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陆续出台了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这五个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在13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介绍,本市将以“四项赋能”全面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推动超50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和超150公里高快速路建设,加快形成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环京周边地区半小时交通圈。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平原新城指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区,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同时,平原新城内联中心城区、外携津冀,与环京地区已逐渐形成多个跨界城市组团。
经过多年建设,平原新城经济总量接近万亿规模,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已超过三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占全市四分之一,一零一中学昌平实验学校、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优质学校、医院开学开诊,荟聚、祥云小镇、超极合生汇等大型商圈热度攀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蓬勃发展,平原新城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第一站,多个重点产业功能区成为企业投资发展的热点地区。
“平原新城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建筑规模总量约占全市四成,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杨秀玲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起点上,平原新城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在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中,更加有力承担好承接、引领、联结、支撑的主体功能。
根据此次发布的方案,本市将以“四项赋能”全面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具体来看——
实施战略赋能。全力打造现代之城、未来之城、智慧之城、活力之城、开放之城、伙伴之城、梦想之城:顺义重点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产城融合国际新城;大兴重点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亦庄重点建设新质生产力典范区、高端产业综合新城;昌平重点建设科技创新活力区、产教融合未来新城;房山重点建设科教融合文化名区、新质智造产业新城。
实施要素赋能。本市将顺应新城发展需要改革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率先开展人才引育留用相关政策试点,扩大有效投资集中支持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管控弹性,通过加大资源要素倾斜支持力度、提升要素边际效益,集中力量推动新城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施品质赋能。五个平原新城将持续加强高质量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设施建设,推动超50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和超150公里高快速路建设,加快形成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环京周边地区半小时交通圈,优先布局显示度高、群众获得感强的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营造青春友好人文新生态,加速塑造城市发展磁极。
实施政策赋能。本市也将“一区一策”量身定制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强财政、金融、产业、科技等政策创新试点和集成,强化人城产融合、职住商平衡,优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注重改革创新、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新城发展动力活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