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近日,78 岁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开启其 2025 年 1 月就职后的首次出国访问,将目标锁定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等中东国家。近几个月来,沙特阿拉伯向特朗普政府提供了外交支持,包括就俄乌冲突和加沙地带持续冲突协助举行停火谈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于沙特阿拉伯会面,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具体计划落实。
特朗普(资料图)
从美国自身利益出发,特朗普选择中东作为首访目的地,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考量。政治层面,近年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呈下滑态势。俄乌冲突与加沙地带的持续动荡,让美国在中东的传统盟友对其领导能力产生质疑。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巴以冲突久拖不决,这些地区热点问题不断消耗美国的战略资源和国际声誉。特朗普希望通过此次访问,重新巩固美国与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传统盟友的关系,重塑美国在中东的领导地位,向国际社会展示美国在中东事务上的 “存在感” 与 “话语权”。
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对美国至关重要。尽管美国近年来在页岩油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能源自给,但中东石油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仍不可忽视。美国与中东国家在能源领域长期保持着紧密合作,特朗普政府期望通过此次访问,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协议,保障美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同时为美国能源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等领域,美国也试图与中东国家达成更多合作,推动美国经济增长,为国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观点甚至猜测,特朗普所谓的加强关系,实则是希望用政治承诺换取中东国家在经济和能源方面的支持,“用钱换利益” 的说法也由此而生。
然而,就在特朗普紧锣密鼓筹备中东之行时,国际局势出现新变数。近期,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外交互动愈发频繁,高层之间的沟通不断加强。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动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东问题上,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一立场得到众多中东国家的认可与支持。例如,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伊核协议的有效性,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与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并实施严厉制裁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特朗普政府在国内也面临着诸多压力。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在国内引发广泛争议,部分民众对其外交政策持怀疑态度。一些人认为,特朗普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国际责任与道义,在国际事务中采取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做法,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如果此次中东之行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无法为美国带来预期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美国国内的政治分歧,影响特朗普政府后续政策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