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说这皇家子弟,命咋就这么不一样呢?一个三岁就失去父亲的小皇子,后来的命运,竟然如此跌宕起伏……
雍正驾崩那年,弘曕才三岁,还是个奶娃娃呢。他老爹雍正,那可是稀罕他稀罕得不得了,宝贝疙瘩一个。可雍正一走,这小家伙没了靠山。不过,好在他哥乾隆,对他还不错,当成亲弟弟养着,各种优待,那叫一个风光!给他请名师,安排高位,甚至把他过继给果亲王允礼,继承了大笔财富和显赫地位。 这待遇,搁谁身上不得飘飘然?
可,这弘曕啊,偏偏就是个例外, 他飘了。锦衣玉食的日子过久了,性子也歪了,变得骄横跋扈,贪得无厌,连下人都敢欺负,俸禄也克扣,中饱私囊,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还利用权力,插手各种生意,煤矿、田地、盐政,啥都敢碰,捞钱的手段,那叫一个狠!更过分的是,对自己的亲妈谦妃,也不怎么孝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你想想,这要是搁普通人家,早就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了。可他是皇子啊,起点就高得吓人!他这行为,跟他的身份,可真是格格不入,乾隆心里能舒服吗?当然不舒服啊!
终于,在他乱搞两淮盐政,牵扯进高恒案的时候,事情彻底败露了。高恒那小子,把弘曕干的那些个坏事儿,一股脑儿都抖搂出来了。贪污受贿,干预朝政,破坏法纪……哪一条,都够他喝一壶的了!乾隆这下可是真怒了,立马彻查,把弘曕狠狠地收拾了一顿。 官职全没了,还被降为了贝勒,这打击,够他受的了。
这之后,弘曕一蹶不振,没多久就病死了,才32岁!乾隆虽然追谥他为恭亲王,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曾经受尽宠爱的小皇子,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这难道不令人唏嘘吗?
回过头想想,为啥弘曕会变成这样?这跟乾隆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干系。 或许是过于溺爱,或许是缺乏必要的管教,反正,这孩子从小到大,就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养成了骄纵的性格,也就难免走到这一步。
弘曕的经历,给咱们敲响了警钟:教育孩子,不能光想着给钱给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品德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独立,学会承担,学会面对困难。 要不然,就算起点再高,也可能毁于一旦,就像弘曕一样,最终成为权利与溺爱的牺牲品。 你看,这皇家的事儿,虽然听着离咱们很远,但其实,也照出了不少人生的道理。
权力和财富,的确很诱人,可要是没了底线,没了原则,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弘曕的悲剧,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提醒我们做人要正直,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能被权利和欲望蒙蔽了双眼。 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