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继韩国后,德国也不甘示弱贴出“中文标语”?中国人:太直接了

对于当代许多人来说,旅游是基本的需求,每到节假日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各大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与此同时,除了国内旅游之外,出境

对于当代许多人来说,旅游是基本的需求,每到节假日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各大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与此同时,除了国内旅游之外,出境游也是一大热门。

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以德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无疑是国人出境游的两大方向。只不过部分国家对中国游客似乎有所偏见,贴出的中文标语像是暗讽中国游客一样。继韩国的中文标语后,德国也做出了类似的行为,那么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一、日益旺盛的旅游需求

在不同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一样。如果是三四十年前,那个时代的人们最主要的需求可能就是吃饱穿暖。但在三四十年后的今天,人们除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之外,有了更多的条件去追求其他的享受。

自进入21世纪之后,旅游业便跟随国民经济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甚至成为经济体系中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猛的产业之一,而其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密不可分。

当然,人们在考虑旅游目的地的时候,可供选择非常的多。除了国内千姿百态的旅游景点之外,他国不一样的异域风情也频频引人入胜。对于大多数普通游客来说,不管是去周边国家旅游,还是去欧美等国家旅游,其目的可能都是为了休闲放松。

如果在这些旅游目的地的体验非常的不舒服,那么旅游也失去了原本的意味,但可以明显发现,国外有些旅游景点的做法确实让人不太舒服。

二、太过直接的中文标语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在国人出游的过程中也确实应该遵守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规则。但提醒注意的方式有很多,不恰当的方式可能会引起游客的反感。

韩国作为出境游的一大热门目的地,每一年前去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可以高达五六百万,在很大程度上支撑起了韩国旅游业的发展。只不过韩国的部分旅游景点却出现了一些让人非常不舒服的行为,比如“我们的公园是无垃圾公园”“禁止排泄垃圾,违者罚款100万韩元”等标识语。

从表面上看,这些标识语的注释也无可厚非,但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的这些标识语采用的是中文形式展现出来的。而且除了中文标语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国家的语言。

这种现象就很难让中国游客不多想,难道这些中文标语的注释只是针对中国游客而言的吗?然而与韩国有着类似行为的国家却不止一个,比如德国也已贴出了相关的中文标语。

在德国特里尔斯马克思故居的旅游景区中,就有采用中文标注的“禁止吃零食,禁止吸烟”这样的提示语。除此之外,在德国的一些餐饮店或者公共场所,也有只用中文标示出来的一些提示,比如“不要随地吐痰”“本店不提供牙签”等。

显而易见,这些中文标语的表达方式无疑太过直接了一些,容易让人有一种只是给中国游客看的感觉。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会采用如此直白的语言表达方式呢?

三、文明出游,低素质不可取

早些年,中国游客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可能确实会有低素质情况的出现,这一点不仅仅在国外比较常见,在国内的各大旅游景点也通常可以到类似的行为。比如“某某到此一游”这样的刻画痕迹,在很大程度上就显示了游客偏低的旅游素质。

但时代的进步,老百姓的精神逐渐富足起来,原来存在的一些低素质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这种情况可能也并不是完全绝对的。现实生活中依旧存在素质较低的小部分人,他们在出游的时候喜欢我行我素。

这些小部分人的行为让其他国家对中国游客产生了一定的偏见,认为中国人的素质都是如此的。尤其是距离我国比较遥远的国家,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可能基本上源于本地游玩的中国游客,所以更容易以偏概全。

结语

物质和精神不能完全的分割,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不能忽视素质的提升。出门在外,人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只代表自己,只有人人都做到文明出游,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韩国和德国中文标语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最后想问下大家,您对韩国和德国贴出的中文标语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的评论留言,喜欢的话可以点个关注哦。

评论列表

HXN
HXN 1
2023-02-16 20:34
韩国真 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