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仅一天破15000台!小米SU7 Ultra背后的营销玄机

在小米SU7 Ultra发布的当天,几乎所有观众都被那52.99万元的售价震惊了。有人立刻心动,觉得小米这次真是做了一件

在小米SU7 Ultra发布的当天,几乎所有观众都被那52.99万元的售价震惊了。

有人立刻心动,觉得小米这次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让豪车价格一下子变得“亲民”了。

但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这不过是营销手段,说到底还不就是降价促销那一套。

那么,小米这次的确有什么不同吗?

小米SU7 Ultra突然下调价格的背后逻辑

大家可能会疑惑,小米为什么要先定个高价,之后大幅降价呢?

这里其实有一个叫“锚定效应”的营销策略。

我们举个例子,当你看一个商品标价100块,本来没什么感觉,但是突然旁边标了个“原价300块”,你是不是会觉得100块瞬间变得实惠了?

雷军在发布会上把小米SU7 Ultra的预售价定在81.49万元,然后又把实际售价降到52.99万元,目的就是通过高预售价来制造一个高价值的锚点,再以实际售价让你觉得特别划算。

这不是单纯的便宜,而是“品牌主动让利”的感觉。

这种通过大幅度降价,不仅避开了与传统豪车的直接竞争,还让消费者觉得自己捡了便宜。

王小毅觉得,这策略在短时间内成功让小米SU7 Ultra迅速破万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

智能驾驶成新焦点:2025年竞争核心分析

其实,说起来,光是降价促销还不足以让小米SU7 Ultra如此火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智能驾驶的加入。

今年不少车企都在搞“智驾平权”,意思是让高阶智能驾驶变得平民化。

比如比亚迪把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覆盖到10万块钱的车上;理想汽车也在升级智能驾驶硬件。

小米SU7 Ultra借这股“智驾平权”的风,让消费者用较低的价格享受到高阶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

这跟传统豪车不同,传统豪车更多是卖品牌和身份,而小米做的是让技术普惠。

这点不仅让消费者愿意掏钱,还让他们觉得自己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具身智能营销新趋势:智驾营销如何改变游戏规则

小米不仅在价格和高科技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营销趋势——具身智能。

王小毅解释说,具身智能强调智能技术与物理使用场景的深度融合,而智能驾驶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比如小米SU7 Ultra,不只是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还能跟你的智能家居、办公系统结合,形成“人—车—家”一体化的生活体验。

这不仅提升了用户满意度,还强化了小米的品牌认知。

比起简单的卖东西,小米更像是在卖一种生活方式。

具体来说,这种具身智能营销的价值在于通过情感连接、场景化营销和数据驱动,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真实体验。

这不仅提高了营销效率,还让消费者有了更高的品牌忠诚度。

结尾:未来的车市,不只是卖车那么简单

年轻的车主们越来越看重选购的汽车能带来什么样的生活升级,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品牌和性能。

小米正是看中了这一点,通过价格调整,让之前买不起豪车的人也能享受到豪华车的技术和体验。

而智能驾驶优势的加入,更是让消费者感到物超所值。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产品之争,而是整个智能生态的竞争。

谁能在这个智能化、具身智能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谁就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看完这些,你觉得小米SU7 Ultra的“高调降价”背后,会不会也是一次别具匠心的营销布局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车企间的竞争已经逐渐从简单的价格战、品牌战,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体验化转变。

小米在这次新车发布中的主动出击,可能也预示着未来车市的新方向。

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注定不一样的行业变革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和变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