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岁以上人群首超20%,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有哪些商机?

高压氧仓 2024-10-25 15:11:13

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比例突破20%,这一变化带来深远的社会影响,也开启了大量的市场机会。2023年8月30日,民政部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此前也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及,按照国际共识,一个国家如果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10-20%之间,属于轻度老龄化阶段;20-30%之间为中度老龄化阶段;超过30%是重度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不仅催生了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和老年友好型产业的需求,还推动了科技赋能的“智慧养老”和健康管理新模式的发展。中国国务院于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为老龄事业提供了系统性的政策支持和指导,为市场提供了多个创业和投资的方向。202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曾预测,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2亿左右,占比将超过30%;未来还会加速发展,到2050年前后,可能会有5亿老年人,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预计将达到峰值,未来银发经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下面将从宏观环境、养老服务市场细分、科技应用及运营模式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中度老龄化带来的主要商机。

### 一、政策推动与市场背景

2023年,民政部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的21.1%。根据国际老龄化标准,中国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并且在未来十年内可能逐步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其中中国国务院于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养老服务体系的广覆盖、服务能力的提升,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以期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

在这一政策支持下,老龄市场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可能达到5亿。为此,鼓励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推动服务升级和市场结构优化。

### 二、养老服务市场的细分机会

1. **机构养老与居家社区养老**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机构养老需求日益上升。机构养老服务作为重要的一环,不仅包括传统的养老院、护理中心,还延伸到康复护理、失智症管理等专门化服务。对许多家庭而言,机构养老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专业护理和安全保障。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国养老服务床位将达到900万张,这将促进养老机构的扩展和升级。市场需求的扩展也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养老地产和社区养老项目,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提供生活护理、医疗保健、精神陪伴的综合性机构将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全国养老床位数不升反降。与2022年相比,2023年全国养老床位总数下降6.4万张,养老机构和社区分别减少1.1万张和5.3万张。民政部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4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3.0万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个,比上年增长0.5%,床位517.2万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3万个,床位305.8万张。

全国养老床位数不升反降。据2022年民政部公报,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7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9.4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518.3万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床位311.1万张。与之相比,2023年全国养老床位总数下降6.4万张,养老机构和社区分别减少1.1万张和5.3万张。与“十四五”预期床位目标差距拉大。

有财经媒体此前曾报道,受限于居民支付水平,不少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居高不下,自身难以找到可持续盈利模式,在疫情期间更难以为继,有地区社区养老机构过半关停。

2. **康养与康复服务**

随着“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广,康养、康复等功能性养老服务在市场中快速增长。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普及率在老年群体中较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3000万,以慢阻肺、哮喘等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约有1亿人。因此,康复护理、康养疗法、物理治疗设备等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例如,高压氧舱、负氧离子制氧机、高电位设备等康复仪器已经进入很多养老机构和社区健康管理中心,为老年人提供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支持。此外,社区康复中心成为众多养老企业布局的重点,以满足老年人日常健康维护和康复需求。

3. **精神健康和文化娱乐**

老年人精神关怀和文化娱乐需求正在不断扩大,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兴趣课程、社交活动的场所和服务已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刚需,“幼儿园式”的老年大学应运而生。通过社交活动、兴趣培养和社群支持的方式,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减轻孤独和抑郁情绪,这也是养老服务的重要一环。

4. **旅居养老**

在年轻退休群体中,旅居养老逐渐兴起,成为一种健康且时尚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气候宜人的城市和乡村,旅居养老正在兴起。这种养老模式灵活且自由,为适合老人居住的地方带来了新商机,如海南、云南和四川等地都在推广旅居式康养项目,提供定制的健康管理、娱乐休闲、交通接驳等服务。

### 三、科技赋能的“智慧养老”商机

在老龄化社会中,科技正在为养老服务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智慧养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和效率。以下为主要的智慧养老技术应用方向:

1. **健康监测与智能设备**

智能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测设备是智慧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推出了智能手环、智能体温计、血压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设备可同步至手机或电脑端,方便家属和医护人员随时了解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例如,华数的“智慧养老卡片式移动终端”不仅支持紧急呼叫,还能实时监测老年人健康数据,为社区和居家养老提供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2.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

智能家居养老系统主要通过智能门锁、紧急呼叫、烟雾报警等系统设备,实现对老人居家环境的全面监控,为独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安全保障。例如,湖州华数开发的家庭智能养老系统,通过电视机顶盒和手机小程序整合了健康教育、娱乐活动、智能家居等功能,使老年人在家中享受便捷服务。

3. **智能化社区养老服务**

智慧社区养老通过信息系统和平台将老年人的健康数据、生活需求和社会服务资源连接起来,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内的高效服务。妙健康等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智慧社区,通过健康数据采集和健康干预管理,优化社区养老服务。

4. **远程医疗和线上健康管理**

远程医疗和线上健康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咨询、慢病管理和心理健康支持。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或专用设备与医生进行远程视频咨询,减少了线下就诊的麻烦。这一模式在疫情期间大幅普及,未来在智慧养老中也将占据重要位置。

### 四、运营模式创新

1. **“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养老模式之一,通过将医疗服务引入养老机构,提供常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护理服务,特别适合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泰康保险、平安保险等企业正在布局医养结合产业链,将保险、健康、养老三大业务打通,推出“医康养一体”的养老社区。

2. **“社保+商保”养老保障体系**

随着中国逐步建立“社保+商保”双轨制的养老保障体系,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开发适老化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缓解个人家庭的养老负担。通过与政府合作、提供个性化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能深度参与到智慧养老领域,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3. **社区养老服务**

依托社区资源,结合线上线下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支持、健康护理和紧急救助等服务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社区养老服务运营商通过整合地方政府、民间组织和志愿者资源,增强社区的养老服务覆盖率,构建适合老年人需求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4. **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规划》指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建设,通过政策优惠、补贴资金等方式,吸引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社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也可以在社区服务、医疗保健、精神健康等领域提供服务,形成多元化养老市场。

### 结语

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中国的养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提供了庞大的市场机会。无论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还是智慧养老、健康管理,都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政府和企业需要携手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提升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养老环境。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