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
随着中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的逐渐消失,以及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优势的逐渐凸显,中国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集中期。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应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杜绝一哄而上。科学承接转移,应考虑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资源、交通运输、产业基础等五个主要因素。
一、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是企业因雇佣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费用。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人口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迅速,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1990―2000年的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是1.07%,而2000―2010年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是0.57%,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退,未来劳动力从总量上已经减少。另外,随着新生代农民工人口素质和特征的改变,很多潜在农民工选择在离家门口近的工作,未来的劳动力问题进一步加剧。而当前中国的出口加工型经济结构,将使企业用人需求与市场供应的短缺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近期,国内各种媒体有关用工问题的报道层出不穷。一边是许多地区很多企业普遍提升工资,较去年增长10%~30%的消息,一边是各大城市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一些城市,例如北京、深圳和广州,“用工荒”依然严重;山东省1/3企业招收不到工人;湖北省报道,用工缺口达60万。有关部门称今年春节后“用工荒”问题,不仅比过去几年更明显,而且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在这种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肯定受限,转而转向劳动力较为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带来较多承接产业转移机会。但是,解决劳动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用工荒”的症结在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而不是放任企业简单地在空间上转移。
二、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环境降级成本分为环境虚拟治理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环境虚拟治理成本指为保护和治理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尽管中国“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取得了进展,但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增长,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破坏压力日益增大。据全国连续五年的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五年间的环境退化成本从5 118.2亿元提高到8 947.6亿元,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从2 874.4亿元提高到5 043.1亿元,增长了75.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杜绝片面追求GDP政绩或盲目追求市场利益的价值观,杜绝变相使用国家政策,过度开发各类园区,大干快上“三高一资”(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业项目的行为。
三、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指该地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差异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条件。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资源禀赋的充分利用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让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作用,让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中国拥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资源的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符合当地实际的理性选择。但在此过程中如何把握方向,总揽全局,找准着力点,实现经济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能源、人力等要素成本的增加,众多的产业不堪重负,开始向能源富足的西部转移,寻求突破瓶颈制约。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例,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有色金属产业“西迁”是行业内外热切关注的话题,西部已经成为有色投资的“热土”。有色金属产业从东向西转移,这种趋势是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但是,让人忧虑的是西部蓬勃兴起的有色金属产业转移若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采用“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发展模式,势必将引发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使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此外,我们还应重视优势资源的战略储备问题,加强对优势资源的控制,遏制开采的无序与混乱,加强管理,杜绝过度开采和大量出口,避免出现优势资源保有储量下降,世界占有比重降低,资源优势逐步消失的问题,最终达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目的。
四、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问题是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其经济活动表现是物流,物流直接决定着企业和产业的运行效率、时间与成本,运输成本最终会传导在企业身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即关系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否做大做强。主要有下面三个问题:
1.中西部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不发达。从整体上来看,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等级偏低,综合运输的协调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高速路网尚未成熟,省区间公路主通道尚未实现无缝对接。以风电产业为例,国内外已投产或在建的陆地风电场,投入商业化运行的并网型机组单机容量一般都在600KW以上,运输最小转弯半径约15米,满足条件的公路等级至少是四级,而机组容量在1 000KW以上的风电设备,满足运输的公路至少是三级。
2.目前中国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体系建设普遍不足,尤其中西部地区的物流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重要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还不够广泛,各种运输、仓储设施之间的接口还没有标准化,严重阻碍了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的应用,因而在中西部地区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流通效率相对较低。
3.大型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中西部地区城市中小物流企业总量不少,但是大型专业的第三方服务企业并不多,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停留在提供传统意义上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层面,不能提供大、高、特等装备产品的运输服务。仍以风电产业为例,商业化单机容量600KW的机组,叶片长度一般是20米,机舱重20吨,竞争力较强的大容量机组,如2 000KW的机组,叶片长度将至35米,机舱将重约70吨,需要具备专业运输能力的物流企业承担。
这种现状造成了中部地区能够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并不高,企业总体物流成本不低,因此应考虑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限制,特别是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
五、产业基础
产业基础主要是指该地方现有产业状况和承载力,具体包括地区同类型企业数量、相关配套服务的企业是否完备等。一个好的产业基础对产业聚集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产业基础的作用体现在经验、知识、技术的外部溢出效应。因为工厂的工人、技术人员是流动的,很可能就在该产业园区内流动。因此,先进的技术也就随着人员的流转传播出来了。其次,相关配套服务的完善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因为现在市场的分工都很细,一个企业要生产一种产品,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种类都很多,这些都需要其他的厂商来提供,如果周围没有配套服务的企业,便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竞争力。目前中西部地区已基本形成钢铁、汽车、纺织、石化、有色金属、原材料等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产业结构的上下游配套能力不强,尚未形成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不具备具有良好协作配套能力的产业链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价值链。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了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影响。
笔者认为,在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上述五个因素对承接效果的影响外,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还应避免三个误区:一是避免承接已经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或者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产能,杜绝为其提供“死灰复燃”的沃土。二是避免同时上马相同的产业项目,造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三是从全局利益出发,认清各地的国家战略定位,避免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相冲突。
总之,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应该积极的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迎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