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得到,权威报纸刊登文章,强调要大力生产面包,改变民众的饮食习惯吗?
这的确曾经作为一种尝试与建议出现在历史的过往中。
《人民日报》1978年6月16日在第三版,刊发了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撰写的一篇文章:“主食品需要大改革——解决好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问题之一”。
这一专题,总名称是“解决好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问题”,报纸还于18日与24日刊发了后续的两篇文章,分别是探讨了速食与汤菜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组系列文章的出现,大背景是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对群众吃饭问题解决的一种考量。
其实,后来我们知道,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困扰着社会生活的食品供应问题,也很自然地迎刃而解了,那就是把群众需要,交给市场来解决。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记者作了大量的调查,从理论的引经据典,证明集体餐饮的优势处,然后讨论了面包的营养价值,认为提高面包产量,可以满足群众的日常餐饮供应,减少家务压力。
记者也考虑到面包与中国的膳食结构存在着差异,但记者显然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让中国的老百姓逐渐适应面包的口味,接受面包在舌尖上的味道中的大举加盟。
事实上,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面包并没有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食,这与面包本身在口味上的局限性有着很大关系。
因为事实上,面包里的那种甜腻的味道,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够接受的。可以少量地吃一点面包,但是,长久地每餐必吃面包,估计中国人会条件反射地产生心理上与舌尖上的拒绝。
今天,记者建议里提到的建设大型面包厂的设想,似乎并没有实现,倒是面包房呈星散状遍布城乡各地。
可见,大型面包厂的统一型的面包口味,并不适合群众的舌尖上的口味,反倒是风味多样、花色繁多的面包房,能够给予消费者以多样性的满足。
但是,从《人民日报》的文章来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1978年这样的年份,老百姓的需求正在越来越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报纸作为社会的传声筒,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个社会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凭着记者的一览众山下的俯瞰优势,率先在这一关系到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提出了解决方案与独到建议,发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先声,报纸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性与建设性,在文章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不管这份建议,有没有兑现,有没有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楔入我们的现实生活,它依然具有折射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独特价值。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站立于时代一隅作出的局域性思考。
下面,我们看看《人民日报》的文章:
这一篇报道,《人民日报》在之后的版面上还作了跟踪报道。
在《人民日报》1978年7月2日的报纸上,刊载了一篇报道:“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上海第一碾米厂改产面包”。
全文如下:
据新华社上海六月二十八日电 最近,上海第一碾米厂改产面包,这是上海市粮食部门开辟的新的服务领域,为解决新长征路上人们吃饭问题所做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如今这个碾米厂的车间里,碾米机已经被做面包的拌粉机、切块机、风车式大烘炉所取代。这个厂从去年年底开始,用废旧材料改装生产主食面包的机械,只花了两万元就完成了日产量为五千五百斤的面包车间。
目前,向第一碾米厂采购主食面包的食堂有五百七十多个,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工厂企业的食堂。
生产面包,这是国务院财贸小组领导同志提倡的,广大群众也有迫切的要求。为此,上海财贸部门把第一碾米厂改成了面包工厂。碾米厂的干部、工人把生产面包作为支持四个现代化的一项光荣任务。目前,这个厂用标准粉做的咸面包,每斤售价是三角一分。工人们正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降低成本。
从这一篇报道中,可以看到,“生产面包,这是国务院财贸小组领导同志提倡的”,这也可以看成是《人民日报》刊登此类文章的一个背景。
后续报道中的“上海第一碾米厂”走出了配合报道的第一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的确很有成效。
我们看看“上海第一碾米厂”在上海食品行业的地位情况。
在《上海商业1949-1989》(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中,这样介绍上海的碾米行业:
——碾米工业在1966年“文革”初期,米厂更名,为上海第一、二,三、四碾米厂。……1974年4月,上海第二磁米厂转产,1976年5月,正式改为“上海饲料厂”。1978年11月,上海第一碾米厂转产,1980年12月划归上海面粉厂。”——
在吴明编的《日用商品知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版)一书中专章提到了方便食品,其中“上海第一碾米厂”的面包生产,作为例举出现在书中,可见上海第一碾米厂的转型生产面包在当时还是全国知名的。
我们看看书中在“方便食品”环节中的介绍:
——为了解决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问题,有关食品生产部门正加速研制方便食品。这里介绍目前试制的几种。
主食面包:上海第一磁米厂生产的咸面包,每个二两,供应机关厂矿食堂,售价六分二厘。配方是:每百斤标准粉加饸糖三斤、精盐一斤六两、花生油半斤、鲜酵一斤。——
这种大型企业生产面包的趋势,后来发展到了哪一步?我们继续跟踪上海第一碾米厂也就是改名后的上海第一面粉厂的生产状况。
上海面粉厂的工厂遗迹
我们在应飞主编的《上海粮食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中)一书中可以看到最后颇令人失望的结局:
——1987年6月,上海第一面粉厂由于生产面包的机器设备陆续损坏,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主食面包停产。各区粮食部门的食品厂,亦因市场竞争激烈,开支费用增加,为争取企业的生存发展,不得不更新产品,以大众化,中高档产品替代主食面包。零售商店经营主食面包只有5%的手续费收入,除去营业税和费用,多销多亏,为确保商店经营效果,改营毛利率较高的商品。——
可见这种大规模生产面包的工业化模式,并没有维持许久,报纸上当初设想的降低成本的预期也没有兑现。
《人民日报》还继续关注这一报道的后延影响:
1978年10月2日的报纸第1版刊登报道:“全国一些中小城市注意解决吃饭问题 生产主食面包受到群众欢迎”:
全文如下:
据新华社北京电 《解决好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问题》的报道在《人民日报》发表以后,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许多地方财贸部门也很重视报道中提出的问题。有的省市在制订解决吃饭问题的规划,有的地方已开始制作主食面包等方便主食。
山东济宁市综合公司副食品加工厂的职工,自制酵母液,把原来五角钱一斤的面包改制成三角钱一斤的主食面包。烟台食品加工厂试制的三角钱一斤的“长征”主食面包,也已投放市场。河南开封市第二商业局生产的家庭主食面包,有每斤三角(咸味)和三角五分(甜味)的两种。旅大市从六月份开始,有四十六个粮站改变过去不卖熟食品的惯例,同时销售面包。在四川省的成都市,现在也有五十二家粮店、七十三家糕点门市部出售主食面包。——
今天,1978年报纸上提出的建议及解决办法,已经不再成为影响群众生活的热点问题。但回首看一看这则新闻,我们会看到一个时代的变化潮讯,从中窥见时代的发展中,经历过不断的探索、斧正、磨合、定型再进入下一轮的演进过程,就在这种看似循环的合力作用下,社会在前进着,人民生活在移步换影着,成为日常,成为熟视,而具备了“鲁棒性”(指稳定状态)。
这后面看似有一个无形的手,在操纵着整个社会的风云变幻,但是,细看这种波动迁移,更多是在政策的引领下,社会各种力量被驱动着,撞击着,契合着,最终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被“鲁棒性”控制了的平衡,就是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
什么叫紧张的星期六??那时候又没有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