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统计局发布了一个数据: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万,比2023年多了52万。
不少人开始讨论,是不是终于要开始回升了?大家都开始重视生育了?
还真没想的那么简单。
954万,听起来是不少了。
但我翻了下历史数据,发现2016年是1883万,2017年是1765万,2018年是1523万...一路跌到2023年的902万。
简单算一下,8年时间,出生人口少了一半。
这么一对比,954万这个数字就没那么乐观了。
那为什么突然回升了呢?其实主要是赶上了几个特殊因素。
最明显的就是疫情的影响。
过去三年,很多人的婚育计划都被打乱了。
等到疫情结束,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娃的生娃,一下子都补上了。
光是2023年,结婚登记就比上一年多了84.7万对,创下近年新高。
还有个原因 - 2024年是龙年。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龙年出生的孩子特别受欢迎。
我记得去年年底,我一个同事就跟我说:「本来想明年再要二胎的,但一想到今年是龙年,就决定提前了。」
这事让我想起了我另一个同事小王。
他今年32岁,和老婆都在北京工作,两人都是独生子女。
前阵子聊天,他提到准备在龙年要个孩子。
但聊着聊着,他话锋一转:「说实话,要不是赶上龙年,可能还要再等等。
现在房贷一个月就要还一万多,再加上北京的物价,养孩子压力真的很大。」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 不是人们不想生,而是生不起、养不起。
现在的年轻人面临什么状况?我们算个账:
一线城市的房价就不说了,二线城市一套像样的房子也得二三百万。
按揭30年,每月房贷就得一万左右。
孩子出生后,光是奶粉尿布就得花不少钱。
等到上幼儿园,好一点的私立园一年就要五六万。
到了上学年龄,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课外班也得安排上。
这些还只是基本开支。
要是孩子生病了呢?要是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呢?
更麻烦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往往还要照顾四个老人。
老人的医疗费用也不是小数目。
一家人的支出,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所以,光靠龙年这种短期因素带来的回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再看看背后的数据。
2024年虽然出生人口回升到954万,但死亡人口是1093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99‰。
也就是说,中国人口还在继续减少。
同时,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2024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占总人口的22.0%。
简单说,现在每5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老年人。
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可能会超过30%。
国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这几年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开放三孩、延长产假、发放生育补贴、提供保障性住房支持...
但效果并不明显。
为什么?
因为这些政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生几个孩子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激励就能决定的,它涉及到整个社会体系。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好学校太少;医疗资源紧张,看病难看病贵;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年轻人买房困难;工作压力大,照顾孩子的时间都没有...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影响生育决策的关键因素。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和上一代人想法不一样了。
他们更注重个人发展,更看重生活品质。
生孩子不再是必选项,而是要考虑能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要提高生育率,需要更系统的改革:降低教育医疗住房成本,完善养老体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但只有朝这个方向努力,才能让年轻人有信心、有能力去养育下一代。
生孩子从来不是「老老实实」的问题,而是要让年轻人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