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一直有所谓“明末三大奇案”或“四大奇案”的说法,指的是万历和泰昌父两代皇帝时期,轰动天下的几件大事。由于事涉宫闱秘事、又与朝廷和宦官之间的激烈党争密切相关,所以其幕后的真相至今仍众说纷纭。其中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前后关联,都是万历后期以来储君之位不稳、朝堂动荡不定带来的后果(更早的妖书案其实也一脉相承)。梃击、红丸的主角或者说受害者都是光宗朱常洛,而最后的移宫案,主角却是一位凭借美貌上位、见识浅陋却野心勃勃的女子。
这位女子姓李,早在朱常洛还是太子时,就成为其身边得宠的姬妾。因为太子妃郭氏早死,朱常洛又并未再立正妃,所以这位李氏与另一位与她同姓李的女子一起,成了太子宫中实际的主事者,她号称“西李”、另一位则是“东李”。其实还有一位给朱常洛生下了长子——也就是后来的熹宗朱由校的女子王氏,理论上地位更高,但因不受宠爱,反而时常被西李欺侮。至于东李虽也受宠,但性情恬淡、不喜争斗,所以让西李大有在太子宫中一手遮天之势。西李做的最跋扈之事,就是将熹宗生母王氏借故毒打致死,且事后还若无其事。
更扯淡的是,朱常洛居然将朱由校交给这个他的杀母仇人抚养。这样荒唐的处置、以及其后西李对朱由校的虐待,一定给未来的皇帝留下了极深的心理创伤。朱由校登基后胆怯懦弱的性格,以及躲在深宫里做木匠活不与朝臣亲近的表现,很大程度上都与这个凶狠的养母有关。而另一位未来皇帝朱由检,也就是亡国之君崇祯,在其母死后也交由西李看顾,他和哥哥朱由校的兄弟情深也是此时培养起来的。朱由检进学后因西李要抚养亲生的子女,不得不又转到东李房中。
万历帝驾崩、朱常洛登基后,西李一心想当皇后,连封她为皇贵妃也拒不从命。这就让礼部官员孙如游找到机会,上书谏阻道“现在连太后和陛下生母的尊号都没定,为了体现孝道不宜先定后宫之主。”本来就算拖一段时间也无关大局,不料朱常洛登基一个月就暴病身亡,这下西李连一个贵妃称号也没捞着,只能以“选侍”身份尴尬的暂居宫中。她这人跋扈惯了居然就这样占着皇帝寝宫乾清宫不走,朝臣都担心她会挟持皇帝、来个强行垂帘听政,于是吏部尚书周嘉谟、御史左光斗、给事中杨涟等、几个同属东林党的朝臣就联合起来,强迫李选侍移居到仁寿殿。
本来西李与朱由校最亲近的客氏和宦官魏忠贤交好,是不容易就范的,但这几个朝臣在宫中有另一个宦官王安协助,终于办成了这件大事。不过天启帝毕竟耳根子软,在客氏撺掇下并未苛待西李,还加封其为康妃。到了崇祯即位,对这位曾经的养母虽不亲近,倒也供奉毋缺。这还不算,这个西李据说还平安躲过了明清易代之际的混乱,在李自成和满清先后进京时毫发无损,一直活动康熙十三年,才以八十几岁的高寿去世,真是一个奇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