇》中,他巧妙运用了山东快书的表演技巧。这些技巧最初由高元钧在1950年代的培训班中系统传授,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实践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1997年,黄宏创作并主演的《功夫之祖》,将传统武术动作与喜剧表演相结合。这种跨界融合的创新尝试,体现了高元钧"艺无止境"的教导。作品中的身段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程式化动作,又加入了现代表演元素,展现了艺术传承中的创新发展。

在教学方面,黄宏也继承和发展了高元钧的教学理念。1998年,他在总政文工团举办青年演员培训班,将高元钧的"三步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培训中不仅传授基本功,还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传统基础上进行艺术探索。

2000年,黄宏创作的《策马奔腾》展现了新的艺术高度。这部作品采用了高元钧创立的"多维叙事"手法,通过不同时空的穿插,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故事。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体现了艺术传承中的与时俱进。

在表演技巧的创新上,黄宏发展了高元钧的"形神兼备"理论。2002年的作品《新年倒计时》中,他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和精准的肢体语言,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这种表演方式,是对传统表演技巧的继承和创新。

2005年,黄宏开始探索数字时代的表演艺术。在《网络时代》这部作品中,他将传统小品与现代科技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尝试,既保持了高元钧强调的艺术本质,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艺术创作方法上,黄宏发展了高元钧的"生活源泉"理论。他不仅注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还特别关注新时代的社会变迁。2008年的作品《变迁》中,他用传统的表演手法展现了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这种艺术创新的传承发展,形成了一条从高元钧到张文玉,再到黄宏的发展脉络。每一代艺术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既保持了艺术传统的根基,又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