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有一种心机叫张廷玉暗示李绂担任直隶总督

茅塞盾开 2023-11-19 22:22:23

今天,咱们继续围绕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展开分析。

话说,雍正继位后,发现旗人不仅什么活都不用做,每个月还可以领取朝廷发放的银两和粮食,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润。

这个规矩由来已久。

随着旗人越来越多,这部分用于养活旗人的开支日益增加,成为整个清王朝非常繁重的一项负担。

于是,雍正决定针对旗人这项不劳而获的特权进行开刀。变之前每个月给旗人发放银两和粮食,改为给旗人提供土地,让他们自耕自种、自给自足。

然而,雍正的这个提议,遭到八阿哥、马齐、隆科多或直接、或间接的反对。就连雍正的老棉袄张廷玉,在面对他们几人同声一气,也只能忍气吞声,以自己是汉臣为由不便表态 。

雍正看出了张廷玉的难处,便单独把张廷玉留了下来,征求他的意见。

张廷玉告诉雍正,必须要任用一个有声望且刚直果敢的人担任直隶总督,亲自负责推行这项新政。

虽然张廷玉并没有明确说推荐谁,但是彼时符合这个条件的,想来想去,似乎就只有李绂。

这就是张廷玉高明的地方,他在和雍正沟通之时,从来不把话说得特别满,把问题点得特别透,而是把揭晓最终答案的主动权让给了雍正。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能够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

那么,今天咱们要探讨的话题是,张廷玉在向雍正暗示李绂这个人的时候,究竟是怎么样考虑的呢?

或许有朋友会说,这展现了张廷玉外举不避仇的高姿态、大格局。

此前,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和李绂曾经一起负责雍正朝的首次恩科考试,而且李绂可以担任副主考,是经张廷玉推荐的。

结果,此次恩科考试期间爆发了严重的舞弊案件,身为主考官的张廷璐首当其冲。

将这个案件捅出去的,不是别人,正是李绂。

最后,雍正对张廷璐处以了死刑,当街问斩。

也就是说,李绂的这次举报,是造成张廷璐被处死的直接原因。

就恩怨而言,张廷玉无论再有胸襟、气度,想来也不会主动去推荐一个害死自己亲弟弟的人。

所以,我认为张廷玉推荐李绂是为国举贤的可能性并不大。

如果这个可能性不大的话,那我们继续分析另一个可能。

张廷玉此次举荐李绂,表面看是把他推荐到了更为重要的直隶总督位置上,实则是在给李绂挖一个大“坑”,就等着李绂掉进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咱们且看一下李绂即将负责的这个差使的主要内容:要免去旗人领了几十年的钱粮,让他们自食其力。

这是在动旗人的奶酪。

旗人会乖乖就范吗?当然不会。

而且,当今清王朝,很多王公贵族也都是旗人出身。

一旦旗人上下联合,共同反对这个“自食其力”的新政的话,李绂身为一个汉臣,想要将新政强行推行下去,难度会非常大。

他的那个天下读书人领袖的光环,对读书人或许还有一点影响力,可是放在旗人中间,基本上没什么卵用。

所以,张廷玉暗示让李绂来推行“旗人自食其力”的新政,是明知李绂不可为,而赶鸭子上架。就算李绂勉强揽下这个差使,其最后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到时候,李绂的政治生涯会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张廷玉之所以会推荐李绂,还在于他对李绂自身的了解。

在旁人眼中,李绂是一个刚毅果敢的人,永葆读书人的本色,为官清廉、做事也还算认真。

但是同为读书人出身的张廷玉,更为了解他的成色,也更清楚他的短板。

李绂虽然有点才学,但是人品和道德却并不及格。用今天的话说,他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胸襟狭隘、自私自利。

雍正推行新政是站在九州万方的立场上考虑,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很显然李绂的心胸和格局,绝对无法支撑他能够有这种做事的情怀和境界。他那个所谓的刚毅果敢,只会表现在为自己这个群体争夺利益之时。

当真让李绂像孙嘉诚那样,心底无私地为民请愿,他是做不到的。

李绂不光做事的境界不够,他处理问题的实际工作水平也是远远不够的。

要知道,在旗人中间推行“自食其力”的新政,还将面对具有旗人背景的皇亲贵族和朝臣们的重重阻挠,其开展难度甚至比田文镜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和李卫推行的“摊丁入亩”新政还要大。

这样的差使,李绂能驾驭的了吗?

雍正和十三阿哥身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只是看到了李绂所谓的为官清廉、做事坚毅果敢的表面。只有兢兢业业做事、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上书房重臣的张廷玉能够看出来,李绂并没有什么实际工作能力,比之田文镜尚且不如,更别说和李卫这样的能臣相比了。

如果李绂上任直隶总督之职,负责推行新政的话,他将面临力小而任重、智小而谋大、德薄而位尊的尴尬局面。

他最后走向失败是必然的。

那这是不是张廷玉推荐李绂的真正用意呢?

如果是的话,那他之所以暗示雍正让李绂负责这项新政,是不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意图呢?

欢迎大家继续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全文完)

1 阅读:183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