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殇:浴血抗日十四年(101)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4)

英国驻缅甸的军队共有2个师、7个旅,共约4万多人,序列如下:驻缅英军总司令 亚历山大英缅军第1师(师长斯考特少将),下辖

英国驻缅甸的军队共有2个师、7个旅,共约4万多人,序列如下:

驻缅英军总司令 亚历山大

英缅军第1师(师长斯考特少将),下辖第1、第2、第13步兵旅

英印军第17师(师长史密斯少将)、下辖第16、第46、第63步兵旅

英军装甲第7旅(战车150辆)

国境守卫部队共5个团

驻缅英国空军2个中队,共配备45架老式作战飞机

日军对英国人指挥的这支以缠着包头布、打着赤脚的缅印籍士兵为主体的农民军队,以及那几十架老掉牙的“水牛”式飞机,不屑一顾。

东吁保卫战,中国远征军以一师劲旅,深入缅南,与数倍于己、拥有强大空中支援的日军血战十二天,共歼敌 5000余人,然后主动安全转移,不仅粉碎了日军企图在东吁聚歼中国远征军主力的计划,而且重创第 55 师团,有力地支援了英缅军。

日军也承认:

“当面之敌是重庆军第 200师,其战斗意志始终旺盛,尤其是担任撤退收容任务的部队直至最后仍固守阵地拼命抵抗,虽说是敌人也确实十分英勇。”

4月1日,英缅军司令亚历山大驱车来到中国远征军第5军司令部所在地漂贝,会见杜聿明,赞扬东吁中国军队英勇善战,并对中国军队在东吁掩护英缅第1师安全撤退表示感谢。

亚历山大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由于东吁会战计划未能实现,又放弃了这一战略要地,失去了对东吁至莫契公路的控制权,致使日军可以分兵从东路长驱直入,威胁中国远征军的后方战略基地腊戍。

蒋介石视察缅甸在眉苗与英军司令亚力山大谈话时,曾就西线问题进行过一番讨论。

当时,英军正欲对仁安羌油田以南、处于森林之中的要地普罗姆放弃防守。(4月6日蒋介石与亚力山大谈话记录)可是,蒋介石明确指出:

“亚力山大将军,你必须竭尽一切办法,固守普罗姆。

如能固守,我当派出一个师赶赴唐德文伊,自西南方面对敌军进攻,如此行动,方有遏制敌人前进之可能。

我方必须有一个固守立足之地,而普罗姆乃最适当之立足地。”

蒋介石认为,从作战全局来看,若要反攻,中线、东西两线都要稳固防守,一旦哪一条线出了问题,会导致全局的失败。

亚力山大当即表示,不能固守,原因是普罗姆属森林地带,不适合英方坦克活动,而普罗姆以北的马格威及唐德文伊一带是平坦之区,能充分利用坦克,而当时英方尚有 80辆坦克。

蒋介石的看法根本不同,“战胜敌人,不能只靠坦克。”他认为这是英军为向后逃跑的一种借口,要求英方死守普罗姆至少两天。

就在蒋介石一再请求英军司令亚力山大死守普罗姆之时,英军在日军打击下已成惊弓之鸟。

在缅甸行军途中的日军 图片来自网络

4月6日当天,日军第33师团先遣队刚推进至普罗姆一线,一阵猛烈的炮弹过后,硝烟尚未散尽,英印军第17师阵地即发生动摇。

7日,日军便轻而易举占领了普罗姆。这样,该地以北100公里的仁安羌便直接处于日军攻击的威胁之下。

仁安羌一带是缅甸西部重要的大油田区,每日产油百万加仑,是现代化战争离不开的重要战略地区。油田处于沙漠地区,只有仁安羌公路和伊洛瓦底江可以通达。普罗姆是其重要屏障,屏障一失,西线险象环生。

不过,英军仍然准备退往仁安羌以南马格威地区,布置坦克阵地抵御北进之敌。

这时,日军第33师团以夺取仁安羌油田为目的,拟定了作战计划:

一、以步兵第213联队、山炮第33联队、工兵第33联队、独立速射炮第5中队为一路,在荒木大佐率领下,沿伊第洛瓦底江左岸前进,进攻马格威。

二、以步兵第215联队、轻装甲车队、独立速射炮第11中队、山炮第7中队、独立混成第21旅炮兵为一路,在原田大佐率领下,攻击萨斯瓦、东敦枝方面的英军,掩护第33师团之右翼。

三、以步兵第214联队第1大队、山炮第3大队、一个工兵小队为一路,在作间大佐率领下隐蔽前进,直接袭击仁安羌,以截断英军后路。

四、第33师团直属部队尾随先头部队前进。

荒木大佐先头部队于 12 日沿伊洛瓦底江东岸突破英印军新榜卫、未昌耶等地防线,14日先头部队通过马格威。

图片来自网络

原田大佐的部队突破英印军固守的科固瓦和萨特丹,击毁英坦克 5辆,俘虏英印军 157人,并掩护作间大佐的队伍向仁安羌以北迂回。

4月15日子夜,英军司令亚力山大下令防守仁安羌的英缅军第一军团团长斯利姆立即破坏油田的所有设施,并紧急召见盟军中国代表侯腾,请求中国军队立即给予援助。

侯腾立即通过无线电,将西线发生的情况报告给重庆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长徐永昌:

限一小时到。渝部长徐:密(加表)。

一、寒(14 日)酉,敌先头部队沿伊洛瓦底江东岸通过马格威。

二、亚力山大将军已下令破坏油田。除呈林次长、罗长官外,谨闻。职侯腾叩。删丑。印。

此时,仁安羌油田发出巨大的爆炸声,烈火熊熊燃烧,乌黑的浓烟弥漫了整个油田上空,几十里外都能看见一团团翻滚的蘑菇第云,高大的井架在爆炸中倾斜倒塌,巨大的储油罐遇到明火引起一连串的燃烧与爆炸。滚热的气温加上灼人的气浪,使仁安羌油田形成一片火海。

英军以坦克开道,第一师官兵和一批外国记者乘坐卡车或步行,缓缓向仁安羌以北地区撤退。

4月16日白天,缅甸第1师后方司令部连同所有不用的机动车辆,已越过平墙河,安全抵达位于桂却的新地区。当晚,仁安羌发电站被摧毁,这标志着仁安羌设施的摧毁工作正式完结。

傍晚时分,英缅军第8重型炮兵连的士兵在平墙河洗澡时遭到了袭击,一些炮手被击毙。,当地村民被认为对这次袭击负有责任,随后被格洛斯特郡团营部连逮捕。

袭击的真相已不可考,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当时英国人与缅甸人之间的存在着敌对情绪。

与此同时,第7装甲旅跨过平墙河,皇家坦克团第2营在2300时停在平墙河以北约5英里的主要道路旁过夜。

当夜,经过了一周沙漠秘密行军日军潜入了仁安羌以北的推岗村,并在通往北至桂却的路上设置了路障,仁安羌之战正式开始。

日军作间部队到达仁安羌以东约五公里的地方后,发现在主干道上仍然有来往车辆的灯光,并从当地村民处了解到包括装甲部队在内的部分英军已经退至平墙河以北。

作间大佐立即决定将部队一分为二,切断南北主干道,第3大队(大队长高延,欠第10中队)在平墙河北岸克敏村附近,迎战北面的英军,他自己亲率部队主力向仁安羌东北角的三岔路口突进。

高延大队以第9中队为尖兵中队,越过平墙河攻击北方的英军,这个中队在山田中队长的指挥下,第3机枪分队、大队炮队以及各步兵小队、分队在宽阔的柏油路两侧各自构筑阵地,做好万全的攻击准备,等待英军大部队的到来。

当英军先头车辆进入了射程范围时,日军大队炮、轻机枪、掷弹筒一齐开火。

袭击完全出乎英军的预料,当夜大多数坦克乘员都坐在车外,享受着夜晚凉爽的空气,整个行军纵队都在亮着灯前进。

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一辆小型厢货车在距平墙河约两英里的地方被轻型自动武器击中并起火。一辆坦克上前调查,当它接近燃烧的厢货车时,被炮弹或手榴弹击中,失去了行动能力。

同时,还有机枪向车辆纵队后段开火,缅甸边防纵队 1、3和4大队就驻扎在附近,边防军第4大队奉命扫射道路以东的地面,也就是日军火力的方向。

随着山田队长的突击命令,第9中队各小队一齐冲向前头的车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英军车队在发动所有车辆的引擎并抵抗了数十分钟后,携带兵器弹药等若干物品逃进了丛林中。

几十分钟内,英军大量车辆被截获。而后,日军放火烧毁了受损的坦克,成功建立了一个路障。

第7装甲旅旅指挥部和B中队的一半之前已经通过了此处,缅甸边防纵队派出步兵巡逻队进行侦察,在制定任何计划之前需要等待他们的报告。

因此,在路障以南是一长串无法行动的英军车辆。整个晚上都有日军的灯光、自动步枪和炸弹的爆炸声,边防军第4大队未能攻击到敌方部队。

皇家炮兵第8重型防空连的一个炮组在路障附近被日军包围,炮手大多手无寸铁,炮连只有几支步枪,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抗,因此被俘虏,英军北逃之路已被截断。

在平墙河以南,从凌晨3点左右开始,日军观察到道路上有英军车队,作间部队主力前卫第8中队(代理中队长福田中尉)的尖兵小队马上发起攻击,使得三辆汽车瘫痪,后面的车辆则发生了追尾事故,英军被突然闯入的日军逼得狼狈不堪,匆忙之下立刻撤退。

经审问俘虏,这支车队是英军的补给部队,刚刚向前线补充完弹药和粮食,正准备返回,于是,日军作间部队主力在仁安羌北部的推岗村建立了第二个路障,在此的英军后方部队格洛斯特郡团营部连受到攻击后穿过仁安羌城向南方撤退。

至17日凌晨,日军奇袭完全成功,高延大队和作间部队主力宣称分别俘获约80人和200人,并各自占领预期的地点,在南北两地成功切断英军后撤的主干道。

日军捕获的俘虏均属于英军的后方部队,说明英缅第1师战斗部队的主力还在向北方退却中,尚未通过仁安羌城,因此作间大佐决定在仁安羌东北角建立路障。

在平墙河北的路障,第9中队山田中队长预想到英军会进行反攻,在距离中队现在位置约一、五百米的丘陵上,安排了以第2小队长田边见习士官为首的分哨,采取了万全的警戒体制。除比之外,第11和第12中队也在道路两侧布防,并且在主干道上安放地雷。

黎明时分,随着光线开始增强,日军路障的细节变得清晰起来,主路在通过一段陡峭的路堑后到达山脊的顶部,日军沿着路在山脊处布防,尤其是在路的东面。

大约7时00分,缅甸边防纵队的巡逻队返回,确定了更多日军阵地。随后与第7装甲旅旅部制定了作战计划,从日军路障的两侧展开进攻,并由皇家骑炮兵414炮兵连“E"排的25磅炮支援。

西约克郡团第1营的一个连和皇家坦克团第2营B中队半个中队从路障北面向南进攻,路障的另外一边由皇家装甲团第2营的C中队和B中队另一半坦克及缅甸边防军第1、3、4大队负责进攻。

8时,第414骑炮连的25磅炮开始从北面向山脊日军阵地射击,而已经离开公路的C中队则为从南面进攻的边防纵队部队提供火力支持。

皇家炮兵第 8重型防空炮连的一门一直在保护平墙河交叉口的3.7英寸高射炮,也在南边向日军开火,西约克郡连队在半个B中队的炮火支援下,沿着公路向南推进,他们用手榴弹扫清了道路,攻入了日军阵地并用刺刀和枪托、甚至靴子和拳头开始近战,占领了路旁的山脊,并沿着山脊追击日军,英军坦克没有参与这次推进。

这时,英缅军边防纵队第1大队从南部出发,进攻道路两旁的日军。在道路西侧,第3大队一个排和坦克攻击日军的哨位,坦克从西边穿过公路进行攻击,密集的树木被英军中型坦克发射的炮弹击中后发出一声巨响倒下。

当接近到日军阵地前方约六百米的时,英军采用机关枪齐射扫射,并利用遮蔽物交替掩护前进,支援火炮的近矢弹也落下爆炸,造成了大量的烟尘,影响了日军阵地的前方的视野,日军各分队展开近战,不断有小队被英军的包围,而且在狙击火力下,许多人战死和负伤。

有一辆英军坦克踩上了第12中队在公路上布置的地雷停了下来,日军在路东山脊上的机枪趁机集中火力射击,但随着战斗的深入,由于缺少反坦克武器,日军难以为继,高延大队下令部队撤退。

随后,英缅军边防纵队的部队沿着公路向东约800码的一条线追击。尽管还受到迫击炮和轻武器的攻击,北方的路障已被清除。

10时30分时,道路上的车队已经开始向北移动,但大约有100辆车被司机遗弃,无法使用。随后,许多这些车辆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中被摧毁。

这时,亚历山大唯恐局势有可能发生重大灾难,立即向中国远征军求援,并与史迪威中将达成协议,要求新抵达的中国新38师立即赶往仁安羌地区,由威廉·斯利姆中将的缅甸军指挥。

驻滇缅参谋团团长林蔚当日向蒋介石报告了西线英军的危急情况:

限二小时到,委员长蒋:夷密。(表)。篌已电谅阅。综合杜(军长)葆辰、葆午各电:

……英缅师主力现向述阳转进,一部沿宾河(拼墙河)两岸向乔克(CHAVK)方向转进中。

昨夜戌时,有敌数百向仁安羌进攻,及深夜,有主力不明之敌由东绕至仁安羌之北方约七英里,包围英军运输车及战车一营、步兵一营,激战至晓,方突围出,又朱联络参谋篌申电:

缅1军军长已令孙(立人)师之113团沿公路开赴仁安羌,职林蔚。篌亥,印。

在眉苗,凌晨3时多,弗兰克·多恩少校进入史迪威房间,将他叫醒说:

“英缅军第一军团司令斯利姆向我们请求火速救援,他的部队在仁安羌陷入日军的包围。”

随后,罗卓英与史迪威紧急磋商后决定:

1.立即取消彬文那会战计划。

2.第200师乘火车赶往梅克提拉,再乘卡车赶往桥克巴当。

3.第新38师一个团赶往敏建。

4.第22师与第96师返回瓢背待命。

凌晨5时许,在重庆的蒋介石致电林蔚,命令派兵支援英军的电报发出:

“即到。腊戍林团长:密。着新38师速以两个团增援英军方面,并具报为要。中正。”

是日下午,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部署如下:

着令驻守曼德勒的第66军新编第38师之112团和113团开往纳特曼克与乔克巴当两地布防,负责支援英军和掩护正面第五军之侧背。曼德勒之防守任务由第114团的两个营负责,第1营仍留腊戍担任飞机场的警戒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