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其与艺术世界的紧密交融造就了无数充满科技魅力的沉浸式艺术展览,它们宛如一道道光,照亮我们探索古今、畅想未来的道路。
在2024年7月17日至7月21日期间,由北京广电局、北京文物局主办的“新视听体验空间”主题活动第二场于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热烈开展。其中由中央美院国际学院教授王泊乔策展DAC中数艺出品的《数字艺术中国超高清沉浸艺术系列展》是一大亮点。
01/《时空之象
——文明的轴线》
当古人将目光投向浩渺星空,文明的曙光便悄然绽放。他们观测星空,探寻天穹的秩序,由此孕育出“象天法地,居中而治”的深邃理念。
如今,有这样一部作品应运而生,它以古人的天文观测为原点,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营建历程所承载的文明观念。通过数字影像这一现代手段,结合 AI 工具的创新应用,将先民在天文、时空领域的不懈探索以及在人间的实践活动生动呈现。
作品巧妙地从天、地、人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层层解构,回溯这条凝聚着文明光辉的轴线,让我们得以真切感受古人在朴素时空观指引下所蕴含的无尽智慧与极致浪漫。例如,古人依据天文现象确定建筑的朝向和布局,体现了对天地的敬畏与顺应;而中轴线上的宫殿建筑,则彰显了人在天地之间的尊贵地位。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了整个文明轴线,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结晶。
02/《 中纹宇宙 》
“妈妈,那个拿着火把的人在干吗?”
“他可能在狩猎,也可能在祭祀。”
“爸爸,那个是我们的文字吗?怎么没有部首?”
“古人造字是个漫长的过程。开始的字确实是没有偏旁的,古人把它叫做‘文’。后来逐步地用‘文’”来衍生出更多的‘字’。”
走进体验空间,观众可以乘着“时间机器”,坠入人类文明和媒介共同演进的历史时空,感知自远古以来铭刻在人类基因中对爱、美与灵感的向往。
“中纹宇宙”以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宏大视角,引领观众沉浸式感受技术工具、媒介的演变与文化艺术和灵感创造之间那种相互交织的变与不变。
我们能从媒介和纹样的变化里,领略美的发展轨迹。“变与不变”恰是“中纹宇宙”意欲传达的关键理念,它带着观众穿梭至早期以屏幕为媒介的“屏”行宇宙,以充满动态的形式构建起“中纹”数字视觉图谱。
史前的壁画虽形式简单,但其中蕴含的对美的追求不变;而现代的数字艺术,虽媒介不同,但其灵感依然来源于人类对美好的向往。这种变与不变的交融,构成了文化艺术发展的独特魅力。
03/《 数字圆觉 》
《大足石刻新媒体介入研究》项目由 DAC 中数艺与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联合出品。该项目基于宝顶山圆觉洞三维空间数据采集及数字重建后所产出的数字资产,进行数字转化。
其洞穴造像依据《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通过数字艺术与现代展示手段,深入探寻和呈现佛教禅境里的“亦真亦幻”,深度解读《圆觉经》中有关真实与虚幻、觉悟与迷惘的哲学思索。
借助先进的三维空间数据采集技术,DAC精确获取圆觉洞的空间信息,并进行数字重建,从而还原出逼真的洞穴造像。再利用数字艺术的表现形式:虚拟场景、光影效果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佛教禅境之中,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那种亦真亦幻的氛围。
《圆觉经》中对于真实与虚幻、觉悟与迷惘的深刻哲学观点得到了很好的数字阐释,让观众领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也为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04/《 重 逢 》
《重逢》是由艺术家卜桦与DAC中数艺联合出品的沉浸式数字艺术作品。该作品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充满寓意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如宇宙大花园般的美丽时空中,花和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花一世界的奇妙景象,蕴含着神力寓意生命升华的意境。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心灵觉醒和艺术疗愈,进而找到自己生命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