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玻璃瓶会产生4倍于塑料瓶的危害!这是真的吗?

蝉说春秋 2024-11-06 05:07:06

我们都知道塑料危害大,但现在新出来一种声音,认为“玻璃瓶的危害是塑料的4倍”。

玻璃瓶有什么危害?

玻璃的主要原材料是石英砂,它的纯度决定玻璃的透明度,其次一些辅料是长石、白云石、纯碱、芒硝等。

在开采石英砂矿石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废水污染、粉尘污染等。

例如粉尘污染,在爆破、粉碎、筛分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粉尘,对采矿人员及周围居民会造成一定健康影响。

例如废水污染,在清洗石英矿的过程中,废水中残留着石粉、酸液,这些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在周围水体中,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

如果过度开采矿石,可能会引起周围水土流失,到时候想要再修复,付出的资金代价和时间可就大了。

石英砂、纯碱、石灰石和一些其他材料,在1550摄氏度的高温下被融化成玻璃液,经过定型、冷却退火、切割后,得到不同规格的玻璃。

在玻璃生产制造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颗粒物。

绝大多数排放物有毒有害,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还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就算再怎么防护,也总有一些职业病,例如该行业十分多见的矽肺病。

此外,如果用到清剂、着色剂、还原剂等,工作人员还要面对铅、锰、镉等重金属元素的潜在威胁。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说,咱们大量生产玻璃瓶,这玩意本身比较重,在运输过程中会增加燃油消耗量。

汽车尾气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多后,会加剧温室效应,还不如用塑料,这点关系你要说有,那确实也存在,但这个理由过于牵强,因为塑料的危害远不止表面这么简单。

最后一点是降解难。

普通塑料降解需要消耗100~200年,长一点的500~1000年,基本1500年以内,塑料就会消失。

但是玻璃瓶不同,它由二氧化硅(SiO2)和其他氧化物构成,是一种分子排列十分有序的非晶态固体,稳定性太强,不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并且玻璃还具备很强的硬度,不容易被物理磨损,如果在野外,仅凭自然风力、流水侵蚀,想要玻璃磨成很小的颗粒,这一过程需要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

塑料的危害真的比玻璃瓶低吗?

首先从回收角度来说,那些支持“玻璃瓶危害比塑料瓶危害大4倍”的人,坚持认为玻璃瓶回收难度极大。

如果要把大量玻璃瓶回炉熔化,除了额外消耗能源外,又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玻璃瓶的回收并没有这么难,小区买的黄酒瓶,用完了还能折现退给人家,这不也是回收吗?

也就是说,很多大量常规玻璃瓶,可能并不需要回熔。

退一万步讲,我买了一个玻璃杯,能用几十年,如果我买了一个塑料杯,每年都要更换好几次。

这说明,我在使用玻璃制品的时候,变相减少了塑料需求量。

塑料虽然很容易压碎折叠,但回收率低到离谱。

美国塑料回收率仅有5%~6%,全球平均塑料回收率仅有9%,12%被焚烧,其余的塑料垃圾在哪?

除了少部分被掩埋在地下外,其余绝大多数直接丢到海里,每年数量约800万吨,在500年内,这些塑料会进入海洋生物体内。

网上有很多鲸鱼吞入大量塑料死亡的真实案例,更令人感到汗毛竖起的还在后面。

塑料在降解后,会变成微不可察的小颗粒,它们会进入江河湖海或者生物体内。

举个例子,当你满心欢喜的大块吃着水产品,结果在潜移默化中,摄入了大量塑料颗粒。

这些颗粒进入血液堆积在体内,越积越多后,你猜会发生什么?

根据调查,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部分区域微塑料含量高达每立方米20万到200万个。

珠峰大本营周围的降雪中,每升含有79个微塑料组织,就算在峰顶,也发现了塑料颗粒。

值得高度注意的是,部分人类的血液、粪便、母乳中,也被检测出50~500微米的塑料颗粒。

从回收角度来看,塑料看似容易回收,但乱丢在自然界中的塑料更多,而玻璃瓶虽然回收难度大,但重复利用度高,并且被自然降解后变成鹅卵石、沙粒后,并不会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

跟老百姓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是,塑料在高温状态下更容易释放有害物质。

当你在街边点了一份美食,发现滚烫的食物突然被装进塑料袋中,此时的你,到底吃还是不吃?

绝大多数塑料袋由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制成,耐热极限约140℃和110℃。

但这跟高温析出有害物质并不划等号,当滚烫的食物、液体接触塑料袋,虽然此时,塑料袋没有变形,但塑料中的苯并芘、邻苯二甲酸盐等化学物质还是有可能进入食物中。

研究认为,超过70℃时,塑料袋就会开始析出有害物质,当超过90℃时,还是别吃了吧。

并且,非食品级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更多,高温状态下风险更大。

那些认为“玻璃瓶危害是塑料危害4倍”的人,把很多隐藏危害都忽略掉了。

况且,玻璃厂商在生产时,对废气会进行净化,就跟你的汽车上装了三元催化器一个道理。

所以我认为,玻璃瓶的危害远低于塑料。

0 阅读:30

蝉说春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