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鬼谷子:真正的驭人高手,不仅讲感情,更会用手段

文/鬼谷信在《易经・系辞》里有这么一句话: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有点玄乎,仿佛是在说一些高深莫测的哲学道理

文/鬼谷信

在《易经・系辞》里有这么一句话:一阴一阳谓之道。

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有点玄乎,仿佛是在说一些高深莫测的哲学道理。

其实,它并不是要给“道”下一个定义,而是在描述“道”的表现形式。用通俗的话来说,阴阳本身并不是“道”的近义词,阴阳交替循环的过程,才是事情发展的规律。

是不是感觉有点绕?那么,鬼谷道阿信就从鬼谷子纵横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毕竟理论嘛,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可不是用来让人挠头的。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咱们先来分享一段历史故事,顺便陶冶一下情操。话说有一次,齐威王把即墨地区的地方官叫来,劈头就说:“自从你去即墨上任以后,就一直有人在寡人耳边说你的坏话,一天也没消停过。”

这话要是搁在一般人身上,估计得吓的腿肚子抽筋,生怕被治罪了。可是,这位即墨的地方官居然面不改色。

果不其然,齐威王话锋一转说:“不过,寡人可不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人。前些日子,寡人特意派人去即墨实地考察了一番。结果发现,你把即墨治理得那是相当不错,百姓生活富庶,政治清明,整个东方地区也因此安定得很。”

原来,那些在背后说人坏话的人,纯粹是因为这位即墨的地方官没有巴结自己,心里不平衡,才故意造谣生事的。

只听,齐威王接着说:“寡人做事,用赏贵信,用刑贵正。你有功劳,自然要重赏。”

于是,齐威王说到做到,就真的重赏了这位即墨的地方官。

听完这个故事,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历史事件嘛,平平无奇。

你可别小瞧这个历史的细节,这里面藏着大学问。古人会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定然别有深意。在现实中,大多数管理者其实根本做不到齐威王这样的明察秋毫和明辨是非。

因为很多人学管理,学的不过是皮毛,连精髓的边儿都没碰到。往往是道德有余,权谋不足。

齐威王为啥能成为一代明主呢?首先,他有着管理者的基本德行,不会偏听偏信。他懂得“循名而督实”,也就是会根据名分去考察实际。这是思想层面的。

其次,齐威王能够建立健全的核查机制和核查队伍。如此,就能给自己装上“火眼金睛”,就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而不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后世,由君主直管的监察御史和锦衣卫就承担着相关职责,他们扮演的就是君主的耳目。这是执行层面的。

如今的你要能够明白,信任的基础,并不总是因为个人感情的爱恨,因为这是主观的。真切的信任,是源于充分的调查了解与核查验证。换言之,信任源于掌握最真实的信息,这是管理者们应该精通的最基本的心术。

其实,从古至今的明君从来都不是嘴上吹出来的,或者脑子想出来的,他们不仅有着基本的道德操守,还精通着深邃的权谋手段。甚至,表面越是光鲜亮丽的管理者,幕后的手段,越是高深老辣。

就如,鬼谷子说的,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的行为准则和智慧不仅在于传统的忠信仁义的道德规范,更在于通过隐藏和隐匿的手段,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中正的目的。

因为,真正得道的驭人高手懂得,左手良知,右手良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