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航是全班公认的“小霸王”,调皮捣乱,样样在行。前段时间遇到航航妈妈,她无奈地表示:“这个假期,航航已经发展到,无视批评责骂的厚脸皮地步,对父母一切要求无所谓,总是摆出一副随便你们的模样,我用尽了各种软硬兼施的方法,但依旧没有用。”
“孩子对打骂、讲道理都不予理会?有一种你焦头烂额,他却无关紧要的状态?”
“是的,没错!现在的小孩真的不会教了,作为妈妈我感觉自己的太失败了。随便他吧,我还是管好自己的人生吧!”
“航航妈妈,通过你的描述,我觉得航航这种情况像极了‘橡皮人效应’,对孩子来说不是一种好现象。”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你越是心急的教育孩子,他们对于学习、日常生活的兴趣就会越寡然,严重的还会拒绝与父母交流,行为举止就像是一个“橡皮人”。
父母不了解孩子状态则会对孩子失去信心,或者愈加严厉。事实上,孩子无所谓的表现,是父母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产生“橡皮人效应”。
何谓“橡皮人效应”?在心理学中,“橡皮人效应”是指逐渐麻木、逐渐“橡皮人化”的一系列动态变化。
当孩子心理上出现这种现象,会表现出对周围的一切失去感觉,无论表扬还是批评,对孩子来说都无动于衷,失去了荣誉感、耻辱感。
我国著名小说家王朔曾写过一部作品《橡皮人》,里面王朔用:“这种人无梦、无痛、也无趣,对外界刺激“刀枪不入”,对批评、表扬毫无感觉,荣誉感、耻辱感几乎丧失殆尽。”来形容橡皮人的状态。
他的词语精准的表达了“橡皮人”这种特殊社会人格。而这种状态出现在孩子身上,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爸妈需要重视。
“橡皮人效应”是怎样造成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橡皮人效应”?这是很多爸妈的疑惑,其实大部分的源头在于父母。
1、父母对孩子高要求
“对孩子要求越高,未来他的成就会越好”。大部分的家长都有这种想法,于是心安理得的对孩子高要求,用强势的态度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高标准完成一切学习和生活上的任务。
他们几乎不会去考虑孩子内心的需求,结果,孩子在日复一日的高压之下,丧失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布罗德赫斯指出:设立过高的目标的确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避免的压力和沉重负担。
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孩子的做事效率就大大降低,没有任何热情与目标。
2、打击孩子自信心,失去内在驱动力
表哥自小学习成绩优异,曾经是邻居眼里“好大学”的人选。但初中到结婚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表哥像一个“橡皮人”。
原因是舅舅的打击教育,为了不让表哥“骄傲到翘尾巴”,他从来没有给过儿子一句表扬。他以为的“为孩子好”让表哥最好的年华陷入黑暗中,学业半途而废。
英国文学家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去自信心。”
自信心是激发孩子努力学习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长时间的打击教育会让孩子丧失这种驱动力,变成“随便怎样”的橡皮人。
3、不在意孩子想法
我们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因为他们不听话、不认真而感觉身心疲惫,却忽略了作为孩子他们的想法、感受。
育儿专家曾说:忽视孩子的感受是另一种形式的家庭暴力。
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推动孩子成长,从孩子的角度得到的反馈是:“反正爸妈不爱我,怎样都可以”。这种需要但得不到关注的想法使孩子出现“橡皮人效应”。
“橡皮人效应”看起来像孩子无视家长的教育,一切都无所谓,实际上是孩子对一切失去兴趣。比起调皮捣乱、成绩差,失去兴趣才是最可怕的。
如何应对“橡皮人效应”当孩子出现“橡皮人效应”时,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调整心态,接受孩子一切。
扪心自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宝宝,是为了争面子吗?我想所有父母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迎接宝宝来到世上就一个字“爱”。
爱孩子,就要无条件的接受他们的一切,学习好或者不好,乖巧或者调皮,这是每个孩子自身的品质与性格造成。
如果一个孩子学习不突出,而其他运动天赋够好。那为什么一定要用尽心思让孩子考出好成绩,而忽略了他轻而易举可以拿到好成绩的天赋?英才施教,才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不是吗?
其次,激发孩子好奇心。
好奇心是兴趣的起源,是创造力的开始。
如今的时代中,创造力是“刚需”,这一点作为父母我们要有明确认知。
有一位儿童教育家曾说:“好奇心可以被父母无知的摧毁,也可以被父母的爱心培养出来。”
当你慢下来试着了解孩子,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引导,自然会抓住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再次,倾听孩子需求。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与先生都会习惯性的跟孩子聊聊天,放松的气氛下,了解孩子的心里状态以及有何需求。
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孩子忙于自己的学业,每天真正交心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如果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不断挑剔孩子缺点、没有意义的教育上,又怎会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呢?父母说的少一点,用心去了解孩子需求才是重点。
最后,进行鼓励教育。
著名导演姜文有一次采访中透露,母亲几乎没有肯定过他,拍了那么多电影,也从未看过。
他说:“我和我母亲这么多年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做了很多努力也不行。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看见我做的事情高兴,她老是一种不高兴的样子。”
母亲从未给予的肯定与鼓励,是这位导演心中最大的遗憾。鼓励教育是家庭教育中占比较重的一种教育方式,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欣赏,这会让他们收获到信心、勇气与上进心。因此,多给孩子鼓励教育很重要。
凌晨妈妈来叨叨:
任何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出现“橡皮人效应”,这就需要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方式上下功夫。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在有原则的基础上调整教育方式,相信会有所改变。
没有一个父母敢说:“我的教育方法没问题”,只不过培养出的优秀孩子正好适合爸妈的教育方法,但优秀的教育方式绝对离不开“尊重孩子”这个原则。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