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祖籍贵州,病逝在四川总督任上,为何要葬在数千里远的济南?

小姐姐讲史 2023-11-17 17:18:41

光绪十二年(1886年),66岁的丁宝桢病逝在四川总督任上。丁宝桢祖籍江西临川 ,他是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丁宝桢去世后既没有安葬在祖籍地,也没有安葬在出生地,他的灵柩却被运至三千多里外的济南,在归葬济南的时候,他的长子丁体常遵照父亲不可扰民的遗命,走水路扶丧,直到第二年的9月才抵达济南,安葬在华不注山麓。祖籍贵州的封疆大吏,在任四川总督时病逝,为何会归葬济南?

丁宝桢的祖上自江西临川迁平远州牛场,世代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祖必荣,四川昭化知县,父世棻,镇远(贵州省东部武陵山区)训导。

丁宝桢从小胸怀大志,学习刻苦,在23岁时,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参加乡试,中第22名举人;在咸丰三年(1853年)丁宝桢33岁时中进士,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一、丁宝桢在四川去世后,为什么不葬在离四川较近的家乡贵州?

丁宝桢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他的母亲去世,根据儒家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若父母去世,不管担任多大的官,都要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辞官回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这也是清朝停职守制的一个规定,按照清规,丁宝桢辞职回到家乡为母守孝。

在守孝期间,家乡发生杨隆喜造反事件。当时杨隆喜和舒光富联合,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号召,聚千余百姓起义,义军头裹黄巾,自称黄号,反抗清廷。他们痛斥清朝统治:

“严派军需,逼捐加赋,……百姓人人切齿,黎庶个个寒心”的罪行。决心“除暴虐,安良善”,“豁免三年粮税,永革加增踩戥”,号召“士农工商,各居正业”。

百姓纷纷加入起义大军,义军很快发展倒2万多人,舒光富为皇帝,杨凤为都督大元帅,各地起义此起彼伏,朝廷为之震惊,咸丰帝下旨令火速平叛。

忠孝难两全,丁宝桢选择前者,他积极响应清帝的号召,竭力平叛“反贼”,他变卖祖产,倾尽家财招募了八百忠心与清廷的壮士一起保卫家乡,守孝期间的丁宝桢一刻也没闲着,镇压起义取得很大成效。

1854年贵州独山人杨元保率布依族农民起义,聚众至数千。2月,攻占都匀。贵州巡抚蒋霨远调集清军堵剿,困难重重。

到了咸丰六年(1856年),丁宝桢守孝期满,苗民教匪也开始叛乱,势头凶猛。蒋霨远上奏朝廷,希望有平叛经验的丁宝桢部留下携手一同抗击,咸丰皇帝欣然同意并特别下令授予丁宝桢编修一职。

此后,丁宝桢干劲更大,他积极在民间招募士兵,很快士兵总数达到四千人,先后收复平越、独山等诸多城池。

《清史稿•丁宝桢传》:服阕,会苗、教蜂起,巡抚蒋霨远奏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

丁宝桢率领的清军镇压义军锐不可当,起义军对丁宝桢又恨又怕。

继杨元保起义余波,在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全省各族人民掀起反清大起义的狂潮,经久不衰。他们虽然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但他们被多数人认可是义举,在历史上是可歌可泣的,其民间组织一直都存在。他们在心里恨死了丁宝桢对他们的镇压,时刻准备着为死去的战友报仇,他们报复丁宝桢的亲族,对他们烧杀掳掠。

后来丁宝桢在山东为官,将家人都带去山东,因此,在他的老家贵州丁宝桢没有家也没有亲人。

关于这点丁宝桢在上书朝廷时说过:自己的老家已“田卢荡毁,亲族百无一存”

因而丁宝桢死后没有选择葬在故乡。

二、丁宝桢去世后为什么要葬在山东?

丁宝桢对山东做出的贡献大,荣耀大,在山东影响深远

1、 丁宝桢初到山东,“一炮”走红,他的举动令人叹服

同治二年(1863年),丁宝桢升任山东按察使。丁宝桢投帖求见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时,僧格林沁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他见省级以下官员从不给人设座,让人毕恭毕敬向站着,他却高高在上坐着以显示表明他的高贵。

僧格林沁很傲娇,堪称“一大狂人”,他认为自己什么时候都高人一等,仗着自己是成吉思汗胞弟拙赤合撒儿第二十六代孙,扎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济与庄敬和硕公主的嗣子,又历任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后扈大臣、总理行营大臣等要职,在抵御太平军北伐时,俘虏主帅林凤祥、李开芳,战功赫赫,从不把比自己职位低的人放在眼里,对他的为人处事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丁宝桢得知,在投递求见名帖时说:“低级武官丁某投书王爷,给予座位就觐见,不给座位就不见”。

丁宝桢这一举动,在那个圈子里是十分雷人的,当时僧格林沁的侍从都被吓得脸色煞白,以为丁宝桢失了僧格林沁的面子,他们的主子一定会大发雷霆!说不定自己也会被牵连。

不料,僧格林沁却感到丁宝桢很特别,他的强硬不屈的性格,让僧格林沁很敬佩。他为了接见丁宝桢,特地清理面部,端正衣冠,为丁宝桢改变仪容,设座礼敬,热情接见。

僧格林沁破例接待丁宝桢的事被迅速传遍整个山东,山东巡抚阎敬铭听说后,大为称奇。就在丁宝桢到任的那一天,他亲自跑到郊外迎接,从此无论大小事务,都先咨询丁宝桢之后才敢去做,这事儿在山东又一次被传播开来,丁宝桢初来乍到,他的名字就响彻山东。

2、曾国藩力保丁宝桢,山东巡抚阎敬铭对丁宝桢推贤让能

自从丁宝桢结识僧格林沁,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官运因他起落。

同治三年(1864年),丁宝桢升任山东布政使。是山东省民政兼财政长官,主管一省之行政和财赋之出纳。属承宣布政使司,受辖于督抚,与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为「两司,官居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同治四年(1865年)当僧格林沁战死沙场——曹州,丁宝桢被弹劾协战不力,恩降四品顶戴留任。

同治五年(1866年),有个叫孙楫的给事中(常常服侍在皇帝身边,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和御史朱镇,二人合伙搜集罗织了一些罪名来弹劾丁宝桢,准备将丁宝桢彻底搞垮,结果此事转呈到曾国藩那里。

曾国藩和丁宝桢的老家相邻,算是半个老乡,曾国藩在组建湘军时,丁宝桢积极协助取得很大成效。曾国藩很欣赏丁宝桢的才干和品德,在一些重要事上很愿意和丁宝桢商量合作。曾国藩在用人上又特别地域地域关系,丁宝桢很顺利地成为湘军中的干将。

曾国藩

当曾国藩看到那份弹劾时,立刻进京向皇帝禀告说丁宝桢无罪。

《清史稿·李丁宝桢传》:又明年,迁布政使。僧格林沁战殁曹州,坐法再干议,皆得恩旨留任,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事下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

有曾国藩做自己坚强的后盾和支持,丁宝桢的才干在山东得以更大的发挥。

山东巡抚阎敬铭,清正廉明,曾和丁宝桢一起镇压了宋景诗的黑旗军起义,二人关系融洽,合作很愉快。阎敬铭向来欣赏丁宝桢的才能,他认为让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比自己更合适,于是才刚50岁的他就向朝廷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来代替自己。

阎敬铭

朝廷就任命丁宝桢做了山东巡抚。这事儿在当时传为美谈,山东百姓更是对丁宝桢期望满满。

当时捻军的部队直逼边防海岸线,李鸿章建议朝廷在胶莱河修筑防御工事,丁宝桢参与其中。

3、丁宝桢不畏强权,勇于揭发,他的人格魅力深得山东人喜爱。

同治六年(1867年),东捻军被清军击败,逃到潍河,当时倒霉蛋东路军副将王心安修筑的防御建筑才刚刚起步,最基本的堤墙都还未完成,捻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渡过了潍河。

丁宝桢将此事如实禀告给同治。皇帝大怒,将李鸿章交付兵部审议,丁宝桢也被革职。

之前这里本是跟随李鸿章的安徽将领潘鼎新的驻防地段,为积攒战功,李鸿章让他追捻军去了。当时的捻军约5、6万人由东军汛地偷渡潍河,乌央央向南窜进,率马队尾追的董金胜被击败,潘鼎新抱着必胜的决心摆出圆阵,寻机突击,击溃捻军,又追败军,斩千余人,击毙捻军首领杨天燕、陈天福,李宗世等人,擒获捻军首领任柱、赖文光等,立下军功,加头品顶戴。

可是安徽军刚刚南移,北路就失利。同治皇帝一怒下旨要将副将王心安斩首,丁宝桢连忙上书辩驳,证据全面,言辞恳切,咸丰饶恕了老王,副将王心安这才心安。

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军向饿虎扑食冲向定州(河北保定),所到之处一片混乱,朝廷震动。丁宝桢得知军情,飞身上马直奔东昌,他率领一千骑兵,三千精锐步兵,带着五天粮食,不分昼夜向冲向西捻军,西捻军面对突然到来的数千名清军精锐,慌了阵脚,他们无力抵抗只好向南溃逃。

这场战役,丁宝桢出军神速,出奇制胜,令同治帝龙颜大悦,接着丁宝桢势如破竹转战雄雄、任、深、祁、高、肃各州间,收复饶阳(河北衡水)。清帝对丁宝桢很满意,多次下圣旨对他给予褒奖,念其功劳最大,加封其太子太保衔。

4、丁宝桢在济南处死安德海,全国拍手称快,尤其山东百姓以此为荣。

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的心腹太监小安子(安德海)违反祖制、擅出宫禁,在未携带任何公文的情况下出宫游玩,但其游玩的心并不纯洁,那厮借游玩之机大肆敛财,所到之处作威作福,令周围百姓怨声载道。

安德海仗着自己先后侍奉咸丰帝和慈禧太后多年,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从不把地方官放在眼里,对他们威胁、恐吓、利用是他管用的伎俩。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仗势骄横气不过,决定收拾他。

当安德海到泰安境内时,丁宝桢所派的骑兵迅速将其逮住,押往济南。

丁宝桢一边密奏朝廷,罗列了安德海种种的违法证据。接到朝廷旨意,立即在山东济南将安德海的脑袋剁了下来,从抓捕到法办,中间仅相隔四天的时间,此举令全国大快人心。山东人民热血沸腾,高呼狂欢。

5、在山东,丁宝桢在文化、工业建设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治八年(1869年),丁宝桢创办尚志书院(尚志堂)。方便了学生们学习儒学、天文、地理、算术等,尚志堂刊刻的书籍,称尚志堂版,种类多,校订精审,实用价值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尚志堂的创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来自山东的人才。

如今,尚志堂建筑仍存在于趵突泉公园东北部,又称玉兰院。

同时,丁宝桢还创办了近代山东最早的官书局——山东书局。该局最著名的刻本《十三经读本》就是丁宝桢亲自参与校勘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济南学者、文献学家、藏书家——马国翰,生前曾编辑完成《玉函山房辑佚书》,该书分为经、史、诸子3编,700多卷,共辑佚书594种,是辑书史上的浩繁巨著,但是,马国翰至始至终都未能刊行。后来,在丁宝桢的协助下,济南泺源书院院长匡源(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整理、分订印刷下来,为后世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还有在饮食文化上,据说丁宝桢还发明了一道名菜——宫保鸡丁,100多年来仍受国人喜爱。

此外丁宝桢还创办了山东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制造军火,主要造黑色火药,为以后的中法战争抵御外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丁宝桢在山东任职时两治黄河水患,造福大批百姓

同治十年(1871年),黄河冲决山东郓城侯家林民埝决口,漫水东灌运河,漕运被阻。

郓城、汶上、嘉祥和济宁等州县,“田庐漂没,资粮无存”,人民受灾严重,丁宝桢听说后,拖着得病的身体,本来因病皇帝已经准他给了他三个月的病假,他不顾自己的身体,亲自去考察灾情。他 “目击民生之待毙,运道之就湮”,痛心疾首心急如焚。

丁宝桢请求朝廷“力疾销假,亲赴工次”,准他指挥抢险。

朝廷看他决心已定,就准了。丁宝桢卯足了干劲与役夫同甘共苦,耗时两个月 “工竣合龙”,堵住了决口。

“旦暮河干,与役夫同艰苦,人情和乐,争先趋事”。

可是过了两年后,黄河又有新的决口。1873年,黄河又在东明县石庄决口,决口很宽,约三里,湍急的黄河水直往东涌,山东、河北、江苏和安徽等省数十个州属各县受灾极为严重,就连济宁到宿迁的运河两岸的大堤都被冲消失,百姓的房屋被冲走,田地被淹没,生命受到威胁,惨不忍睹。

朝廷十分焦急,一天连发好几次电,要求无论如何要堵住决口!但决口太大,水流太猛,各地调来的河官都不知如何下手。

而此时的丁宝桢正在贵州老家扫墓,他已奉上谕“赏假一年”。

听闻灾情,他立刻结束假期赶回山东。他去现场亲自指挥,用了半年的时间筑起了高14尺、宽30尺、厚百尺的障东堤。二百五十里的障东堤修好后,近百年来黄河此地不再决口,保证了方圆几百里村庄的安全。

据《山东黄河志》载:

张秋(今属阳谷县)以下沿河两岸的民埝(由民力所构筑的堤),于同治六年(1867)十二月修筑完竣。北岸自张秋至利津民埝长850余里,南岸自齐东至利津民埝长300余里,两岸全长1150余里。张秋以上南岸民埝于同治十一年(1872)五月修筑完竣,上自菏泽、巨野交界之龙凤集起到郓城王家垓止共113里。后补修龙凤集以上4里。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将王家垓民埝接修至东平十里堡,新旧埝长148里。以上山东境内1300里民埝均在丁宝桢任职山东巡抚时完竣。

三、山东父老联名请求朝廷将丁宝桢的灵柩盘回山东

丁宝桢在山东工作生活了足有13个念头,和热情好客、重情重义的山东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山东人很珍惜这位出类拔萃、处处为百姓着想的父母官,他们将丁宝桢看为山东的恩人、清官、看为是山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丁宝桢的去世,山东百姓痛心疾首,哀哭惋惜。山东父老感恩丁宝桢在山东立下的功劳,联名上书朝廷,恳请将丁宝桢遗体归葬山东。

《四川总督丁宝桢》载:“(丁宝桢病故后)数千里之外的山东省,百姓也悲恸惋惜,请求朝廷将丁宝桢的灵柩运回山东历城(今济南)九华山麓,与其先逝的妻子合葬。一个离开已十年的外乡官员,被山东百姓视为‘贤良,恳请归葬山东,丁宝桢看来确实不愧为‘好官‘清官了!’

对此,贵州、四川也有文献记载。贵州《毕节地区志•人物志》载:

“光绪十二年(1886),宝桢卒于成都,终年六十七岁。噩耗传出,山东父老莫不悲恸,请求将其灵柩迁葬山东历城华山,清廷下诏追赠为‘太子太保,谥‘文诚公,自此,人皆以‘丁宫保’、‘丁文诚公’称之”。

四、丁宝桢认为山东是他的第二故乡,葬在山东是他留下的遗愿

丁宝桢在山东任职期间,为官清廉,身无余财,与山东结下了特殊的情谊。丁宝桢生前一直将山东视为第二故乡,卒后葬在山东(济南)是他自己的遗愿。

这和西汉循吏朱邑相似。

朱邑是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人,曾在桐乡(安徽省桐城县)做官,两地相距100多里。朱邑在桐乡掌管诉讼和赋税等事务,他为官清廉公正,品性敦厚,造福一方百姓,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朱邑病重弥留之际,给他的儿子留遗言说:“我原来做桐乡的官吏,那里的百姓爱戴我。我死后一定要葬在桐乡。后代子孙供奉我,怎能比得上桐乡的百姓”。朱邑死后,他儿子按他的遗言将他安葬在桐乡。百姓果然一起为他立墓修祠堂,年年在祠堂祭拜他。

丁宝桢为官一生,在山东留下的口碑是最好的,他本人自然愿意安葬在山东,正如朱邑。

关于这点,他的墓志铭上有载:

“朝廷亦知公于山东朱邑之桐乡也者。初,公夫人卒,黔乱不获归,请于朝,葬山东历城县华山之阳。至是有诏,仍葬公于东。丧之归,郊野祭吊相属奔者、望者、悲者、叹者”。

另外,丁宝桢的夫人和其他亲人死后被葬在了山东。

丁宝桢私下和幕僚说过,山东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的夫人葬在山东,他的愿望也希望百年后葬在山东和夫人及自己的亲人葬在一起。

丁宝桢来山东时,举家搬到济南,当他在山东工作了九年时,他的夫人谌氏和二哥在济南相继去世了。

1871年,丁宝桢曾上奏朝廷:

“吾官九载,所有随任之亲属丁口,岁有丧亡”,当年二月,夫人谌氏又复病故,均尚未有丧地,拟令长子扶柩回里,“而原籍贵州大定府平远州久遭兵燹,田庐荡毁,亲族百无一存”,“目前情形,回葬未易举办”。

在上书中,丁宝桢请求朝廷允许他在山东置买田地作为林地:

“臣拟于济南府东门外华山之麓置地十亩,将臣妻及已故之亲属丁口,暂行浅厝”。

按照清朝惯例外地官员在任职地不得置买地产,但是丁宝桢的情况特殊,不久得到清廷特批,丁宝桢遂得在济南华山之南购置十亩土地作为家族墓地,就是如今的“丁公墓”、“丁家林地”、“丁家林子”。

丁宝桢在山东为官第九年时,就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的归属地,他在四川临终前也交代了子孙要他们把自己葬在济南和夫人归葬。朝廷了解丁宝桢的遗愿,在丁宝桢病逝于四川后,同意了山东父老联名请求,将丁宝桢的灵柩运回山东济南安葬,因而朝廷下旨,准许丁宝桢灵柩归葬济南,在华山之南与发妻合葬,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堂。

丁宝桢五世孙丁健先生家中收藏有丁宝桢长子丁体常手绘彩色《丁文诚公墓地略图》, “这个图必是文诚下葬前所绘。

总结:

丁宝桢一生光明磊落,在仕途上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干劲,初为官时面对家乡暴乱,他变卖祖产拼死响应朝廷号召,这在众多官员中是罕见的,他对清廷的忠心真实地呈现出来,令清廷为之感动。他在以后的为官道路上更是把握大方向,做事雷厉风行,无论是平叛,还是搞建设,他都清正廉洁,造福救济百姓,以至于他临死时,债台高筑,无钱办理丧事,是他的下属们凑钱,才办理了丧事。丁宝桢的人格魅力和所作的贡献,得到山东百姓的肯定,他的忠心得到清廷的青睐,因而归葬山东是山东百姓的愿望,是丁宝桢本人的愿望,也是清廷对他成绩的肯定和恩准。当其灵柩运至济南,当时士绅百姓争相“郊野祭吊”。

1 阅读: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