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日厂价最高突破7.8元/斤,蛙业回暖信号比较强烈,预示着2025年或将进入新的一轮上涨周期,也许这个跟以往上涨周期会有所不同。
水产业正在经历从追求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结构性调整。
养蛙周期不同以往养蛙总量遭遇天花板牛蛙产业同样如此,如今的牛蛙养殖周期与过去相比,或许已发生了本质变化。过去,无论市场如何供过于求,下一个周期的养殖总量总是超过上一个周期。上个周期的高点(2023 年)超 100 万吨,是上上个周期高点(2019 年)的一倍,而 2019 年又比 2014 年增长了约一倍。
但在接下来2025 - 2029 年左右的新一轮周期中,高点的养殖总量或许不会超过 2023 年。这意味着牛蛙产业首次遭遇了总量天花板。
这表明,野蛮扩张获取暴利的时期逐渐远去,快速扩张不再具备优势,微利时代依靠的是稳扎稳打的精细化运营。
在新形势下,每个从业者都需要重新思考自身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牛蛙产业的媒体服务平台,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为产业创造更大价值。
一切终将回归根本价值创造价值就是创造财富养殖户的价值在于为牛蛙采购方和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性价比更高的牛蛙。
饲料供应商的价值在于为养蛙提供高品质的饲料和服务,协助养户实现更高的料肉比,降低饲料成本。
动保供应商的价值在于为养蛙提供更先进的养蛙理念、模式、技术以及产品,帮助养户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难题,助千万养殖企业成功,让健康养殖造福社会。
想必大部分人都认同这些板块的根本价值,但在现实中,衡量价值的天平往往会失衡。很多人坚持做有价值的事,短期内却不一定能得到回报。这也致使很多人逐渐偏离正轨,向现实妥协,但仍有一些人在艰难地坚守着自己的价值选择,他们相信创造价值会带来长期回报。
重新定位重新出发创造新财富在养蛙层面,当下养蛙成本普遍在 6 - 7 元 / 斤,并且依然面临着病害、药残等风险。未来,创新型养户有望通过理念、模式、技术等方面的升级,以及对蛙苗、饲料、动保等供应链的管理优化,真正实现产品的稳定供应,将成本降至 5 元 / 斤甚至更低,同时解决药残、场地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