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医生从医十年,月薪不到1万,转行做医学插画,年营收2000万

香宁社会 2025-02-24 03:37:36

俗话说努力是下限,天赋才是上限,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

这句话用在周舒扬身上,太贴切不过了。

他不仅用天赋转行换了赛道,还成功创办了一家公司。

周舒扬,原来是一个在浙大附属第一医院从医十年,但月入不到1万元的医生。

现在是一家名叫一目可视专做医学插画的公司创始人。

他的公司年营收破2000万,公司估值高达1.37亿,且还是一家在全球都处于头部没什么竞争对手的公司。

那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他从医生转行到医学插画赛道,又是什么样的天赋让他如此成功呢?

一、高投入低回报的十年从医生涯

最开始周舒扬是在浙大附属第一医院做规培生,在每个科室之间不停轮转。

2011年做了三年规培生的周舒扬,从浙大毕业后就直接到了浙大附属第一医院胃肠科做了一名外科医生。

每周都会有近50台手术,一台手术要几个小时,然后3-5天就会有一个通宵值班,值班后第二天依旧不能休息。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换来的回报并不高,每值一个通宵班才10元,每做一个门诊小手术能到手4元,第一个月的工资到手才600元。

同时医疗体系是一个等级森严又非常内卷的行业。

卷学历、卷文章、卷课题、卷科研,卷完以后依旧很难上升,只能慢慢的熬。

这种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情况,让周舒扬有了想辞职的念头。

二、读研期间画医学插画给转行埋下了伏笔

周舒扬自幼痴迷绘画,且非常有天赋,只要他看过的,他都能画的惟妙惟肖。

读研期间,周舒扬一位师兄找他帮忙画一幅医学插图给自己的文章配图。

画完配图后,知道有医学插画这个行业后,他随即就去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他发现,即便是院士专家写的很厚的专业医学书籍,里面的配图都极其简单且不严谨。

这对擅长画画的周舒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三、一张活灵活现的心脏示意图让周舒扬爆火并辞职

有了那次给师兄画插画的经历后,周舒扬一直在关注这个行业。

平时在医院也会热心的帮同事或者领导画插图,空余时间就在相关社群找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经验。

他发现这些同好大都是医学专业,但平时都是兼职去给出版社画一些插画,一张价格才几十块钱。

这样的收入没办法让他辞职做全职插画师。

到了2017年,他画的一张逼真的心脏插画在互联网上引发轰动。

画面中,鲜活的血肉仿佛在跳动,连外科医生都感叹“能滴出水来”。

这幅画不仅让周舒扬爆火,也让插画的价格从几十元涨到2300元一张。

但是医生的高强度工作与插画创作难以兼顾,他常熬夜至凌晨,甚至被妻子调侃“把猫都画饿了”。

最终,他做出惊人决定:放弃稳定的医生职业,以“医学可视化”为终身事业。

四、从培训班到产业生态化,带团队打造医学视觉知识库

在他爆火以后,先是和西安交大的医学博士马南合伙开了医学插画培训班,首期就收了70多个学员。

2019年7月,承接了首个大型项目——为腾讯绘制1500张科普插画。

这一过程中,他整合早期学员资源,克服初期交付质量参差不齐的困难,最终超额完成任务,奠定了行业口碑。

再后来百度、字节等互联网巨头的订单也纷至沓来,2021年营收达2000万。

同时也是在2021年,腾讯公司内部原因,终止了与周舒扬的合作。

这一举动引发他意识到必须靠从外部获取订单转变到构建内部生态体系。

2022年,他投入2000多万带领团队开发“医学图库”——一个涵盖数万张科普图片与视频的平台,并推出行业首个能力等级认证体系。

此举不仅解决了低价标准化需求,更将业务延伸至医学图书、游戏、文创等众多领域。

2022年,公司完成首轮融资1200万。

2023年启动第二轮,目标直指“医学可视化领域首家上市公司”。

五、创业不仅是要激情,更有理想与情怀

如果说周舒扬一开始的转行,只是单纯的为了挣更多的钱提升生活品质。

那现在的一目可视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使命与责任。

除了公司员工的生计,更重要是他对使命的笃定:

他认为医学可视化不仅能提升医生技术,更能让患者更高效地获取医疗信息,其社会价值远超个体行医。

如今,他的公司几乎囊括了这个行业的所有专家,全球顶级的医学期刊也都有刊登他们的插图,他们是真的把头部的力量都垄断了。

写在最后:

在画画方面,周舒扬无疑是天赋型选手。

但他从月入数千的兼职画师,到年营收超千万的行业领军者,他的故事印证了一个真理:冷门赛道中往往藏着时代的需求,而成功属于那些敢用热爱破局、用专业深耕的“理想现实主义者。

0 阅读:0

香宁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