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杨绛父亲生命垂危,来往亲友纷纷摇头叹息,孩子们嘤嘤哭泣。不料,杨绛母亲却硬起心肠,背着丈夫偷偷将药换掉。
那一年,杨绛年仅8岁。父亲因仕途不顺,从北京乔迁到无锡,一家人在沙巷落了户。
谁也没料到,新搬进的宅子,竟然险些,要了他父亲的命。
他们租住的老宅,其实很漂亮,门前有条河,站在自家院子,就能看到船来船往,宛如人在画中游。
河中有小活虾,随便打捞几下,餐桌上就会多一道“炝虾”。
这道菜,成了杨绛父亲的心头好,几乎顿顿都要吃它。
可是,万万没想到,祸根就由此而生。
没过几个月,杨绛父亲就一病不起,而且病情越来越重。
后来,听人说,凡是租过这套院子的人,无一幸免都患了伤寒症。
大概率推测,就是与门前的河水有关。一是租住环境潮湿,二是水质不干净,水中小虾吃多,容易让人患病。
既然生了病,那就得找大夫。
然而,杨绛父亲因为受过西式教育,在他的心中只认西医,不认中医。
他只准西医给他看病。
但是,当时的西医凤毛麟角,而且医疗设施相当落后。
有个西医为他诊治后,只是采了些血和大便,送到上海去化验,一来二去折腾一周,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后来,病情越发不可收拾,接连几天高烧不退,有时连人都认不清。
即便如此,杨绛父亲也不许家人,去请中医。
眼看人就要不行了,亲朋好友摇头叹息,孩子们嘤嘤哭泣。
当时的杨家,杨绛父亲是顶梁柱,全家老幼都靠他一人,赚钱养家。
难以想象,如果这个顶梁柱倒下,一个女人带着6个年幼的孩子,可怎么活?!
况且,不仅仅是这个小家庭,还有婶婶、堂妹等人,都需要杨绛父亲来养。
此时,杨绛母亲再也顾不了那么多。
她冲出家门,去找中医华实甫,跪请他“死马当活马医”,去给杨绛父亲治病。
趁着病人,浑浑噩噩之时,为他诊了脉,开了药。
就这样,杨绛父亲才迎来一线生机。
然而,他却不配合吃药,始终不肯相信中医。
无奈之下,杨绛母亲背着丈夫,将胶囊一个个打开,将原来的药粉倒掉,然后将中药粉末装了进去。
就这样,在妻子“瞒天过海”之下,杨绛父亲捡回了一条命。
多年后,杨绛还心有余悸:很难想象,如果当年父亲病逝,自己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在这个世界上,很可能少了一个作家杨绛,而在无锡的工厂中,多了一个杨姓女工。
在《杨绛传》中,读到这则故事,得到一个启示:
一家人的荣辱,不能仅系一人之身。不要再梦想做全职妈妈,那真的很脆弱。
夫妻双方,都要有赚钱养家的能力,如此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夫妻双方,彼此分担生活压力,如此才能为孩子,撑起一个坚固稳定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