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啥读的是《春秋》,而不是别的书?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

惜筠说历史 2023-12-30 16:45:03

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灯火之下,关二爷一手拿着《春秋》,一手捋着长长的胡须,聚精会神地看书。在全国众多为纪念关羽而建的祠、庙、墓里,都有关羽夜读《春秋》的塑像或画像,甚至有的地方还专门为这个读书场景修建了单独的建筑——春秋楼。

现在众多三国题材的戏剧、影视等文艺作品以及许多民俗文化产品中,也经常出现关羽夜读《春秋》 的形象。可以说,《春秋》和青龙偃月刀、赤兔马一样,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关羽外在的物化形象。

那为啥在这个形象中,关羽读的是《春秋》,而不是别的书?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形象不完全都是虚构的,在历史上有原型。在历史上,关羽确实是喜欢读《春秋》的,准确来说是喜欢读《春秋》的注释作品《左传》。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史书,修改而成的一部儒家经典。由于《春秋》记事过于简略、语言极为精炼,整本书两万字不到,却记载了240多年的历史。

所以后来出现了一些对《春秋》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左传》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两个很有代表性的是《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在《三国志· 蜀书· 关羽传》中裴松之的注里有记载:“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而在《三国志· 吴书· 吕蒙传》的裴松之的注里也有这样的记载:吕蒙说关羽“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

关羽喜欢读《左传》,在当时并非是个例,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同的社会群体(如政治家、军事家、儒家学者等)都在读《左传》。就拿和关羽同时代的一样的军事家或武将群体来说,曹操集团的大将李典、孙吴的大将吕蒙都读过《左传》。

比关羽稍后一些的,三国时期灭掉蜀汉的曹魏名将钟会,12岁就开始读《左传》了。西晋初年,灭掉东吴的大将杜预,不仅喜欢读《左传》,还给《左传》写了注释,他所著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到今天都是研究《左传》的重要著作。

因此,关羽读《左传》是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那他读《左传》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时的一些像关羽这样的武将,读《左传》的目的,更多的应该还是为了学习如何打仗。和《公羊传》《穀梁传》注重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不同,《左传》更加注重扩充《春秋》所记载的历史事实。

春秋时期又是战争十分频繁的时期,因此,《左传》记载了大量的战争事例,比如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崤之战、吴楚柏举之战、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等等。

有些战争记载的非常详细,不但详细描写了战争的过程,还展示了谋略、战术的运用方式,对胜败原因的分析等,有鲜活的战争案例,可以说是极好的兵法教科书。从这个角度来说,比单纯看《孙子兵法》要强,因为《孙子兵法》没有具体的实操案例,都是干巴巴的理论、战略思想。别说当时的武将了,后世的很多武将也喜欢读《左传》,比如岳飞,除了《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外,还喜欢看《左传》。

岳飞

不过,虽然说《左传》是《春秋》的注释作品,二者的联系很紧密,但是毕竟是不同的两本书,尤其是在西晋杜预写《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将经传合为一本书之前,两本书还是分开流传的。

那为啥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相关塑像、画像等,还有相关影视作品里的关羽读的是《春秋》呢?这就是后来在真实的历史上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了。

我们先来说,关羽夜读《春秋》这个形象是怎么形成并流行起来的?

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是《三国演义》进行的艺术加工,毕竟这是塑造关羽形象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了。可是,如果我们翻看现在最流行的毛批本《三国演义》会发现,里面提到关羽夜间读书的情节只有一处,就是在第二十七回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在途经荥阳的时候,荥阳太守王植的手下胡班在窗外偷看关羽,发现关羽左手捋着胡须,在灯下看书。但是具体看的是啥书,《三国演义》没写。

那关羽有没有读过《春秋》呢?应该是读过,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侧面提了一下,曹操在赤壁之战战败后逃走,在华容道遇到了关羽,想劝说关羽放过他,其中提到了一句:“将军深明《春秋》”。这就说明,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应该是读过《春秋》的。

而在更早的嘉靖本《三国演义》中,则是明确在几处地方提到了关羽读过《左传》或是《春秋》。

根据相关学者考证,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而言,将关羽与《春秋》联系在一起,最早应该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代出现了不少三国题材的杂剧,比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的《单刀会》第四折,鲁肃对关羽说: “想君侯文武全材,通练兵书,习《春秋》《左传》”。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的《虎牢关三战吕布》第一折,张飞指责关羽:“二哥哥你枉将《左传》《春秋》看”。

在这些杂剧中,关羽读的书既有《春秋》,又有《左传》,这些作品之所以提到关羽读《左传》,应该是受到了《三国志》相关记载的影响。不过,提到关羽读《春秋》,却是这些作者的虚构、艺术加工。

到了明清时期,各个社会群体都开始参与到关羽夜读《春秋》这一形象的塑造中来了。当时出现的一些三国题材的传奇、戏曲中,提到关羽秉烛达旦的故事时,往往会明确指出关羽晚上看的书就是《春秋》;有的三国小说中的相关插图里,也是在图上标注出,关羽所读的书是《春秋》。

而明清时期的很多文人,也都将关羽读《春秋》当做了历史事实,而不怎么再提其实历史上他读的是《左传》。如明代的陶琰的诗《重谒武安王》: “志在《春秋》知讨贼,忠存社稷欲安刘。”明代的雷林所作的《谒解州庙》:“夜分亹亹阅《春秋》,蜀汉英雄第一流。”清代的无名氏写的一幅对联: “读孔子遗书,惟爱《春秋》一部;存汉家正统,岂容吴魏三分?”

明清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也推动了关羽读《春秋》这一形象的塑造,因为很多人认为关羽好读《春秋》,当时的科举考试也是考儒家的四书五经嘛,所以他们就把关羽当作其中《春秋》经的权威来崇拜。在不少民间传说的故事里,关公护佑了不少士子在科举中高中。

在以上各个社会群体的推动下,最终形成了关羽夜读《春秋》的故事和塑造了相关形象,并逐渐让其变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那他们为啥要这么做呢?他们为啥要把关羽喜欢读的书从《左传》改为《春秋》,并且去合力构建关羽夜读《春秋》这样一个形象呢?主要还是为了借助关公崇拜的影响,来宣扬儒家的“《春秋》大义”中所蕴含的政治理念、道德规范。

《左传》和《春秋》虽然都是儒家经典,但是思想内涵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左传》注重通过扩充史实来注释《春秋》,所以更像是史书。《春秋》原本也是史书,但是经过孔子删改后,就成了蕴含着“微言大义”的经书了。

儒家学者认为孔子在《春秋》中,通过暗寓褒贬的手段,在书中明辨了是非、善恶、正邪等,阐发了儒家理想中的政治文化秩序和规范。“春秋三传”中的《公羊传》和《穀梁传》在注释《春秋》时就更注重阐发其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

尤其是在汉代,《春秋》在汉代的儒家经典里居于最高地位,汉儒相信《春秋》是孔子为汉朝乃至千秋万世提前所制定的规则,所谓孔子为万世立法。因此,《春秋》也就成为了汉朝统治者制定统治策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冯友兰先生说:“在汉朝,《春秋》仿佛是一部宪法。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问题,都引《春秋》解决。”

到了明清时期,虽然《春秋》的地位没有在汉代时那么高了,但大多数学者在研究《春秋》时仍然着力阐发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政治理念。直到晚清时期,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人,还通过重新阐释《春秋》来宣扬他们政治改革的主张,这就是“托古改制”。

《春秋》大义所包涵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正名、尊王、复礼、忠君爱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真实的历史和各种文学虚构,官方的宣传与民间的流行,关羽逐渐成为了“忠义”的化身。他一生的行为和春秋大义所主张的非常接近。

他对兄弟讲义、对嫂子讲礼;在汉室衰微之际,关羽立志要匡扶大汉,讨伐“逆贼”曹操;他对主公刘备忠贞不二,哪怕刘备长时间里势单力薄,哪怕他深受曹操大恩,关羽始终对刘备不离不弃。虽然最终功败身死,但其忠义精神却万古长存。

在儒家文人学者们看来,关羽的一生,那就是践行春秋大义的一生,是符合春秋精神的典范人物,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春秋》。而民间对关羽十分崇拜,于是,他也就成为了宣传《春秋》精神、《春秋》大义的不二人选。因此,最终把关羽喜欢读的书从《左传》改为了《春秋》,并且去不断塑造关羽夜读《春秋》这个形象。

这也意在说明,关羽在读《春秋》的过程中,吸收了《春秋》中的政治价值观,从而铸成了他自己的忠义人格,显示了他对王道正统及政治秩序的遵守与自觉践行,以便号召人们向他学习,让人人都能成为像关羽一样践行春秋大义的人。

另外,关羽夜读《春秋》这一形象,也符合当时关羽形象逐渐儒化和圣化的趋势,所以在塑造和流传的时候也没遇到什么反对,普通人在接受的时候也没有抵制。

在历史记载中,关羽主要是以勇武形象示人的,他只是一个武将,他的声誉主要是基于武力及军事方面的成就。但在后世的诸多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中,关羽形象有了极大的改变,除了高超的武艺,他的思想和行为几乎完全符合了儒家的忠义设定、儒家的价值观,这是其儒化的体现。

这种有意的创造,夸大了儒家思想对于关羽品行的塑造和熏陶作用,将忠义仁勇这些理想品质都集中在关羽身上,从而促进了关羽在社会文化层面的圣化趋势,他由一名武将逐渐成为了圣、成为了神。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在这个意义上讲,夜读《春秋》的故事与形象,无疑是构建与塑造关羽的文化形象、儒雅特质的重要手段。将《春秋》作为关羽的夜读对象,既合乎关羽作为历史人物的相关记载,亦符合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风气,与小说、戏剧等作品中关羽的人物形象和角色设定也十分贴合。

参考资料:

王崇任《关公崇拜与〈春秋〉大义》

邵杰《关羽夜读〈春秋〉的文化渊源与价值构建》

梁满仓《关羽读〈春秋〉背景刍议》

郑长青《关羽秉烛读〈春秋〉的文化解读》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