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情诗,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是中国原始歌唱中第一首情诗——《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
短短的四个字,像“我喜欢你”一样直白,但却更为深沉。“候人兮猗”其意旨在“候人”二字,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
男主公是大家熟知的禹,他继承父亲鲧的事业,开始东奔西走的忙于治水,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没想到禹和我们现代的人观念一样,并不信什么“先成家再立业”,而是一门心思搞治水。
就在他而立之年,治水治到了涂山,在那遇见了涂山氏之女女娇,两人一见钟情,大禹更是把心中沉寂了多年的情火点燃,干柴烈火,热血方刚的,两人会心一笑,直奔桑树林,完成了一次生命与生命的结合,这一“战”可谓是“野战”的鼻祖了。
涂山氏当时还处在母系制后期,两人要是在一起只能让禹做上门女婿,“夫从妇居”。禹作为父系制的男人,心里怎么也有点过不去,但寻思一想,要是自己能治水成功的话,那继承舜的很可能就是自己了,但事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自己只是一介臣子而已,多少人对王位虎视眈眈。而涂山氏东夷强大的部落,如果能联姻涂山氏,则整个东夷都会为己所用,朝内的重臣、类似大理卿(狱官之长)的皋陶也会支持自己。
于是,禹“嫁”给了涂山女,做了上门女婿。
两人两情相悦,本该日日夜夜厮守在一起,可禹专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女娇刚结了婚就独守空房,日日凭栏杆,望月望秋望花开花落,落望啥啥都惆怅万千,常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个还有几分野人相貌的女子,竟情到深处脱口而出:“候人兮猗!”
这便是中国的第一首情诗,原来诗意全来自人类自身丰富的情感。
这首诗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涂山女可不像寻常女子那般只是待在闺中发发牢骚,她忍不了了,哪管什么世俗的框框架架,直奔大禹的老家,寻找夫君。此后日日陪在大禹身边,给他做饭服侍他。
大禹与女娇约定,为了抢时间治水,在工地上设张鼓,女娇听见鼓声就来送饭,否则勿来。有一天,大禹不慎碰落一块山石,石落击鼓。女娇听到了,就连忙带着食物来到了工地。却看见自己的丈夫化作一头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钎,一爪执斧,在河中浪头跳跃,专注地开凿轩辕山。
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头面目狰狞的大熊,女娇大惊失色,扔下手中的食物,慌乱又惊恐地奔逃而去。大禹见状,也赶紧追了上去,他想向妻子解释清楚。急切中,他居然忘了要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他边追边喊,可是他越喊,女娇越不敢停留。就这样,一追一逃间,女娇跑到了嵩山之下,终于力竭而止化成了一块大石。
因为自己的疏忽,女娇变成了石头,夏禹心急如焚。大禹的部属闻讯赶来,也都十分唏嘘。细心的伯益发现,女娇的石像中传来空洞的声音,原来女娇已经怀孕了。大禹见母子俱化为石,更是悲痛不已,他对石头喊道:"还我儿子。"石像的肚腹应声开启,一个男婴就此降临人世。由于是启石而生,天赋异秉,他的名字便叫"启",他就是未来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开创者夏启。
治水成功后的禹发动政变,篡夺了舜的帝位,把舜流放到广西苍梧,报了杀父大仇,自己当了皇帝。这就是夏朝的起始。
这首情诗是从浪漫开始,却以悲剧结束,“候人兮猗”短短四字,却抒写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当然,也直白地道尽了涂山氏女娇的无尽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