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身在哪里,哪怕是在异国他乡,心中永远会有一个故乡情结。
故乡、家乡、老家,这是我们出生的地方,童年生活的地方,无论现在过得多么幸福,永远不能忘记老家。
有一些成语,见证了中国人的老家情结: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父母在不远游……如果忘记故土、忘记乡亲,会被批评为——数典忘祖。

那么,传统的“中国式老家”,到底是什么样子?
2004年,一位名叫休斯特的荷兰摄影师,他不像其他老外一样,专门去北上广深拍照片,而是对“中国式老家”情有独钟。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批精彩照片。

老家的房子空间比较大,一整栋只住一家人,比较安静,不过采光不太理想。

老家空气比较好,但夏天蚊子多,卧室里都会挂上蚊帐。

70后80后还有印象,那个年代家里做饭,还在烧柴火。

2004年,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还不流行,还在看这种超厚的大彩电。

老家的房子不高,只有一两层,家门口总会放一个木梯子。

60后70后的童年,跟照片中的样子很像,这位年轻母亲穿着民族服饰。

不像如今到处高楼大厦,那个时候,到处都是比较老旧的建筑。

二十多年前的老家,谁家里还没个老式木桌?可能还是爷爷辈流传下来的。

一位老奶奶,家里挂着一幅西式油画,整体感觉有点不搭。

一位大爷在自家门口,拍了一张照片。那个时候,年轻人都外面买房了,老人还住在“老破小”里。

一位打水的老奶奶,当时还没有通自来水,她家门口就有一口很深的古井,井水非常甘甜。

一位大爷在客厅里拍了一张照片,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黄山迎客松。
以上就是荷兰摄影师休斯特,在二十年前拍摄的“中国式老家”照片,是否勾起你的故乡记忆呢?
多年过去,老一辈人过世之后,由于房子长年没有人居住,子女又都在城市生活,这批破旧的房子最终倒塌了。但是中国人的老家情怀,是永远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