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性,因反复头痛1周就诊,后行颅脑CT平扫检查。图像如下:
病例影像资料分析
01、CT影像资料
颅脑CT发现左侧顶叶见一团块状高密度影,CT值约66HU,范围约24×17mm,边界欠清,周围可见大片状低密度水肿影,左侧侧脑室后角受累。
诊断:考虑左侧顶叶脑出血,建议补充MRI及MRA除外其他病变。
02、MRA影像资料
后跟患者沟通立即行MRA检查,原始图像如下:
血管重建图:
颅脑MRA示:左侧顶叶病灶内未见畸形血管团影。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变细,双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明显纤细显示不清,可见细小侧枝循环,双侧大脑后动脉代偿性延长、分支增多。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末段未见异常。
诊断:颅脑血管异常改变,符合烟雾病表现;左侧顶叶脑出血。
烟雾病
概述
烟雾病为临床多发性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病,是指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 Willis环出现狭窄或闭塞的情况,促使颅底有代偿性网状异常血管形成所致。由于这种颅底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形似“烟雾”,故称为“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
目前,临床尚未完全阐明烟雾病病因及机制,但多项研究认为,颈内动脉内膜弹性纤维存在异常增生情况,引发血管管壁增厚,进而造成血管闭塞或狭窄为本病主要病理改变。在机体代偿性功能下,脑部血管也发生变化,在脑底和表面区域,有大量微小毛细血管形成,进而引发烟雾状特征。此种代偿,除可因颈内动脉存在闭塞,而诱导颅脑缺血事件发生外,且还会因呈增生状态的微小毛细血管壁发生破裂,进而诱导脑出血发生。
本病女性多发,好发年龄表现为“双峰型”:6-15岁、40-50岁;有遗传倾向。
临床表现为缺血型及出血型。
缺血引起的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头疼、癫痫、肢体乏力、感觉异常);脑梗塞(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失语等)。出血型为烟雾状侧枝循环血管或合并的微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头痛为常见的症状,严重者可有癫痫、意识障碍等。
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脑底大血管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形成
间接征象:脑血管狭窄后的继发性脑出血、脑梗塞、脑萎缩等病变
灌注成像显示受累血管区血流降低
常春藤征:MRI FLAIR序列上脑沟内管状分支高信号(皮层软脑膜侧支血管网),缓慢侧支循环血流所致
MR增强可见软脑膜呈点状或线样明显强化—丰富的侧支血管
诊断标准
既往临床在对烟雾病进行诊断,以DSA为金标准,DSA可对颅内外分布的血管走形及分支进行清晰显示,可对血管是否存在动脉瘤及闭塞、狭窄展开细致观察,另外,对于血管畸形的患者,还可为掌握侧支循环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但此项技术同时也有较大的限制,如其具有创性,检查用时较长,在完成检查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有较多的辐射剂量,无法在门诊完成,故患者有较低的心理接受度,另外,应用DSA检查,也较难对脑实质内发生的病变情况进行准确反映。
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为特殊血管成像技术,无需打造影剂,在效果上可与DSA 相当,且可对血管基本形态、走形进行较好显示,且可对血流速度、流动的方向测量。因MRI在对机体软组织进行显影时有较大的优点,故可对脑组织存在的病变进行清晰显示,与DSA进行比较,此是其突出优势。尤其是血管在发生狭窄、阻塞后,在脑组织改变,即脑出血、脑组织缺血上,MRI可获取更为准确、清晰的图像。经血管所呈现出的留空现象,可对血管有无发生堵塞,堵塞的具体程度进行观察,且可对侧支循环代偿状况进行显示,故运用MRI及MRA技术,可对DSA 存在的不足进行较好的弥补。研究显示以临床综合诊断作金标准,MRI及MRA的诊断符合率为100%。
烟雾病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①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出血部位为基底节、丘脑居多,多呈肾形或类圆形
②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样突起/扩张、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较多可伴脑室积血
③动静脉畸形出血:一般位于皮质边缘,常出现条索状、团块状钙化影,MRA或DSA可显示成团的畸形血管,有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无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无侧支循环建立。
治疗
建议诊断明确后尽早行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但在近期有脑梗死、脑出血或颅内感染的情况可推迟手术,对有基础疾病或合并疾病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
温馨提示
年轻人若有反复头痛病史(无其他基础疾病)或有脑血管病的家族史,要注意脑血管异常情况,建议及时行MRI及MRA检查。
参考文献:
[1]冯秀霞.烟雾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32(05):875-878+882.
[2]王浩宇,荣清青,赵春霞等.烟雾病相关头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3,26(05):656-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