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抓住养肝的最佳时期,做好这几件事,让“生命之木”更加旺盛

初见李 2025-02-07 02:20:45

大家好, 我是李医生,朋友们,春天到了,这可是养肝的黄金时期!中医理论里,春季和咱们的肝脏关系密切。《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五行属木,和肝脏属性呼应,所以这时候肝气最为旺盛。肝脏这个“生命之木”,对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调畅气机、推动血行、促进脾胃运化,还能调节情志。要是把人体比作精密机器,肝脏就是关键零件,承担着代谢和调节的重任,既能分解毒素,又能合成蛋白质、储存糖原,为身体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要是春季肝气疏泄失常,就像机器零件出故障,肝火过旺、肝气郁结等问题就会找上门,进而引发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会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其实,古人在养肝方面就有很多智慧。《黄帝内经》说“春气通肝,养肝贵在顺应自然。”春季养肝得遵循自然规律,要做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夜卧早起,就是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调整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这样阳气才能顺利生长,肝气也能更好地疏泄。广步于庭,就是建议大家在庭院里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舒展肢体,增强体质。被发缓形,就是提醒咱们在春季要放松身心,别太拘束,让身体和心情都跟上大自然的节奏。这么做能帮助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还有,《千金要方》里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饮食要少酸多甘,调和肝脾,防止肝气过盛。酸味食物有收敛作用,春季吃多了可能抑制肝气疏泄,像柚子、山楂这些酸味食物,就得少吃点。甘味食物能健脾益胃,像大枣、山药这些,多吃点可以滋养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达到调和肝脾的目的。另外,春季还要避免吃公鸡、鹅、虾等动风食物,这些食物发性强,容易让体内阳气过盛,导致肝气失调,引发过敏性疾病。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中医的养肝理念也得到了验证和支持。现代中医专家李保双就强调,春季养肝得从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多个方面综合调理。睡眠对养肝来说特别重要,夜间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运行的时间,这时候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肝血的代谢和修复。要是长期熬夜、睡眠不足,肝脏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影响,肝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引发肝脏疾病。所以,咱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肝脏能好好休息、修复。

心情舒畅也是养肝的关键。春季肝气旺盛,情绪波动大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日常生活中,咱们得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遇到烦心事,就找朋友聊聊天,听听音乐,或者去运动运动,把不良情绪及时宣泄出去。还可以适当吃点疏肝食物,像玫瑰花茶、陈皮等,能帮助调节情绪,缓解肝气郁结。

适量运动对养肝也很有好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春季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身心,调节情绪,促进肝气疏泄。不过要注意,运动别过度,不然会损伤身体。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名医调养的医案,结合这些案例,详细讲讲春季养肝的五大方法。

有一位患者小李,长期熬夜加班,在春季的时候经常感觉头痛、眼睛干涩、脾气暴躁,还伴有失眠多梦的症状。去看了中医专家张医生,张医生诊断后认为小李是因为春季肝气不舒,加上作息不规律,导致肝火过旺。于是张医生就建议小李先调整作息,早睡早起,顺应天时。

第一,早睡早起,顺应天时。《黄帝内经》里说“人卧血归于肝。”张医生告诉小李,春季一定要顺应天时,早睡早起,别熬夜。早睡能让身体充分休息,为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储备能量;早起能让他感受清晨的阳光和新鲜空气,有助于阳气生发。小李听从了张医生的建议,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头痛和失眠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而且睡眠环境也很重要,卧室要安静、舒适、温暖,床铺要柔软适中,这样才能提高睡眠质量。

第二,饮食调养,少酸多甘。还有一位患者王阿姨,每到春季就容易食欲不振,消化也不好,还时常感觉两肋胀痛。中医名家赵医生诊断后,发现王阿姨是肝气犯脾导致的。赵医生便建议王阿姨遵循“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原则调整饮食。少吃柚子、山楂等酸味食物,多吃大枣、山药、糯米等甘味食物,这些食物能健脾益胃、滋养气血,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还可以搭配芹菜、苦瓜、蒲公英等清肝泻火的食物,更好地养肝护肝。王阿姨按照这个方法调整饮食后,不仅食欲变好了,两肋胀痛的情况也减轻了很多。同时,饮食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像菠菜、西兰花、苹果、香蕉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要适量摄入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第三,情志调畅,戒躁戒怒。有个年轻人小张,因为工作压力大,在春季的时候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烦躁易怒,还出现了胸胁胀痛的症状。中医专家孙医生在了解情况后,认为小张是肝气郁结所致。孙医生除了给小张开了一些疏肝理气的中药,还建议他要学会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平时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看看喜欢的书籍,或者来一场短途旅行,放松身心。也可以多和亲朋好友沟通交流,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能适当吃点疏肝理气的食物,像玫瑰花茶、陈皮、佛手等,帮助调节情绪。小张按照孙医生的建议去做,一段时间后,不仅情绪稳定了许多,胸胁胀痛的症状也消失了。

第四,养目护肝,缓解疲劳。李大爷是一位退休教师,平时喜欢看书、看电视,长时间用眼导致他眼睛干涩、视物模糊。中医专家刘医生经过诊断,发现李大爷的肝脏功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刘医生便教李大爷晨起或睡前试试“熨目法”,先把双手搓热,然后用手掌轻轻覆盖在眼睛上,保持一会儿,重复几次,能缓解眼部疲劳,促进肝血循环。平时工作学习,也要注意适当休息,做做眼保健操、远眺一下,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李大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眼睛干涩和视物模糊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第五,按揉太冲,疏肝理气。有位患者陈女士,经常感觉胸闷、心情压抑。中医专家林医生在诊断后,建议陈女士每天按揉太冲穴3 - 5分钟,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揉它能疏肝泄气、缓解胸闷等不适症状。按揉的时候,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有酸胀感就行,建议早晚各按揉一次。除了太冲穴,还可以按摩肝俞穴、期门穴等穴位,肝俞穴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按摩它能疏肝利胆、理气明目;期门穴在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按摩它能缓解胸胁胀痛、呕吐、吞酸等症状,健脾疏肝、理气活血。陈女士坚持按揉穴位一段时间后,胸闷和心情压抑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春季养肝可是全年健康的基石。通过早睡早起、饮食调养、情志调畅、养目护肝、按揉穴位这些方法,咱们就能有效养护肝脏,预防疾病。就像《黄帝内经》说的“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顺应四时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和平衡,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觉得这些养肝知识有用的话,就赶紧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吧,让大家一起受益,一起追求健康美好的生活!

感谢您在这个美好的春天阅读李医生的原创文章,能静静的阅读一段文字,在这个短视频泛滥的年代也是特别值得点赞的!再次感谢,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我却想要用大白话把深奥的医学道理讲给每个人,让更多人获得健康常识,让更多人德到有用的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您的每一次转发分享都是对我最好的支持,传播健康,收获快乐!,善莫大焉

李医生简介: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医生,

百万阅读量创作达人,

国医文化类,健康类原创作者,

河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历

衡水市第一届基层名中医,

中医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委,治未病,针 灸,微创专业委员,

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舌诊,脉诊,手诊,辩证,运用中药,针灸等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病,肠胃疾病,各种痛症,各种急慢性疾病中医中药调养,传承传统中医文化,发扬祖国国粹医药!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