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结束!尹锡悦继续狡辩,关键时刻,三名证人终于道出了真相

事事通 2025-02-24 10:51:50

事情就这样轻易地终结了吗?

第十场辩论结束后,韩国宪院随即宣布了一项新决定。

尹锡悦的最终结果如何,是否注定离职?这尚难定论。

此外,他的亲信们将面临何种结局?

第十场辩论中,他离场后复又入场,此举原因何在?

韩国警方为何在此时给他增设新案件?

为解答上述问题,需三名证人的陈述,他们最终揭示了事件的真相,其证言极具参考价值。

2月20日当地时间,尹锡悦弹劾案第十场公开辩论于15时开始,持续至21时,全程约6小时。

韩德洙、洪长源、赵志浩依据尹锡悦的要求,出庭提供证言。

然而,可以说他此举是自食其果,搬起的石头最终砸在了自己的脚上。

他原以为这三人乃是最可靠的亲信,会提供对他有利的证言,足以赢得他的充分信任。

然而,他们早已变心,皆求自保。尤其是韩德洙,昔受尹锡悦提拔,并因护尹而被弹劾,此刻却变卦,从背后突袭,令尹锡悦措手不及。

韩德洙出庭作证时,尹锡悦选择离场,以此彰显对这位前亲信的不屑,同时坚守自身尊严。

韩德洙果然揭示了真相。

他称:“确有戒令前五分钟简短会议,我们均劝阻总统,但这非常规会议,形式与实质上均存在重大瑕疵。”

韩德洙的证词与18日相似,其每句话均旨在为自己进行澄清,确保表述无误且逻辑清晰。

他表明:我确出席了该短会,但曾劝阻总统,故无默许或协助之行,所有责任归尹锡悦,与我无涉。

实际上,该言论显示他当时已了解计划,却未提前通知警方或国会,这依旧是纵容与默许的表现。

从法律角度看,此行为以不作为的方式涉及了禁令事件。

因此,他的证词明显意图在于将全部责任归咎于尹锡悦。

宪院以其睿智,理应能察觉他言辞中的谬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8日庭审时,他竟要求宪院恢复其职位。

韩德洙已至绝境,却仍痴迷于职位,不愿放手。

这两件事表明,他遇事倾向于推卸责任,且对高位有迷恋之情。

其表现不及尹锡悦,据此更不能对其宽容,必须严惩不贷。

他出庭作证时尹锡悦选择离场,此举并不意外。

随后,洪长源作为首位两次出庭的证人,其提供的证词与物证均极具说服力。

他称尹锡悦亲自下令逮捕李在明、韩东勋等,同时出示了逮捕名单的笔记原件作为证据。

韩国宪院的核心在于证据是否足够判定弹劾成立,而非尹锡悦具体所犯之事,只要证据充分,其余细节并不重要。

审视十场辩论,发现人证众多,但最为匮乏的是物证。

此情境下,洪长源的笔记显得尤为重要。

若其透露的细节不足,赵志浩则进行了补充。

他述说:“戒令发布之夜,总统六次致电,紧急要求我依据逮捕名单采取行动。”

去年12月3日晚,韩国笼罩在迷惑中,众人不明所以,对总统逮捕某人的命令及其必要性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若非必要,尹锡悦无需亲自致电六次催促,此举表明事情紧迫,需他直接与推动。

韩德洙作证完毕后,尹锡悦重返法庭,接续与洪长源、赵志浩展开辩论,指责其指证与事实有出入。

然而,此辩解显得苍白且无力,鉴于他已陷入沉默,无从应答。

辩论结束后,韩国宪院决定于25日14时举行最终辩论。

届时,双方代理人将分别陈述观点,之后,尹锡悦将亲自进行最终辩论。

然而,那场辩论实则仅是“总结会议”,案情已清晰,尹锡悦必将下台,韩德洙亦难逃不良后果。

然而,直至终场辩论前夕,尹锡悦案仍悬而未决。

此时,尹锡悦面临新指控,即阻碍特殊任务执行。

2月21日,韩国警方再次调查尹锡悦,因其指示护卫队次长金成勋,在公调处首次执行逮捕令时,护卫队应积极干预。

金成勋应当采取措施,部署相关计划以阻止公调处的行动。

在“二次逮捕”行动中,尹锡悦坚持指示,金成勋执行了命令,然而队员们未予配合,最终仍成功实施了逮捕。

尹锡悦的亲信如金龙显、金成勋、韩德洙等人,似乎均难逃不良结局。

显然,选择正确的引导者至关重要。跟随对的人,能在人生道路上提供正确的指引,确保方向正确,这对个人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人生指引,它清晰而深刻,要求我们理解并遵循,以确保我们的行动与生活的核心意义保持一致。

0 阅读:16

事事通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