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是历经六七十年代一辈人的记忆。
有人称其“青春无悔”,有人觉得“十年虚度”。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知青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有了。
初心也简单:让知识分子去改变农村落后生产状况。
随着毛主席1955年的一句“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一些青年们靠着一手或治人或医畜的手艺在泥巴路里打起赤脚,一些青年则抱着书本,和老农们一同插秧种苗,运用理论与实践治理虫害。
60年代早期,全国各地的知青年年按计划上山下乡,每年约有26万青年去往农村。
而知青真正开始大规模上山下乡是在1968年。
他号召的原因之一,便是他之前在北京4个月内接连见了8次知识青年。
毛主席见了8次青年
60年代,毛主席对国内形势做了分析,他认为在出现了资产阶级出现反复苗头。
其中文艺界、新闻界、学术界、出版界、学术界更是灾区,这成了后续的“五小界”。
要依靠谁成了主席考虑的问题。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了青年学生:有文化,有干劲,敢于质疑权威。
主席认为知识青年们正是打先锋的苗子。
他说道:“这些群众主要是年轻人、学生,正是前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寄托和平演变希望的最年轻的一代……我把批判的武器交给群众,让群众在运动中受教育,锻炼他们的本领,让他们知道什么道路可以走,什么道路是不能走的。”
在他的号召下,无数青年涌入北京。
1966年8月8日,北京一场超百万人的群众庆祝大会召开,参与人群主要便是青年学生。
大会召开前,主席本无意出席。
但听闻参会者多少知识青年后,便临时起意去往会场。
在天安门,他身着绿色军装,与数百位青年代表握手示意。
随着他走过天安门金水桥前挥手致意,无数青年欢呼雀跃,诸多手心因鼓掌而发红,许多热泪流淌在年轻脸庞上。
首次与全国知识青年见面,毛主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对一旁的同志感慨,这次运动确实是把人民群众调动起来了。
一个月内,毛主席又接连参与了2次会见知识青年活动,北京各个单位都将知识青年们视作主席的客人进行热情招待。
一时间无数知识青年接连涌入北京。
1966年10月1日,在这一天,主席将国庆庆祝大会与接见知青合并进行,第四次会见年轻人人数达到了150万之多。
短时间内接连接见让主席出现了困乏,当他在17天后第五次接见时,他不再如过往那般高兴了。
他的警卫回忆时说道:“这次接见时,明显表现出很无奈的神情,他虽微笑着,但表情却很严肃。”
10月底,北京挤满了知识青年。所有知青都想见毛主席,甚至放言见不到人,他们就不离开。
第六次接见是不愉快的,主席这次会见了超200万知青,可脸上的不情愿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间来到11月中旬,毛主席没意料到的情况发生了。
北京的知青不但没有因为会见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在第七次会见后,主席再也忍不住了。
一结束见面,他便向周总理抱怨:“我已经几次接见他们了,为什么北京还有这么多人要接见?”
周总理对此也无可奈何:“你不见他们,他们不走啊。”
“中央不是决定停止串联,要他们回去?”主席还是疑惑。
周总理没直接回答,只是讲道:“这些人已经来北京了,天气又渐渐冷了,北京市的压力很大,要尽快想办法见他们,让他们回去。”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麻烦,毛主席他发下通知,将在11月25日、26日两日最后两次进行接见,要求所有在北京的知青参与,此后便不再接见了。
同时中央的一个通知也下发到北京各单位:以后串联不再免费。
辛苦送走数百万知青后,毛主席对此事进行了反思。
他不再将他们视作先锋,而是觉着这些青年学生想转变为可依靠的力量,是需要接受再教育的。
随后他明确提出要知识青年去往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三条新措施发往全国。
一是工宣队进驻学校,由工人为学生们上课。
二是军宣队也进入学生,由他们来负责主持学校工作。
三是让军队代表、工人代表和老干部代表担任负责人,青年学生代表能参会,但位置要往后靠。
会见结束一年后,知青们的情绪仍未平复,可毕业季却已经到来。
400万无业知青
毛主席在1968年号召知青上山下乡除了认为知青们需要再改造外,也有现实因素的考量。
1968年暑期,全国各地城市出现一个问题。
整整3届高中毕业生因热潮而无法分配工作,有超过400万知青滞留城中无事可做。
若再加上三届初中毕业生则数据更为恐怖。
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小学毕业生不能正常升入中学、中学毕业生不能进大学。
同时因为计划经济的缘故,他们也无法流入市场进行消化。
积压的数百万知青无法升学,又无法就业,各地城市已经无法容纳数量如此庞大的知青群体。
如何妥善安排这些人成为了当时急需解决的难题。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早在50年代便有的上山下乡活动进入了主席的眼中。
上山下山此时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各方表现都极为优异。
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开荒3868万亩任务里,去往农村的青年自愿垦荒队起了极大的作用。
在1965年成为中央日常工作范围的上山下乡,每年都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农村输送了26万人,安置都极为妥当。
鉴于之前的成绩,毛主席决定将上山下乡的规模再搞大些。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主席鼓励,要干部和群众都自觉将自己的孩子送去乡下,接受农民同志的再教育,各农村同志也应该为过来的知青表示欢迎。
四个“面向”也成为了解决积压知青们的标准: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
决定无数知青命运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就此开始。
这次大规模地上山下乡有两个阶段。
在早期,最初积压的三届知青被安排去往农村与边疆。
到了1974年,国家则用“厂社挂钩”来解决知青安置问题。
在这次持续10年的全国性活动中,共有近2000万知青奔赴各地。
在初时,诸多带着理想的知青在上山下乡活动中发出光芒。
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涌现,为农村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秦皇岛市委记录记载,那时虽然缺乏物质保障,可人们都热情高涨。
无数人在街头敲锣打鼓的拜访知青,无数汇报座谈会、下乡知青回城报告会、表彰会接连不断。
每次知青下乡满城都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不但市里的领导要出席鼓励,还有数万群众自发夹道欢迎。
可热情填不饱肚子,很快一些问题也出现了。
结束后的痕迹
在1969年,260万知青下乡,是过往年份的十倍。
在知青的活力与知识同来的也有很多麻烦。
吃食住行可谓都是问题。
因为知青过往没有农村生活经验,别说肠胃不适应,连房里的蚊虫也能让他们吃些大亏,在田里乡间也常闹些笑话。
为了帮助知青度过难关,中央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方面为他们拨付了一定的安置费,同时也让组织干部要积极帮助知青们安定。
大多数知青在农村都接受了热情接待,干部们在生产、生活上传帮带,知青们也在适应后开始反哺农村。
可当知青们适应农村,本以为就要在此扎根后,新问题又出现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工厂招工开始恢复。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城市里居然出现了缺人的问题。
曾经挤满城市的知青们现在全在乡里接受再教育。
一时间,城市招工与乡里建设起了冲突。
1976年2月12日,曾是工人的副总理吴桂贤接到了两个陕西知青的来信。
在信里,两位知青明确表示反对城市下乡招工,说知青若是被招工回城市,会影响下乡知青队伍的稳定性。
吴桂贤随后回信,认为城市招工就是拆农村再改造的台,表示支持来信者的观点。
毛主席得知后下个批示:“知识青年问题适宜专题研究,先做准备,然后再一次给予解决。”
这是个极为模糊的批示。
一方面主席并未否定吴桂贤的回信,可却又没表示支持。
知青到底该扎根,还是拔根一时成了所有人的疑问。
后续相关的专题研究也随着主席当年的离世而不了了之。
1978年3月,邓公扛起了主席生前未竟的担子。
他谈话时明确指出,现在城镇发展需要劳动力,若继续让知青呆在农村改造不是长期办法。
“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的局面。我们的第一步应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
1978年12月10日,在持续41天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结束后,两份文件从中央飞往各地。
《会议纪要》与《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的批发标志着知青上山下乡时代即将结束。
文件下发当月,城市便停止了动员再下乡活动。
3个月后,回迁政策开始放宽,手续一切从简,光秦皇岛一地当时便有6573名知识青年办理回城。
而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地方政府也开始将下乡青年抽调回城进行安置。
在文件发出的次年,全国上山下乡人数再度回到了最初的20余万人规模。
一年后,上山下乡已在10个省市停止。
1981年,中央的重心便只在处理96万遗留知青了。
到年底,1700万下乡的知青们全部妥善安置,持续26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彻底成为历史。
这段贯穿近2000万人从十多岁到二十多岁记忆的历史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
撰写知青研究专家金光耀在采访时谈到了一个话题:当前火热的催婚与知青时代是有关系的。
学者孙沛东在做“白发相亲”研究时提出了一个有趣观点:“知青父母对于子女婚事的集体性焦虑,和他们自身曾经被耽误的婚姻有关。”
在那时,已婚知青仅占所有知青群体中的比例最高时也仅有15.3%,远低于当时48.20%的结婚率。
金光耀解释,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的影响是显著的。
插队带来了城乡经济差距大、异地文化不相同等等问题,让知青在婚恋上阻碍重重。
作为对照的便是绍兴知青。
因为当时浙江发达,城乡差距小,同时绍兴知青多是本省插队,容易进入熟人社会,有各类熟人牵姻缘,所以绍兴知青结婚率超过了30%,几乎是平均水平的一倍。
金光耀说,他认为知青父母催婚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
许多知青没有度过正常的人生轨迹,回想时会有许多焦虑。
“孙沛东老师称之为集体性焦虑,这种焦虑常常会投射到下一代身上,就是我这一代丧失了很多机会,我希望我的小孩不要和我一样。”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历史下的青年们走过的一条特殊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有为理想付出青春的痛快,也有虚度十年的自我怀疑。
无论如何,当历史成为过去,知青便不再是单纯的词汇,其背后连接着无数人的共同回忆,并继续在此时产生影响。
信息来源:
人民网《毛泽东决定下放知青始末》
澎湃新闻《【秦皇岛红色记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澎湃新闻《金光耀:毛泽东为何动员知青下乡?地方志里有新线索》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