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册立李治为太子,但不久之后,他就认为李治仁弱,不能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于是想更换吴王李恪为太子。
于是,李世民召见司空长孙无忌说:“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
意思是,李世民认为李恪英武果敢,很像自己,想改立李恪为太子。
没想到长孙无忌却坚决反对,此时李世民问出一句杀人诛心的话:“公以恪非己之甥邪?”
是因为李恪不是你外甥吗?此问一出,长孙无忌心头猛然一惊,那么他是如何回答李世民这个问题的呢?
一、李承乾、李泰双双出局因李祐谋反案,东宫卫士纥干承基受到牵连,按罪将被处死,为了戴罪立功以求活命,纥干承基上书告发太子谋反。
实际上,太子李承乾的确曾和侯君集、贺兰楚石等人谋划造反,李世民知道事情真相后,不得不忍痛废黜其太子之位,贬为庶民并流放黔州。
李承乾的失势以及李世民的宠爱,令魏王李泰迫不及待想要成为太子,而这种急切也令李泰出了一记昏招。
李泰在得到李世民允诺其为太子时,扑入李世民怀中撒娇说:“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
按照李泰所说,他在自己百年之后会杀了自己的儿子,将皇位传给弟弟李治。
正常人都知道这不符合人性,因此褚遂良毫不留情揭穿了李泰的谎言,李世民冷静下来后也明白李泰根本不可能杀子传弟。
经过深思熟虑,李世民深知,如果让李泰当太子,以李泰的狠辣心性,李承乾和李治都有可能性命不保,如果要同时保全三个嫡子,只能选择宽厚仁弱的李治为太子。
而李世民不将李泰立为太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样会给后世皇位传承留下隐患,即储君之位可以通过谋划得到。
李世民本人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自然知道皇位之争的惨烈,为了避免自己后代也出现同室操戈的局面,他必须将这种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所以,李承乾和李泰双双出局,晋王李治成为最大赢家。
二、长孙无忌反对改立李恪可随着册立李治为太子,李世民心中又浮现另一个隐忧,即:李治宽厚仁慈且极为孝顺,但过于仁弱。
这种性格显然不适合成为一位君主,李世民担心李治治理不好大唐天下,甚至护不住李唐江山社稷。
这种想法一旦出现,李世民就不断怀疑自己立李治为太子这件事做错了,于是萌生了换太子的念头。
除了李治,其余诸子还有能选择谁呢?李世民将目光转移到了吴王李恪身上。
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李世民与司空长孙无忌的那段对话。
李恪并非长孙无忌亲外甥,这当然是他反对更立李恪为太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面对李世民的咄咄逼问,长孙无忌自然不会直接承认。
所以,长孙无忌决定回避这个问题,转而从其他方面劝说李世民放弃更换太子的念头。
于是长孙无忌回答李世民说:“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
长孙无忌这番回答的言外之意是,你李世民留下的又不是一个烂摊子,以李治的能力,足够当好一位守成之主,而且,太子这么重要的位置,怎么能随便改来改去。
攻守直接易势,原本是说长孙无忌因为私心才反对更立李恪为太子,结果被转移话题,变成李世民随便换太子不负责任。
李世民从未想过立庶子为太子,毕竟当时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子在,皇位根本轮不到庶子,李世民此举或许也是想试探长孙无忌,看他是否真的坚决拥护李治。
三、李恪蒙冤而死李世民估计对试探结果很满意,所以很快打消了疑虑,也不再提更立太子的话题,但他也不想想,他一句“类己”会给李恪带来多大的麻烦。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顺利继位,是为唐高宗,在李治登基之初,朝堂由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把持。
或许是因为之前李世民向长孙无忌透露过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因此李恪得到了长孙无忌的重点关注。
这种关注并非好事,653年,因高阳公主状告夫兄房遗直对自己无理,从而引发了初唐时期影响深远的一起冤案,房遗爱为活命,顺从长孙无忌心意诬告李恪谋反。
在长孙无忌有心操纵下,李恪、李元景等李唐宗室以及房遗爱、薛万彻和柴令武三位驸马被火速定罪,悉数处斩。
江夏王李道宗、蜀王李愔、宰相宇文节以及驸马都尉执失思力等也都被流放。
李元景和李恪被赐死前,李治还流着泪乞求大臣们说:“荆王和吴王一个是我叔父,一个是我兄长,我想赦免他们的死罪可以吗?”
结果自然是被拒绝,李恪还是逃脱不了被处死的结局。
李恪在临死前,还怒声大骂长孙无忌,说他“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或许是上天也深感李恪之冤,他临死前的诅咒竟然真的实现了。
659年,中书令许敬宗指使亲信向李治呈奏密章,声称长孙无忌图谋造反,李治本就有从舅舅手中收回权力的想法,于是快刀斩乱麻削去长孙无忌的官职,将其流放黔州。
之后,长孙无忌被逼自尽,籍没三家,近支亲属悉数流放岭南为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