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数据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3.3亿,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因素。

血管健康与胆固醇水平息息相关,而饮食是影响胆固醇的重要环节。吃得对,血管畅通;吃得错,血管“堵车”。本文将为大家揭示5种可能危害血管健康的“胆固醇大户”食物,并给出专业建议,帮助大家科学饮食,守护血管健康。
胆固醇与血管“堵车”的关系
想要搞清楚哪些食物是“胆固醇大户”,首先得了解胆固醇是如何影响血管的。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广泛参与人体的生理功能,例如细胞膜的构成、激素的合成等。
胆固醇有“好”坏之分。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好胆固醇”,能帮助清除血管中的脂质;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则是“坏胆固醇”,过多的坏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材料”。
当血管内堆积的脂质越来越多,血流逐渐被阻挡,就容易出现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问题。

根据《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研究(Lancet, 2019),中国成人人群中胆固醇异常的比例逐年升高,尤其是城市居民,主要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
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量,对于预防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5种可能堵塞血管的食物
1。动物内脏:营养丰富却“胆固醇爆表”动物内脏如猪肝、鸡心、鸭肾等,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它们确实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但胆固醇含量同样惊人。
每100克猪肝中的胆固醇含量高达400毫克,远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的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的标准。

健康建议:偶尔食用动物内脏无可厚非,但建议每月不超过2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尤其是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
可以用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代替部分动物性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减少胆固醇摄入。
2。加工肉类:隐形的“盐油炸弹”火腿肠、培根、香肠等加工肉类是现代人早餐或快餐的常见选择。
它们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还往往添加了高盐、防腐剂等成分,加剧了对血管的危害。
一项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 2020)的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加工肉类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健康建议:尽量减少加工肉类的摄入频率,可选择用新鲜的鸡胸肉、鱼肉代替加工品。
对于需要方便食品的人群,可以选择无盐无糖的低脂乳制品、全麦面包等健康替代品。
3。反式脂肪酸食品:血管的“隐形杀手”反式脂肪酸是血管健康的头号敌人,主要存在于人造黄油、奶油蛋糕、炸薯条等食品中。
反式脂肪酸会升高坏胆固醇,还会抑制好胆固醇的功能,加剧血管的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18年就呼吁各国逐步淘汰反式脂肪酸的使用,但在我国市场上,仍有部分食品含有反式脂肪酸。

健康建议: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配料表,避免选择含有“植物奶油”“氢化油脂”等成分的食品。
日常烹饪时,也尽量避免高温油炸,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
4。高糖饮料:甜蜜中的“隐忧”高糖饮料会导致体重增加,还会间接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过量糖分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引发高血脂。
2021年发表在《营养学年鉴》(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上的研究指出,长期摄入含糖饮料与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健康建议:用白开水、淡茶水代替含糖饮料,或者选择天然无糖的椰子水、柠檬水。
对于习惯喝甜饮料的人,可以逐步减少糖的添加量,慢慢适应天然的味道。
5。油炸食品:血管的“脂肪堆积站”油炸食品如炸鸡、薯片、油条等,是许多人无法抗拒的美味。
而高温油炸会使食物吸收大量油脂,同时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更糟糕的是,反复加热的食用油中会产生大量的氧化产物,对血管壁造成直接损害。

健康建议:尽量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尤其是在餐馆或路边摊购买的油炸食品。
自己在家烹饪时,可以用空气炸锅代替传统油炸,减少油脂摄入。
如何科学管理胆固醇?专业建议来了!
除了避免上述5种食物,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科学管理胆固醇水平: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全谷物、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对胆固醇的排泄,减少其在体内的吸收。
燕麦中的β-葡聚糖就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每天保证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对控制血脂非常有帮助。

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橄榄油)代替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能有效改善胆固醇水平。
每周吃2-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鲭鱼,可帮助提高好胆固醇。
3。坚持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增加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阻力。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
4。定期体检对于中老年人或有家族史的人群,每年进行血脂检查,了解胆固醇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如果胆固醇水平较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脂。

血管如同人体的“高速公路”,一旦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糖的危险食物,同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让血管保持畅通无阻。
健康的生活从“管住嘴”开始,而不是等到疾病来临时再后悔莫及。
参考文献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