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演武王家历代官员、吏员等;
清朝官员
清朝官员图
演武王家家族,明朝时期因为没有文字记载而不详。到了清代,相继走出了资政大夫(正二品)、武翼大夫 (武职正三品)、武議郎(武职正三品) 、中仪大夫(从三品)、昭武大夫(正四品)、中宪大夫(正四品)、朝议大夫(从四品), 奉政大夫(正五品)、奉直大夫(从五品)、 武德骑尉(武职正五品)、武畧郎(武职从五品)、修职郎(正八品)、 知府、知州、插箭岭守备、打箭炉同知、典史,候补布政司经厯、候选布政司经厯、国子监典簿、教谕、游击、千总、守备,都司、按察司司狱、太学生、进士、武进士、武举、从九、吏员、乡饮大賓(备注1)、等等官员、吏员大约有百十多人。
而女氏被封赠为夫人、淑人、恭人、宜人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王家家族煊赫乡里400年之久。
还有为演武王家女辈敕封修建的表节牌坊,有官府有司颁发提旌王家先人的匾,额提字,还有皇帝诰封敕封修建的十数座全国罕见的碑楼,更还有两道乾隆皇帝诰赠王家的圣旨,那时候的演武王家真可谓是“皇恩浩荡"了。
下面是演武王家历代官员、吏员等等;
王家第十二世;王尚秋 字 万登,建阳守备王邦迪之祖,乾隆二十九年诰赠武翼大夫( 正三品)(有乾隆皇帝诰赠的圣旨) 。
王家第十三世;王一檠 字 慎懐,建阳守备王邦迪之父,乾隆二十九年诰赠武翼大夫( 正三品)(有乾隆皇帝诰赠的圣旨)。
王家第十三世;王一機 字 迟宇,太学生,敕赠武畧郎(正三品), 诰赠中宪大夫(四品),晋赠资政大夫(正二品),大定知府加四级王汝琛之曾祖,嘉庆十七赠资政大夫(正二品),如其曾孙官。琛之曾祖母王、苏、张, 赠夫人。
王家第十四世;王邦辅 ,太学生,父一機, 貤赠武議郎(武职正三品), 诰赠中宪大夫(四品), 晋赠资政大夫(二品)。 大定知府加四级王汝琛之祖,嘉庆十七年赠资政大夫,如期孙官。汝琛祖母张,赠夫人。
王家十四世;王邦选,字秀升, 武庠生,父一檠,新都司王恒兆之父,乾隆四十二年赠昭武大夫(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四品之封赠), 候铨营千尉,直隶新雄营都司,岁歉输粟八百石助赈事,载邑志。
据清朝光绪十年《汾阳县志》记载王邦选: 时省钱粮多不为额,一岁至缺四百余万。赋亏饷绌。康熙中邦选尚少为其乡,计出己资金引汾文二水灌溉(备注2)。其他乡无收成,独演武乡有收成。
邦选伟仪表第于孝友,自幼即治家事,日有子而父任其劳何贵有子。雍正九年新设勇健营选壮士,邦选为当事所物色欲举荐,以父母老不忍离左右推辞不赴。
邦选劝民耕种民以业安。遇旱灾王邦选功民筑渠修堰引汾、文二水资源灌溉乡村的田地,正是五谷丰登,乡人除交屯吏粮外,都能安居乐业。
邦选知乡人知识浅陋。出资金建义学来为乡人造贤能人。
乾隆己卯(1759),庚辰(1760)二年那时难忘的旱灾饥荒年,王邦选捐献米麦八百余石,替乡人赋役助赈,太守嘉其好义匾额表之。次子恒兆壬申科武举官直录插箭领守备。
而清代哲学家、思想家戴震(备注3)还曾经为演武王邦选写了《例赠宣武大夫王公墓表》。
文中盛赞王邦选良好的德行操守:“汾阳有隐德君子曰:秀升王公,其居乡也,有急罔弗賙,有所兴苟利于一乡,虽竭己之财,举之罔弗力。又置塾,教其子弟之贫不获亲师者,俾成其才。乾隆已卯庚辰,捐米麦八百五十石助赈,太守嘉其好义,辞不居。先是康熙中,公尚少,为谋于乡,遂出己赀凿渠,引汾、文水灌溉,值旸歉,而公之乡独有秋。
公讳邦选,秀升字也。曾大父天智,大父尚秋,父一檠。公得父母爱,伟仪表,笃于孝友。自幼即习治家事,曰:“有子而父任其劳,何贵有子?”雍正九年,新设勇健营选壮士,公为当事所物色,欲荐举,以父母老,不忍离左右,卒辞不赴。
公生于康熙甲申九月十九日,至乾隆辛巳十一月十八日,卒年五十有八。娶霍氏,子五人:恒义,庠生。恒兆,壬申科武举,授直隶插箭岭守备(备注4)。恒礼,太学生,攀凤武生。恒信,太学生。女子二。乙酉六月,既葬公于村东之原。公之生平行事应书法,故次其卓著,列诸石以传焉。
王家十四世 ;王邦达,父一檠,雍正乙卯十三年(1735年)武举,帅用千总, 貤封昭武大夫(正四品) 。兵部差官王万年之父,乾隆三十六年赠武德骑尉(武职正五品)。
十四世; 王邦助,太学生,父一枢, 军功议叙主薄。
十四世 ;王邦逵,父一檠,候铨卫千总, 诰赠武德骑尉(武职正五品)。
十四世;王邦迪,父一檠,雍正二年甲辰武举,乾隆庚午,辛未(1751年)联捷武进士(两科或三科接连中进士), 江南建阳卫守备, 引见特升遊击, 诰授武翼大夫( 正三品), 乡饮大賓。因为王帮迪功大资深有功劳,乾隆皇帝曾有两道圣旨嘉奖王帮迪之祖父母、父母亲。
王帮迪功大资深有功劳,乾隆皇帝曾有两道圣旨嘉奖王帮迪之祖父母、父母亲
王家第十五世;王恒义,父邦选,庠生。
王恒礼,父邦选,太学生。
王攀凤,父邦选,武生。
王恒兆,父邦选,乾隆二十一年丙子武举,兵部差官,直隶易州插箭岭(备注)守备(正五品官,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 新雄营都司 (都司武官始于明朝,位阶约为今中级军官。清朝沿袭,正式定为正四品绿营武官),诰授昭武大夫(正四品)。
王恒信,父邦选,太学生,帅用卫千总 ,授武畧佐骑尉 (从六品武官) 。打箭炉同知、知府衔加五级王臣福之曾祖,同治五年赠资政大夫(正二品)。
王恒茂,父邦辅,武庠生 ,军功议叙都司, 貤赠资政大夫(正二品)。大定知府加四级王汝琛之世父,嘉庆十七年赠资政大夫(正二品),如其侄官。琛之世母田、王、赠夫人。
王恒荣,父邦辅,武庠生, 貤赠中宪大夫(正四品), 晋赠资政大夫(正二品)。大定知府加四级王汝琛之世父,嘉庆十七年赠资政大夫(正二品),如其侄官。琛之世母雷,赠夫人。
王恒萃,父邦辅,诰授中宪大夫(正四品), 工部庐州卫司员外郎,升奉天司郎中兼广东司事加二级 ,晋赠资政大夫(正二品)。大定知府加四级王汝琛之父,嘉庆十七年赠资政大夫( 正二品),如其子官。汝琛之母王、李,赠夫人。
王恒煇,父邦迪,江南庐州卫千总, 四川赤水营守备 ,江西抚州营都司,两湖督标左营遊击 ,诰授武翼大夫( 正三品)。
王恒炜,父帮迪,捐职众九。
王恒焯,父邦迪,山东诸城县典史,候补布政司经厯。
王万年,父邦达,清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年)武举,兵部差官, 引见以守备用 ,诰授武德骑尉(武职正五品)。
王万里 ,父邦逵,太学生。
王遐年,父邦逵,武庠生, 候铨卫千总 。
王鹤年, 父邦達,武庠生 ,候铨卫千总 。
王鸿年,父邦達,附贡生,军功议叙布政司经厯。
十六世;王汝璠 ,候选卫千总, 貤赠奉政大夫(正五品)。楚雄知府王汝珽之兄,嘉庆二十四年赠朝议大夫(从四品),如汝珽官。配贾,魏,赠恭人。
王汝玢 ,字文磷 ,邑之演武镇人,廪贡生。嘉庆二十年官泽州府凤台县儒学教谕, 诰封奉直大夫 。励廉隅处脂不润,训士先品行后文艺,尤严义利之辨。尊经阁,奎星楼就圮,捐俸倡绅士重葺,棂星门外筑垣,以肃观瞻。大比年,寒士乏资斧,难进取,乃因庙工余资酌量劝捐,存生息公款为津,送诸生乡试费。祥议规条,勒石戟门,用垂永久,一时土风丕振。俸满,诸生擢第者八人。郡守念其贤,将列荐牍,力辞而止。寻以母忧归,卒年六十一。
王汝璋, 邑庠生, 候选布政司经厯, 貤封奉政大夫(正五品)。平潭同知,王德溥之兄,道光元年封奉直大夫(从五品),如汝珽官。配张,封宜人。
王汝珽, 字圣搢,汾阳邑之演武镇人。附贡生, 诰授朝议大夫(从四品), 兵部武库司员外郎,升刑部福建广东司郎中,云南楚雄府知府,浙江台州府知府。清嘉庆至同治年间人历官,知府。官兵部员外郎,改刑部,升郎中,出为楚雄知府。
汝珽明干有吏才,守楚雄时,为柏菊溪节相龄所赏异,甫下车,值岁饥,穷氓挖黄泥以食,捐廉散赈,全活甚众。
道光二年(1821)辛已,滇中夷匪滋事,窜入府境,汝珽相机堵御,奉檄设粮台于郡城,办军火器械。协同迤西监司樽核军饷,剿抚兼施,屡有斩获。夷不敢来寻事,不数月贼平。士民安居乐业。
考满,大府以卓异荐。丁母忧,回归故里。服除,改授台州府(州、路、府名)今浙江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等市县知府,后以病归,卒年八十。
王汝珙 ,守御所千总,性淳厚,居乡有行谊。嘉庆九年,汾阳旱灾,设厂煮粥,以饲饿者。 貤封中仪大夫(从三品)。大定知府加四级王汝琛之兄。
王汝琛,字献其, 廪贡生,诰封朝议大夫(从四品),贵州清平贵筑县知县,升平越直隶州知州,大定府云南井提举司,提举厯署武定楚雄知州,镇远府知府 ,大定知府。亢直忤上官,被劾。寻起白盐井提举。夷匪之乱,率勇堵截,擒获甚众。得病归故里卒。
王汝连, 貤封奉政大夫奉政大夫(正五品), 诰赠中宪大夫(正四品)。绍兴同知王葆林之父,道光七年赠中宪大夫(正四品),如其子官。葆林之母郭,赠恭人。
王汝琦 ,广东徐闻县东厂司巡检。大定知府王汝琛之兄,嘉庆十八年封中议大夫中仪大夫(从三品),如汝琛官。配雷,刘赠淑人。
王汝珖 户部郎中王汝琨之兄。候补部寺司务 ,貤封朝议大夫(从四品) 。道光二年封朝议大夫,如汝琨官。原配张,赠恭人。
王汝琨 ,诰授朝议大夫(从四品) ,中书科中书户部,江南河南湖广司郎中,广东司帮办正主稿兼理则例馆纂修,督催所事军功随带加二级候补光禄寺署正。
王汝珣 ,诰赠资政大夫(正二品), 刑部奉天司郎中 。
王汝琰,郡庠附学生员。
王禹锡,邑庠癝膳生员。
王式份, 国子监太学生。打箭炉同知、知府衔加五级王臣福之父,同治五年赠资政大夫(正二品)。
王家第十七世;王新棣 ,廪生, 貤桂赠修职郎(正八品)。
王臣敬, 打箭炉同知、知府衔加五级王臣福之兄,同治五年赠朝议大夫(从四品)。
王臣福, 字介堂,演武镇人。道光十七年举人,大挑一等。四川南川县知县。大计卓异,打箭炉同知(备注5)。同治六年,以老疾乞休,就医成都,卒。
据清光绪十年《汾阳县志》记王臣福:臣福沈毅,任智略。初之省,大吏檄入 局。蜀地沃,民蕃衍,甲天下,狱讼繁,往往以毗睚酿巨案,讼师吏胥视乡愚殷富者,辄中以法,案情恒不实,号难治。臣福色视眉听,时有平反,大吏深器之。南川距省在千里外,界贵州正安、桐梓地。贵州自杨隆喜之乱, 当事抚驭乖方,贼踪遍全境,苗猺獞种一时并起。土贼以黄白巾缠头,名黄号、白号,纵横正安、桐梓间,常窥伺川疆。臣福之官,严保甲,训团练,得丁壮十余万。
当是时,惟江北厅崇庆州、简州、内江团练为通省最,南川繇是亦知名,川督王庆云逐以南川团练章程,檄行各州县,奉为成法。
岁辛酉,发逆寇蜀,围南川。臣福率绅团固守,围既解,益修战守具。明年,发逆益兵至,以守御严,终不得逞。县故弹丸地,制兵才十数人,两次被围,惟仗平日信义激厉士民,以故人咸效命,未尝请一兵一矢,孤城卒无恙者,臣福之力也。打箭炉(备注)本夷地,汉民皆贸迁,无土著,夷俗剽悍。臣福之官,乃于河东西置义塾,始知乡学,至今尸祝之。累权华阳、雅安、綦江、巴县、崇庆州、护雅州府,兼护建昌兵备道,所在率有循声。
王光照,道光二十九年举人,父維綱,祖秉忠。
王新荣,父王清功,祖父王恒璸,曾祖王邦助, 乾隆中贡生,道光二十九年举人。
王新桂 ,太学生,按察司司狱。
王新瑞, 七品军功 。
王新棣,临汾教谕 ,王新楷之兄,道光三十年赠修职郎(正八品),如新楷官。配赵,封淑人。
王新楷,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举人,临汾教谕。
王葆林,绍兴同知。
王棻林, 侯选卫千总, 貤封中宪大夫中宪大夫(正四品)。 绍兴同知王保林之兄,道光七年赠中宪大夫中宪大夫(正四品),如葆林官。配张、刘,赠恭人。
王兆基,咸丰十一年辛举人,父彛勳,祖棻林。
据清咸丰十六年四月演武镇赈济碑誌:
王新业, 试用儒学, 职署潞安府训导 。
王宣绶,候选府经历 附贡生 。
王榕,广西永宁州知州 。
王心敬,邑庠附生 。
從九, 王维綱。
监生 ,王心政。
從九 ,王维业。
吏员 ,王应啓。
xx司经历 ,王书勳。
從九, 王中林。
從九 ,王森泰。
xxx经历 ,王万勳。
邑增生 ,王其綸。
守御所千总 ,王绍勳。
国子监典簿 ,王昌勳。
军功議敍, 從九衔 ,王済勋。
生员, 王其纪。
六品军功, 王永棠。
生员, 王其职。
(备注1)乡饮大宾:即“乡饮宾”,乡饮酒礼的宾介(宾,贤宾;介,贤宾之次;多偏指贤宾、德高望重者)。乡饮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一般乡饮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乡饮宾”制度是旧时一项尊贤养老、宴饮欢聚的隆重制度。“乡饮宾”又有“大宾”(亦称“正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其中“大宾”(正宾)档次最高,由皇帝钦命授予。
周制,乡饮酒礼举乡里处士之贤者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其后历代相沿,名称不尽相同。明清时又有"宾"(亦称"大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
乡饮酒礼始于周代,最初不过是乡人的一种聚会方式,儒家在其中注入了尊贤养老的思想,使一乡之人在宴饮欢聚之时受到教化。
秦汉以后,乡饮酒礼长期为历代士大夫所遵用,直到道光23年,清政府决定将各地乡饮酒礼的费用拨充军饷,才被下令废止,前后沿袭约三千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到了封建时期晚期的明清时代,该习俗更为隆重,民众把治家有方、内睦宗族、外和乡里、义举社会、有崇高社会威望之人推荐为“乡饮大宾”,县府每年从财政支出十两官银用于举办“乡饮大宾”活动,以弘扬其风节,彰显社会和谐温惠,其声势犹如清代康乾盛世在皇宫举办千叟宴一般隆重。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县府黎明时节便杀猪宰羊,在明礼堂内置办丰盛的酒宴。届时,乡饮大宾按牒送时辰赴会,县令率僚属人员提前到明礼堂门外相迎,对前来的大宾们行三揖三让礼,在明礼堂内升堂后再行拜礼后方入座。
大宾们坐西北席,僎宾(从德高望重的乡宦人员中选出的大宾)坐东北席,有特殊贡献的介宾坐西南席,主人为东南席。三宾各就位之后,宾主相揖,执事授觯于司仪,司仪举酒致辞:“……举行乡钦,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无或废坠,以忝所生……”。
司仪首饮后,执事者把酒杯一一揖送宾主,执事者在中堂设律令案,宾主面北拱读律令。然后,由县令等向被邀请来的大宾们轮番敬酒……直至酒足饭饱方散席。
这种习俗,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敦亲睦族、止恶扬善的作用,人们都把能选上乡饮大宾作为一种巨大荣耀。
(备注2)王邦选引汾文二水灌溉;
其一;光绪十年《汾阳县志》记载王邦选: 康熙中邦选尚少为其乡,计出己资金引汾文二水灌溉。其他乡无收成,独演武乡有收成。
其二;清代哲学家、思想家戴震曾经为演武王邦选(1684年9月19日一1761年11月18日)写了《例赠宣武大夫王公墓表》。
文中盛赞王邦选良好的德行操守:“汾阳有隐德君子曰:秀升王公,其居乡也,有急罔弗賙,有所兴苟利于一乡,虽竭己之财,举之罔弗力。先是康熙中,公尚少,为谋于乡,遂出己赀凿渠,引汾、文水灌溉,值旸歉,而公之乡独有秋。
上面《汾阳县志》和清代哲学家、思想家戴震为王邦选写的墓志铭《例赠宣武大夫王公墓表》中都提到王邦选出己资金引汾文二水灌溉,其他乡无收成,独演武乡有收成。
记得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我们村与白石村之间有一条水渠,当时老人们习惯叫做“国水渠”,横贯演武北边大部分土地。
而在王家家谱中王家十三世祖王尚秋在对王家家谱进行新的修撰中,对于清朝初期的称呼;叫做“国初”。
因此,“国水渠”名称的来由是否也是因此而来。
“国水渠”是否就是王家十四世王邦选当时出己资金引汾文二水灌溉的水利设施。
“国水渠”从东边汾阳平遥之间的磁窑河上,通过公路桥上的九支渠节制闸,将磁窑河水引出来。
磁窑河古名为;塔沙水。发源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磁窑沟内贺家岭一带,故名磁窑河。 磁窑河全长121公里,流域面积569平方公里。季节性非常明显,流水量百分之90集中在每年7——9月份汛期。磁窑河的河道是原来汾河的故道,原来汾河也是因洪水经常改变河道,直到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汾河再次东徒平遥以后,磁窑河占据了原来汾河故道南行孝义汇入汾河,这样才形成了磁窑河在我们当地的现在模样。
因此可以认定王家十四世王邦选当时出己资金引汾文二水灌溉的水利设施就是横贯演武北边土地的“国水渠”。
“国水渠” 六七十年代公社化时候叫做一斗渠,通过九支渠节制闸,将磁窑河水引出来,向南大约一百多米处有一个小节制闸。我们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玩耍,管理节制闸的一个老人叫张雄,因此,那个节制闸人们习惯叫做张雄闸。
水出张雄闸往西就是“国水渠”,所经招贤村、演武北部,白石村南边的土地。一直到了演武村西东堡庄的村东南。
上面《汾阳县志》讲述当年其他乡无收成,独演武乡有收成。清代哲学家、思想家戴震
也曾写道;值旸歉,而公之乡独有秋。
而这种现象,直到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也是有的。我们当地,旱年比较多,如果遇上大旱,演武南边的好些村庄的庄稼就会严重减产。而我们演武因为当时领导班子注重水利设施,渠道成网,年年都能够浇上水,所以基本上每年都是好收成。
这一现象我们演武当地上年岁的人都会有深刻的体会。但只知道是当地当时的水利设施齐全而带来的好收成。
却不知道演武王家十四世王邦选当时出己资金引汾文二水灌溉(引文峪河水没有考证)的水利设施二百当多年后仍然在发挥作用。
这一个水利工程虽然不能与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相比,但在我们演武当地也曾造福了当地民众。
(备注3)戴震 :(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字东原,又字慎修,号杲溪,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清代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经学家。
戴震早年跟随同郡学者江永学习,后居家撰写多部著作。乾隆十九年(1754年),避难入京。入秦蕙田幕编撰《五礼通考》,名扬京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举人,后屡次参加会试落第。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被聘修《汾州府志》。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修《汾阳县志》。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学术成就显著,特命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逝世于北京,享年五十五岁。
(备注4)插箭岭守备;或称涞源插箭岭,原名搭箭岭长城,位于河北保定涞源,相传因宋朝大将杨六郎在此弯弓搭箭,又有传说杨六郎曾在此插箭出水,得名插箭岭。
清代王恒兆,壬申科武举,授直隶插箭岭守备。
(备注5)打箭炉同知;打箭炉是个古地名,即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康定市。康定,藏语名叫“打折渚”,打箭炉系“打折渚”的汉译雅化,该名录最早出现与《明史·西域传》中。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将打箭炉厅改为康定府,康定之名才始见于史。1913年,国民政府为县,康定才始有县志。
同知:明清时期官名,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同知办事衙署称“厅”。另有知州的副职称为州同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