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输和同轴传输,统称SPDIF,是CD机的发明者索尼(S)和飞利浦(P)两家公司最早共同确立的数字音频传输方式,也可以说是最古老但也最成熟的数字音频信号传输协议。它们一个是电信号,一个是光信号,而且用今天的标准来看,传输的速率都很慢,导致它们最多只支持到192kHz或DSD64的码率,无法支持更高的码率。然而在数字音频设备上最普及的还是它们。
一个有意思的点是:大多数音响发烧友喜欢同轴,觉得“好听”,而且利用不同品牌和特性的同轴线可以“调声”,而很多工程师却支持光纤,认为光纤传输的声音更忠实透明。
光纤传输的损耗是极低的,可以传输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更长而不损失,对于HIFI器材那一两米的传输距离来说,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那么,不同的光纤线声音会不同吗?有意思的是,还确实有不同。
从经验来看,普通的光纤线(TOSLINK接口)声音基本都偏薄。声音的平衡方式偏上,声音容易显得发薄和偏亮。这种声音在发烧友听来是一种典型的“不好听”。很多发烧友不喜欢光纤传输,和普通光纤线的这种典型声音很有关系。
东芝发明的TOSLINK插头是最普遍的
然而好些的、发烧品牌的光纤线,声音就会有所不同。就拿我手头在用的两根光纤线为例子。看下图,一根是台湾老牌子宝韵(BONA)的Lucent 550i,当年卖几百块。一根是日本铁三角的PCF光纤线,当年卖大概一千块。
台湾老牌宝韵的光纤线
铁三角的PCF光子晶体光纤线
备注一下PCF是Photonic Crystal Fiber,光子晶体光纤,是一种传输性能极佳的光纤材料,性能优于普通的石英光纤、塑料光纤。
所谓“发烧级光纤线”或者说发烧品牌的较贵的光纤线,用的线身材质和插头都是有讲究的。声音的差别一方面源自线身的传输损耗,一方面源自接插件的接触精度造成的额外抖动(Jitter)。
从实际听感来说,我把宝韵、铁三角和普通几十块钱的光纤线做过仔细对比,结论是:越好的光纤线声音越“厚声”,而普通光纤线和发烧光纤线比的话声音总是“单薄”两个字。
宝韵的光纤线声音已经明显比普通线厚实,声音重心偏低,整体更饱满和耐听。铁三角PCF光纤线的声音会更厚一些,十分圆润和耐听。
同轴线呢?会比光纤线更“厚声”吗?不一定。宝韵和铁三角光纤线的声音不会比中低端同轴线更薄。这个不是关键点。关键在哪里呢?在于同轴线的“声音变数”确实比光纤线更大。不同厂牌采用不同导体材质(铜线、银线、合金线)和不同工艺、不同屏蔽方式做的同轴线,会出来更丰富的音色效果。
所以,从喜欢“玩”的音响发烧友的角度和趣味来说,同轴线肯定更加好玩,也确实可以利用不同线的特征来“调声”。和同轴线相比,光纤线的声音总是更“老实”,不会掺入什么个性化音色。好的光纤线和差的,主要差别也就在于声音饱满、厚实的程度。好线更厚实、三段能量平衡、耐听。差的线则单薄、重心偏高(因此也就不够耐听)。
所以回到前面提过的那个音响爱好者和工程师的不同看法,就很容易解释了。工程师在乎的是声音的中性、透明、无音色添加。那么光纤线确实是很好的传输方式。发烧友在意的是“玩”,是调声,那么同轴线明显更“好玩”,也能调出更丰富的效果。有时候会比光纤线更“好听”。比如我手头用于对比的一根同轴线(日本牌子7N铜线),和光纤线AB切换时,就不难辩识出,同轴线的音色泛音更有特色,带着某些好听的泛音,而光纤线就更“忠实”,没有额外的泛音味道。从专业人士和工程师的角度看,这就是好声音。
扯了半天,总结一下就是:便宜的普通光纤线声音都会偏薄。越好的光纤线声音越厚实耐听。大致来说光纤线的声音更“忠实”,而同轴线的变化幅度更大,确实适合用来“玩”和“调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