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公源在重庆建立的超级充电站和目的地充电站,名称也是各有特色,刘家坪超级充电站、涂山湖超级充电站、李家沟超级充电站、响水路、汀蓝郡……星罗棋布,遍布重庆,为电动车主在山城的低碳绿色出行提供着可靠而及时的陪伴与支撑。
有没有那么一刻,你在充电之余,会有一丝好奇在心中闪过:重庆为什么叫重庆?“坪”和“坝”到底有啥子区别?今天路过的刘家坪,是我的“本家”噻!这李家沟住着的人,是不是都姓李呀?
一城一故事,一地一风情。一个个地名,从不同侧面反映着重庆的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它们一头映衬着重庆的自然人文,一头接续着重庆的古今变迁。
今天,帕克小编特地邀请了一位重磅嘉宾——教授级高工,重庆市地理学会地理文化专委会主任,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张海鹏老师,一起来摆摆龙门阵,了解蕴含在地名背后那些有趣的、充满了力量与希望的重庆人的“快意江湖”。
帕克小编:重庆这个名称的由来和含义是什么?张海鹏:公元1189年,也就是南宋淳熙十六年,宋光宗赵惇即帝位,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迄今已经800余年了。关于重庆这个名称的含义,有多种说法,比如最广泛传播的是,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因此将封地恭州升为“重庆府”。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明显有误,因为先封王后即帝位是惯例,何来“双重喜庆”之说?况且这种说法最早明确有文字可考的,系出现在1959年出版的《重庆》一书中,以讹传讹至今也不过六七十年时间。
还有人猜测,大概是重庆因地处顺庆府(今南充)和绍庆府(今彭水)之间而得名。但其实顺庆和绍庆的得名时间均晚于重庆,这个猜测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在古代,三世同堂称为“重庆”,古诗有云:“祖父俱存者,今曰重庆”“青云重庆少”“嗟哉重庆世罕有,伟矣君家德厚深”……
而宋光宗所在的皇家,恰好就是这样的一个“重庆”之家。
南宋的建立者宋高宗禅位于养子赵昚(shèn),是为宋孝宗。1162年,孝宗即位,而高宗禅位后,一面享受着优游卒岁之乐,一面仍然控制着朝政,“隔代”挑选了赵惇为皇太子。
而到1189年赵惇接受孝宗禅位即位时,其名义上的祖母,也就是宋高宗的皇后吴氏(也就是太皇太后),以及其父太上皇孝宗均健在,正是三世同堂,为典型的“重庆”之家。宋光宗以此升其潜邸恭州为重庆府,寓意吉祥。帕克小编:重庆的别名都有哪些?
张海鹏:告诉你一个秘密,把重庆地图逆时针旋转135度,就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山”字。
重庆地图逆时针旋转135°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毛笔体“山”字。
这种巧合也恰恰说明了重庆的独具特色的山地类型,据统计,山地占了重庆全市75%以上的面积。不夸张地说,在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人们都是“抬头见山”,因此重庆也被称为“山城”。另外,重庆的别称还有“江城”“桥城”“雾都”等。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重庆一直在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前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的数量越来越多, “雾都”也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帕克小编:在重庆的地名当中,带有“山”、“坡”、“坪”、“坝”等字的地名特别多,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地貌特征?张海鹏: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与盆周山地的过渡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城地貌。首当其冲就是“山”字。重庆本身就是一座山城,所以有很多地名是和山字有关,有的是因为外形得名,例如金佛山、九重山等;有的是因传说或诗歌等文学作品得名,比如仙女山、神女峰、涂山、名山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或名人题诗给这些山赋予了神奇的魅力,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著名诗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描写的就是巫山神女峰;有的则是因物产得名,比如茶山、枇杷山等等。帕克小编:有句老话说,重庆人一出世,就注定要爬坡上坎,“坡”是指什么样的地貌?它和坪、坝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张海鹏:一般来说,倾斜的的地形就叫坡,重庆带坡的地名有很多,比如九龙坡、松林坡、石板坡、王家坡等等。
帕克公源汀蓝郡超级充电站,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
坡经常是坪和坝的过渡段,坪和坝的特点是都比较平缓,但它们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坪一般是在高处,比如铁山坪、马桥坪、刘家坪、黄桷坪等等,据统计重庆一共有20000多处以“坪”字命名的地点;而坝一般是在低处,与坪相比往往水利条件更好。像重庆的李子坝以前曾遍植李子树,菜园坝以前则是种满了蔬菜。据统计,重庆一共有12000多处地点以“坝”字命名。帕克公源刘家坪超级充电站,位于刘家坪生态停车场内,该停车场采用BPR换乘交通+生态园区模式。
帕克小编:我还看到一个地名,大家老写错,黄泥塝的“塝”,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张海鹏:塝的意思是“田地边上的小土坡”,这是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带到重庆来的一种地名,重庆最有名的就是“黄泥塝”。地貌特征被用在地名中的还有很多,比如“盖”(四周陡崖、顶部平坦的大山)、“岩”、“梁”、“垭”(两山之间的鞍部)、“坑”、“岗”等等。
帕克小编:还有很多地名是以姓氏命名的,这个有什么渊源吗?
张海鹏:这就要说到我刚刚提过的“湖广填四川”这一对于重庆影响深远的移民事件了。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时候,四川经过战乱,人口急剧减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以湖广行省(湖南和湖北)的人数最多,另外还有广东、江西、福建和浙江等多省的移民。他们拖家带口来到川渝地区,插占无主荒地开展生产,政府则给他们造册登记,安排户籍,让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定居、生活下去。
当时,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鼓励移民入川垦荒,凡入川者土地归自己所有;拖家带口入川的帮助上户口,解决户口问题;凡垦荒的土地五年后才征税,新征人口,永不加赋”等等。
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名已经无处可考了,所以移民们往往会以自己的姓氏,加上地形地貌或者其他特点来给此地命名,例如李家沟、肖家湾、刘家坪等等。
这些移民来到这里,扎根川渝,开荒种地,把他乡变成了故乡。至今大部分重庆人的祖先,都是来自湖广填四川的移民。
“湖广填四川”给重庆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为重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重庆人很多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也正是来源于厚重的移民文化。
帕克小编:与其他平原城市相比,重庆的交通有什么样的特点?张海鹏:重庆起伏的山地地貌,蜿蜒曲折的道路,决定了重庆交通的连接问题,必须通过“立体交通”来转化。首先,在重庆,桥梁不单单是解决跨江的问题,过沟过河都需要架桥,重庆也因其众多的桥梁而被誉为“桥都”,桥梁数量多,桥型种类齐全,其中朝天门长江大桥和菜园坝长江大桥是最具代表性的。
其次,重庆还拥有独特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单轨等多种方式——有在地下的,有在地表的,还有架在高架上的。
还有一个交通的特点就是因为这种起伏的地貌,重庆的自行车特别少,因为骑起来太费劲啦!
李子坝的轨道穿楼,这座大厦1-5层为商用,6-8层为轨道用,9-19层为住宅。
帕克小编:哈哈没错,我认识的大部分重庆人,都不会骑自行车。所以除了公共交通以外,其实开电动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张海鹏:是的,重庆是一个超大型城市,城区人口有1000多万,一到夏天“热岛效应” 就特别明显。“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这种现象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密集、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以及绿地减少等因素,导致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热,形成的高温区域。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城市中心的热量排放,是降低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
另外,与北方地区相比,重庆即便到了冬天也相对温暖,对电动汽车很友好。
帕克小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重庆独特的地貌,会对重庆的文化以及重庆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张海鹏:重庆人性格直爽,吃苦耐劳,坚韧乐观,这和重庆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重庆是山城,平地特别少,种地、浇水都很困难,所以在古代,重庆的农业是很不发达的,种植小麦、水稻都很难存活。到了明清,马铃薯、玉米、红薯这些耐旱、管饱的植物传入中国之后,重庆人才开始慢慢地能通过种植来填饱肚子。
在此之前,重庆人更多的是靠“渔猎”谋生,这种靠天吃饭、与野兽搏斗的日子,塑造了重庆人的性格——必须要坚韧,必须要顽强,必须要不屈,不然就没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对重庆实施无差别轰炸,重庆人发出了“愈炸愈强”的不屈口号,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与敬佩。
一直以来,重庆人善于爬坡上坎,喜欢团结互助,坚韧自强、勇敢开拓,他们深受巴渝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对山水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浩然的正气。
古往今来,在重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架起各种交通设施,翻山越岭,爬坡越坎,搭桥过河,平山造楼;用自己的真心融合起五湖四海的人间烟火,热辣滚烫。也正是他们在交通领域的不断突破,彰显着这座城市永远向上、向前的生命活力。在城市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帕克公源将始终与您在一起,为生活减负,保障愉悦、自由出行,为新时代下的动态生活持续注入能量。
点击帕克公源,马上充电,离向往的生活更近一点!
——————————————PARKPARK帕克公源
快补能 慢生活
Easy Charge Eas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