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出版的语文教材,是人教版编撰的第四套教材。这套教材有其特点,也是最接近文革后教材的一套课本,因为这一套教材,开始全面使用简体字和汉语拼音。
从封面来看,典型地描绘了一幅农村三代人牵连着上学这个主题的现实场景,这也反映了这套教材的受众,是面向农村孩子。在教材的课文与插图里,都明确地体现了这种面向。
毕竟在六十年代,中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中国的语文教材面向,必然要以最广大的社会主体为教学对象。
课本第一页的彩绘插图,与封面有着内在的相连,画面中展示的是一幅典型的乡村小学开学图,画面中的校园很简陋,但却洋溢着一种小花园式的美好。
我们看看八十年代人教版教材对同一场景的演绎:
八十年代教材中显然学校的基础建设,已经有长足进步了。六十年代教材中线条简单的平房校舍,被教学楼取代,校园一角,也可窥见体育设施的健全。
我们看看1978年版本里的教室场景:
这里汉语拼音的配图,一直为之后的教材所沿用。包括现在的部编版教材。
1978年版
1987版
部编版
1978年版
1987版
部编版
1978版与1987版,配图近似,都将插图中的图像,画成拼音的模样。部编版的插图更为全景而浩大,基本保留了之前教科书中的插图常用符码,而且在乌鸦之外还增加了乌龟的角色。
注意一下,部编版把声母y、w提到这里,后面没有专门讲授这两个声母。所以在整页的配图中,还有树叉的Y形状,而屋面的形状,还对应“W”。
1978版
1987版
1978年版与1987年版继续保持内在统一性,不过,1978年在f的拼音旁边,画的似乎是佛手瓜,而到了1987版,却采取了简单直接的处理,画成了一尊大肚子佛。
1961年版,在每一个声母旁边画的图符(布、皮球、木头、斧子),与后来的教材完全不一样。
部编版
部编版设计了一个旅游与游艺的场景,b对应“包”,p对应人物正在攀爬的“坡”,m对应捉迷藏的“摸”,f对应拐杖的“扶”。可以看出,与之前的课本里的插图完全不同。
1978版
1987版
1978、1987版把1961版里插图中的主题词“打秋千、塔、拿书、拉车”,变成了“哒哒声、托、纳、勒”,有没有感到太玄乎了?这完全是削足适履,把图符匹配上声母的形貌,才如此生搬硬套的。
部编版
部编版独出心裁,把场景设置在演艺环节中,用打鼓对应d、托伞对应t、门洞里的女孩对应n,勒棒对应l(笔者未作细究,错会之处,请谅)。
1978版
1987版
1961年版的配图是鸡、七、西瓜,1978、1987版变成了鸡、气球、西瓜。变动不算太大。
部编版
部编版中,是把1978、1987版里的分散的图片,拼合到同一个场景中,元素配件完全一样。
1978版
1987版
1961年版声母对应的是鼓、裤、壶,而1978、1987版则对应的是鸽、蝌、喝。
部编版
部编版完全采用了1978、1987版的意象,把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图符,拼入到一个场景中,的确够拼的。
1961版的图符是:澡、蚕、伞,而1978、1987版则是字、刺、丝。
部编版
部编版是把刺猬学字拼到一个图中,蚕没有地方摆放,就插到了前景里打酱油,正好它在吐丝,于是三个声母一锅端到画中了。
1978版
1987版
1961版的图片分别是:猪、车、树、人,1978、1987版则是:织、吃、狮、日。
部编版
部编版基本是把1978、1987版的意象,拼装到一个场景中,可谓是绞尽脑汁了。
从上面的简略比较来看,1961年版的汉语拼音插图版本,与日后的教科书里的同一版块的构图与联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版本的教科书中也是殚精竭虑,想方设法,把枯燥无味的声音,转化成可见可摸的图形,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打开入脑入心的链接入口。
1958年第5期《小朋友》上的页面
我们很难说哪一个版本教科书在画影图形的处理上,更为科学,更为智慧,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教材编写者在实现从“音”到“画”的通感转化中所耗费的匠心与惠心。这一点值得我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