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强强上幼儿园没多久,我的电话几乎成了热线:“我是幼儿园丁老师,刚才强强把小朋友的手咬出血了。”“你是肖小强的妈妈吧!你好好管教一下你儿子,不要整天打人。现在我小孩都不肯去幼儿园了。因为怕你儿子打他。”唉,这个从小就让人不省心的儿子,生性好动脾气暴躁。我和丈夫工作忙,孩子是爷爷奶奶帮着带的,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抱出去和别的孩子玩,他就能一巴掌把人家打哭,要不就抓人家几道血印出来,再大一点就抢别人的玩具,一生气就把小朋友推倒,社区里的妈妈都不敢让自己的孩子跟他玩,偏偏他又最喜欢往小孩堆里钻。怎么教他要团结友爱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也没效果。每次批评他,他嘴上答应得很好:“我要改”,“我再也不打人了”,事后照样用拳头解决。为了他,我赔了不少笑脸,他爷爷奶奶还一味护着他,说孩子小不懂事大了就好了。
场景二:“哇哇”的哭声从正在玩耍的孩子中传来,妈妈们知道,乐乐又打人了。除了对被打的孩子说道歉外,乐乐妈不知道说些什么。为了孩子打人的事,她甚至带孩子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说,这只是孩子想和伙伴交往的一种方式。这特殊的方式让乐乐妈在乐乐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不敢有片刻的放松,生怕她再抓伤别人。
强强、乐乐这类孩子也许是在家里最让父母操心、在幼儿园最让老师“头疼”的孩子,他们表现出较强的攻击行为,容易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影响伙伴关系和幼儿园、学校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儿童健全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养成。因此,父母老师应对幼儿的攻击行为予以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引导教育
几个幼儿在一起玩耍时,和平相处的情景似乎很难维持长久,他们之间不时地爆发“战争”,不是我抢了你的玩具,就是你把他打哭了,或者某个小朋友被抓了一把。心理学家认为婴幼儿攻击行为的产生跟遗传、内分泌、幼儿大脑发展不平衡等生物学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婴儿早期,家长有时喜欢这样逗孩子,爸爸说“打妈妈一下”,妈妈又说“打爸爸一下”,当孩子可爱的小手打在父母身上时,爸爸妈妈常会发出开心的笑声,这可能会强化婴儿最初的愉悦感觉,当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时,他便把打人当成一种交流方式,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打别的小朋友。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时,教孩子去抢回来;也有的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抢别人的东西、打别人时不予干预,听之任之,这些态度都会助长孩子的攻击行为。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严厉,让孩子内心积蓄着紧张和压抑,一旦条件诱发就会产生攻击行为,这就是有的家长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家里挺乖,到了幼儿园却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幼儿处于模仿学习阶段,父母争吵打架,粗暴体罚,电影电视的武打暴力场面都可能成为他们的“教练”,还有一些幼儿在偶然的情况下用攻击行为得到玩具、座位等,尝到甜头又没被及时制止,便学会了使用这一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心理学家还发现在有些时候,比如玩具资源不足的情况下,2—3岁的幼儿已经能够采用协商和共享而非攻击的方式解决冲突。因此,早期的冲突并非攻击性行为的必然发展,实际上这些冲突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果成人能够对冲突进行恰当的干预并且鼓励儿童友善地解决,它们可以作为婴幼儿以及学前儿童学习协商策略的一种背景。如何有效地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父母要尽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互谅互让,出现矛盾时以平和的方式解决,切忌把暴力和争吵暴露在幼儿面前,不要因自己对某些事情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更不要用体罚惩罚孩子的错误,因为成人的呵斥或一怒之下的简单体罚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倾向,有可能强化孩子的不良模仿。在家里经常挨揍的孩子,会寻求到外面以打弱小同伴为突破口来模仿大人的打骂。
及时制止攻击行为并给予批评教育。如果孩子打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让他懂得自己的过错带来的后果。例如:暂时隔离孩子。对幼儿来说,最大的愉悦莫过于成人对他的关注,所以,不理睬孩子,是一种特别敏感的惩罚。那些大声斥责的家长,从某种意义上是在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因为孩子认为自己的行为引起了家长对他的注意。再如:对比较冲动、不冷静的幼儿,必要时可以实行短时间的“坐冷板凳”的惩罚,让其独自呆在单独的房间里或暂时剥夺其参加某项活动的权利等。但即便是这样,成人也切记不要用厌烦和拒绝来孤立孩子。
奖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幼儿一旦做出亲社会行为,比如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安慰同伴、帮父母拿鞋、为路边的流浪狗买吃的等,大人都应该即时给予肯定,这种正面强化能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逐渐巩固,攻击性行为减少。独生子女缺少与年龄相近的小伙伴相互关心、相互友爱,友好交往的机会,我们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并提醒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轮流分享、互助、合作的交往技巧,共同游戏,并体验友好的同伴关系所带来的愉快和喜悦。
教孩子懂得宣泄情绪。烦恼、挫折、愤怒等情绪很容易引起攻击行为,要让孩子学会处理。例如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等,或进行棋类活动,培养文化兴趣;绘画、音乐也是陶冶性情的好途径。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攻击性行为。
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与其讨论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例如晨间活动时小朋友都在交换玩着各自的玩具,冬冬带来一辆有趣的遥控车,小朋友围在一起玩得正开心,这时丁丁冲过来,一把拽过冬冬手里的遥控开关,哪知用力过猛,开关摔在地上坏了,冬冬哭了。这时老师走过来,没有简单地批评丁丁抢别人的玩具不对,而是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冬冬玩具坏了心里怎样?”“你是丁丁你怎么做?”启发幼儿主动地去感受别人的情绪,并由情绪情感的变化而带来积极的行为变化。
引导儿童正确解决矛盾,发展社交技能。小朋友间出现争执和吵闹是正常的现象,要帮助儿童学会处理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当孩子想玩另一名孩子手中的玩具时,告诉孩子不要抢夺,让孩子自己去同小朋友商量,征得同意再玩,或者把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换着玩。告诉那些时常打架的孩子,手和脚是用来写字、画画、跑步和做游戏的。一定要明确地提醒他们,老师喜欢怎样的行为不喜欢怎样的行为。幼儿往往不能流畅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是以动作代替语言,从而发生误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如本想与同伴交换玩具,却因不会使用商量的语气和语言,只好伸手去抢,想与同伴一起玩,却被误认为捣乱。所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交往技巧,也可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改变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不要忽视了教育者积极情感的投入和良好师幼、亲子关系的建立,因为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