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土楼,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福建土楼。其实在皖南山区里也有很多土楼,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黄山市歙县的阳产土楼,阳产土楼也是整个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徽派土楼建筑群之一,与黄山其他徽州民居建筑差别很大。

阳产土楼虽然不需要门票,但由于土楼群建在山上,且上山的道路极为狭窄。所以上山只能徒步或乘坐景区小巴士往返上山,当然车票价格也不贵,往返仅30元/人。小巴士一般只能乘坐6人,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如同坐上过山车,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土楼景区。

进入土楼群,好像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古朴山寨,山里很多人都搬下山了,仅有一些老人和留下来做生意的人在山里居住。下了车,就会有很多老人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带路,其实土楼游览线路十分清晰,就是一个大环线,徒步下来一般也就1个多小时。

走进阳产村,整个村落被群山环抱,一座座土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其中最低处到最高处垂直高差近50米,古朴的青石板路串联着街巷,也串联着一家一户。如果从高空俯瞰,阳产村就像一个三维立体的迷宫。

阳产村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村里以郑姓居民居多,虽然今天阳产土楼早已成为黄山旅游的重要景点,但由于交通等原因,这里依然保存着那份淳朴真实。

阳产土楼阳产土楼的建造都是就地取材,它以青石为基,红壤黏土为墙,木材为梁,竹为筋,经过数百年,形成了今天这样一座土楼群。

土楼建筑多以“口”“日”“目”字形为主,一般为三层,每层的功能各有不同。底层通常用来饲养家畜、堆放农具杂物,二层则是厨房和餐厅,三层则是卧室和居所。土楼的门窗设计和大多数徽州民居相似,为了防御和保温,窗户开的都不大。

“阳产”在徽州古话中有“向阳的山坡地”“晒太阳”的意思,在徽州,每当秋收之后,晒秋成为习俗,也成为徽州旅游的旺季。站在观景台上,按下快门,每一个张都是风光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