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聊到法正力劝刘备娶刘焉儿媳妇吴氏,其实刘备内心是想娶的,做了一辈子帝王梦,能娶一个有大富大贵命的女人为妻,无疑是个好兆头。刘焉当初就是这样想的,才为儿子娶了这女人。但刘备不敢公然违反礼法强娶,法正的规劝不过是给刘备一个堂皇的理由,刘备顺坡下驴的答应了。
法正的规劝有两层意义,一是法正非常明白刘备的心思,在刘备要打瞌睡时立即送上了一个枕头;二是为自己谋取未来的富贵,一旦事成,无论是刘备还是吴氏都会对他感激不尽。
刘备能够入蜀并顺利取得益州,法正功劳最大。首先,他是刘璋派往荆州联系与刘备结盟的人。作为联系人除了完成结交刘备的使命外,还有考察刘备的任务,因此,他的意见对刘璋最终决定要不要接刘备入蜀有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就是在这次接触过程中,法正看出刘备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心里就想着要投靠刘备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法正并没有将刘备入蜀的危险性告诉刘璋。如果告诉了,事情还会不会像后来那样发展就很难说。
其次,当他第二次和孟达一起各带两千人马到荆州去迎接刘备入蜀时立即卖主求荣,力劝刘备顺势取蜀,将蜀中情报向刘备和盘托出。刘备入蜀时,带了法正,却没带与法正一同前来的孟达,因为他不知道孟达是怎么想的,对孟达缺乏信任,反之则是十分信任法正。
入蜀后,法正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攻打刘璋的战略决策者之一(刘备、庞统、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消除刘备疑虑,主动写信劝降刘璋。有趣的是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刘璋是不忠,在信中极力为自己辩解,认为说他不忠的话都是诽谤。
最后,法正的军事战略眼光独到,特别善于抓住时机,出奇制胜,这点是诸葛亮所不及的。最辉煌的成就莫过于提议并坚持攻打汉中,这点非常重要,拿下汉中才能确保益州的安危,将蜀中变成一个安全岛。
名义上刘备是汉中战场总指挥,其实真正的总指挥是法正,当夏侯渊轻率带兵出来抢救着火的围栏时,正是法正看准了这是个出击的好时机,告诉刘备该总攻了,刘备立即发出总攻命令,黄忠奋勇出击,斩杀夏侯渊。
因此,在这一时期,刘备最信任的人就是法正,没有之一。
拿下益州后,刘备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权势通天。法正是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人,以前在刘璋手下为官,与益州文武百姓打过交道。现在权势在手,开始报恩报仇,擅自杀害了几个以前毁伤过自己的人。
法正仗势欺人公报私仇的行为引起许多人的愤慨和恐慌,但又无法和法正抗争,就去找诸葛亮,说:“法正在蜀郡的行为太猖狂了,将军应该告诉主公,抑制他这样作威作福。”
诸葛亮此时是军师将军,行政职务是署左将军府事,同时担任左将军府事的还有掌军中郎将董和,二人一同管理刘备的幕府,级别与法正不相上下,但权势低于法正,信任度也低于法正,以诸葛亮的聪明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但又不能扫了大家的兴,只好敷衍安慰说:“以前主公在公安时,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怕孙夫人变生肘腋,那时进退狼狈,度日维艰。法正辅助主公入蜀,使其翻然翱翔,再不受人压制。法正有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能禁止法正任性而为呢?”
从诸葛亮的话中也可看出,法正是辅佐刘备入蜀的最大功臣。
其实,诸葛亮这是在推责任耍滑头,他知道刘备喜欢法正,去进谏刘备限制法正不但没效果,反而会引起刘备不快,影响自己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关键的是会得罪法正,而以法正睚眦必报的个性,一定会在刘备面前中伤自己,在私底下寻机报复自己,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法正为所欲为,一旦事情做过了头,引起众怒,刘备不收拾他都不行。
喜欢诸葛亮的可以把这说成是诸葛亮高超的政治策略,不喜欢诸葛亮的可以把这说成是诸葛亮的阴险狡猾。人文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很奇妙,褒贬可以个人好恶来定,所以别过多轻信舆论,要根据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否则会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刘备时期,(蜀)汉有三股势力互相角力:
一是荆襄集团,包括早期跟随刘备的其他地方的人,因这些人都是从荆州进入益州,所以都可以算作是荆襄集团的人,这是刘备的核心;
二是东州集团,前面讲过,汉末有大量三辅地区的人流入蜀中,刘焉将其组建为东州兵,东州兵在帮助刘璋稳定蜀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法正、孟达就属这一集团;
三是益州原住民势力,如黄权、谯周等人。
刘备必须在这三股势力中寻找并维持平衡,才能保证(蜀)汉内部稳定,而其中最难以驯服的是东州集团。
东州集团也是外来户,在荆襄集团进入益州前,他们是强势集团,其武装力量甚至超过了益州集团。荆襄集团进入后,他们成为其次,自然会心有不甘。东州兵战斗力强大,又有作乱的传统,刘备才入益州,根基不牢,无法武力弹压,更想收东州兵为己有,这才容忍法正的胡作非为。
为一个法正而激化与东州集团的矛盾得不偿失,而通过法正笼络东州集团为己所用,就能得大于失。
太子是立国之本,做了皇帝首先要立太子,确保后继有人。然后分封诸子,以为屏障。
刘备立刘禅为太子;二儿子刘永为鲁王,三儿子刘理为梁王。
刘备为儿子取名也很有意思,义子刘封和长子刘禅,名字合起来就是封禅。封禅是古代帝王才能举行的祭祀天地的活动,通常认为刘备以此命名,足见其早就有帝王之心。
可也有人嘲笑刘备刘禅父子二人的名字,就是益州原有势力中的谯周,他以为刘备的“备”是完备的意思,刘禅的“禅”是授予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刘备把(蜀)汉建立完备了后,刘禅就送给别人了。这个嘲笑很恶毒,但不幸的是言中了。
虽然绝大多数人赞成并拥立刘备登基称帝,但也有极少数人人反对。
益州前部司马费诗上疏反对,认为刘备是因为曹操父子篡汉才起兵讨贼,现在还没消灭敌人就先自立,会让大家感到疑惑。言下之意是刘备并不是要反曹,而是要自立。气得刘备立即将其降职,贬为永昌(今云南省西部)从事。
有记载说尚书令刘巴和主簿雍茂也反对。刘巴是名士,能力超群,刘备要依靠他治理益州,不能把刘巴怎么样,就找雍茂的麻烦,以其他理由将雍茂杀了,但刘备的“即位告天文”却是刘巴起草的(刘备自称汉中王时的“上汉帝表”也是刘巴起草的),这就有些让人困惑,也许是那个记载有误,也许是经过什么思想工作刘巴又不反对了。
熟悉刘巴的人不多,让刘巴的英名有些埋没了,八卦一下这个奇人吧。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湖南衡阳)人。世家子弟,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亲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其父在江夏任职期间,正好遇上孙坚讨董过南阳,杀太守张咨,其父同情孙坚,遭到南阳士民的怨恨,引发战端,其父败亡。
刘巴少年有才,十八岁出任郡署户曹史主记主簿。荆州牧刘表不断征辟他来做官,还推举他为茂才,他都不去。曹操占领荆州后,荆州许多官吏、士人追随刘备,刘巴却投降了曹操。
曹操召他在府中做了个小官,派他去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本来曹操是派桓阶去,桓阶推辞,说自己不如刘巴,曹操才派的刘巴。刘巴也不想去,说:“刘备占了荆州,我去恐怕不行。”曹操给他打气,说:“你尽管放心去,刘备要是来为难你的话,我带领六军前来相助。”
刘备还真的先占据了这会三郡,刘巴完不成任务,没法回去给曹操交差,只好逃亡交阯。他祖父任过苍梧太守,估计在当地有一些故旧吧。刘巴临行前给诸葛亮写了封信,告诉诸葛亮自己将远行交趾,不再回荆州了。
诸葛亮知道刘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回信劝他归顺刘备,可刘巴不愿意。刘备知道这件事后,对刘巴满腹怨恨。
刘巴到交趾后改姓为张,交趾此时为士燮兄弟所掌控,士燮做“土皇帝”正做得不亦乐乎,以刘巴清高孤傲的个性不可能和士燮合得来,又逃亡到蜀。路上被益州郡府抓获,太守要杀他,主簿说:“此非常人,不可杀也。”然后主簿亲自送刘巴到成都拜见刘璋。
有记载说刘璋的父亲刘焉年轻时是被刘巴的父亲刘祥推举为孝廉的,这个说法不大靠谱,可以忽略不计。
但刘璋确实器重刘巴,只要有大事就去咨询刘巴的意见,其中就有和刘备有关的事情。刘璋派法正迎刘备入蜀时,刘巴就反对,说:“刘备是雄杰,来了一定会为害,不要接纳他”。刘璋要刘备去打汉中张鲁时,刘巴又反对,说:“如果让刘备去打张鲁,犹如放虎归山啊”。可惜两次进言刘璋都没听进去,刘巴无奈之下,称病不出。
刘备攻打成都时,严令全军:“有伤害刘巴者,诛灭三族”。刘备打下成都后,刘巴见事已至此,没办法再躲了,只好去给刘备道歉认罪。诸葛亮多次推荐过刘巴,刘备也急需刘巴这样的人才,所以并没责怪刘巴,任其为左将军西曹掾。
刘巴在蜀中做了两件出色的事情,一件是解决了刘备的财政危机。当初攻打成都时,刘备为激励士气,许诺打下成都后府库里所有的东西士兵们可以任意取拿,结果府库里的东西被这些士兵一抢而空,造成军用不足,刘备非常担忧。
刘巴说:“这个容易解决,铸造些价值一百钱的大钱,平抑物价,让官吏管理市场。”刘备采纳,几个月之后,府库就得到充实。
这个事情的真伪也不好说,史书记载刘备取益州后,重赏文臣武将,如果府库都被士兵抢空了,哪里来的那么多赏钱呢?但蜀汉确实有直百的五铢钱,蜀汉亡国后,该钱还在吴国流通。放任士兵抢府库的说法也许有误,铸钱度过财政危机的事情也许是真的,不然造那么大的钱干啥?
第二件是与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等共同制《蜀科》,奠定了蜀汉政权的法制基础,可惜已经失传。
有一件趣事可以看出刘巴的性格。有次张飞在刘巴那里住宿,自始至终,刘巴都不和他说一句话,张飞非常气愤。诸葛亮知道了,劝刘巴说:“张飞虽然是个武人,却很敬慕你,主公现在正招纳文武人才,以定大事。你即使是天性高洁素来敞亮,也应该稍微放下点身段。”
刘巴并不领情,说:“大丈夫处世,理当结交四海英雄,怎么会和一个兵痞一起说话啊子?”
吴国张昭曾经给孙权聊过这件事,认为刘巴太狭隘偏颇,不应当这样无礼对待张飞,有些欺人太甚。孙权说:“如果让刘巴随世浮沈,为了取悦刘备,结交他不愿意结交的人,何足称为高士乎?”
这些大多是野史记载,真假难辨,不过张飞确实有敬爱士大夫的性格特征,而刘巴的高士称号也绝不是空穴来风。
刘备当汉中王时,刘巴为尚书,法正死后,刘巴接替法正为尚书令,也可见刘备对其的信任和重用。因为以前与刘备的那些过节,再加上自身性格因素,刘巴害怕受到刘备的猜疑,总是对刘备保持恭敬,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沉默寡言,平时也无私交,非公事不说话,也不治家产,清廉俭朴。
刘巴的公文写作应该是蜀中第一,前面说过刘备称汉中王的告汉帝表、称帝的告天文书,所有的文诰策命都出于刘巴之手,确实是个人才。
章武二年(222年),刘巴逝世。当时的曹魏尚书仆射陈群给诸葛亮的信中还在探问刘巴的情况,信中称刘巴为“刘君子初”,表示尊崇。
好像啰嗦了,不好意思,回到正题。
第二节 兴兵伐吴
刘备四月登基,五月立太子,六月建诸侯,七月就以为关羽报仇为名伐吴。此时离关羽之死已经两年,要报仇两年前就该报,拖延到现在来报,很明显就是个借口。那么,刘备为什么要在此时伐吴?
当然不是为关羽报仇,才说了那只是一个借口。只是这个借口很巧妙,既掩盖了自己借刀杀人的阴谋,又使自己师出有名,其实就算关羽不是刘备假手他人杀掉的,刘备也不会愚蠢地拿江山社稷做赌注去报一人之仇。
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和诸葛亮北伐有些相似,就是为(蜀)汉政权争取生存时间和空间,努力实现“隆中对”战略规划。
看看益州当时的处境就知道刘备为什么急于伐吴。
益州西、南两面是蛮夷之地,拓展的空间和价值都十分有限。北面是势力强大的曹操,能够从曹操手里抢到并守住汉中已经非常不容易,要攻出汉中,无论是北攻雍州、凉州,还是东北攻长安,都是难上加难,诸葛亮五出祁山均无功而返就是实例。
东面孙权完全断绝和刘备的关系,一心投降曹魏,袭杀关羽取得荆州后,陆逊迅速率军西进,连克秭归、巫县,扫清拥刘的武陵势力,兵锋直逼白帝城。
孙权还在此时表刘璋为益州牧、任命周泰为汉中太守,毫不掩饰对益州的觊觎之心。
也就是说,益州此时处于一种封闭受压状态,如果不打破这个局面,找到并打通进出益州的通道,(蜀)汉政权就无法动弹,将困死在益州。如果刘备只是和刘璋一样做一个益州牧,呆在蜀中也不错,依靠地理优势成为一方霸主。
还记得前面请各位读者记住的一个要点吗?刘备以汉室继承人自居,称帝是为了恢复汉室,怎么能局促于一州呢?刘备给自己打造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汉室继承人自居给自己称帝找到合法依据,一方面却让自己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不能缩在蜀中做土皇帝,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性,必须打出去,尽力恢复汉家天下。后面诸葛亮不断北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因此,伐吴就成了身处困境中的刘备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伐吴的理由主要有:
一、与魏相比,吴要弱小得多。荆州争夺战中,刘备和吴打过交道,对吴比较了解。在与吴的战斗中虽然没占到多大便宜,但也没吃多大亏,没有心理负担;
二、无后顾之忧,曹丕新立,忙着巩固政权,无暇攻打(蜀)汉;
三、有借口,就是孙权撕毁盟约,偷袭荆州,杀害关羽;杀害张飞的张达、范彊也是投奔孙权,两笔账可以一起算。
四、有号召力,刘备集团核心成员多是荆襄人士,收复故土本来就是他们的要求,当然会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反对伐吴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云,常山真定人;一个是秦宓,广汉绵竹人,都不是荆襄人士。
赵云认为,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先灭魏国,东吴自然会归服。不应该放弃攻打魏国而先攻打东吴,应该先取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后,招兵买马,吸收关中义士,壮大队伍,与魏国争锋。赵云是北方冀州人,想的还是与曹魏逐鹿中原,想法固然很好,但真还有些自不量力。
秦宓则以天时不当,必难取胜为理由劝阻伐吴。秦宓是益州人,出于维护益州利益,不愿意看到刘备倾益州之力去攻打荆州。这也说明当时益州人和荆襄人之间存在着矛盾。
结果二人分别受到不同的处罚,赵云因此不能随刘备东进,只能在江州留守,做后应。秦宓则被直接下狱关押,后来因赦得免。
诸葛亮在此事中究竟持何态度没有记载,如果按照“隆中对”的规划,是联吴抗曹,那么伐吴是不应该的。同样按照“隆中对”的规划,“跨有荆益”是诸葛亮的梦想,若伐吴成功,岂非梦想成真?
从事后诸葛亮说:“法正如果在,就能够劝阻主上伐吴,就算劝不住,也不至于失败得那么惨”的话来看,诸葛亮内心是不赞成伐吴的。
但没有这方面的记录,难道这又是诸葛亮的谋身之道?如果说不能制止法正,是诸葛亮没有政府职务,对地方事务不便干涉,勉强还可以理解,而此时诸葛亮已经是丞相,劝谏刘备是其分内之事,仍然一言不发的话,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不说他有阴谋,起码是没尽职。
五、有地理优势,益州处吴上游,顺流而下可迅速突破吴国防线,直捣荆州、建业。陆逊最害怕的就是(蜀)汉军水陆俱进。历史上南北对峙时期,北方政权攻克南方政权的主要方法就是顺流而下。晋灭吴就是如此。
六、既已称帝,总得有所作为,展现自己的实力。
这点很重要,虽然称帝足以让君臣庶民兴奋一阵,但毕竟是虚的。荆州丢失,国土萎缩,局促一隅的现实还是会影响国家的士气,引发国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不难想象,荆襄士人收复故土的呼声和益州集团对此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的行为之间一定会形成矛盾,难以调和。用战争来展示实力、提升士气、消弭矛盾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魏侍中刘晔就看到了刘备出兵伐吴的必然性。
刘备伐吴前,曹丕下诏询问群臣刘备会不会为关羽报仇讨伐东吴,许多人认为(蜀)汉一个小国罢了,名将唯有关羽。关羽死了军队就等于没有了,不会伐吴。
刘晔反对这种意见,认为:“(蜀)汉虽然狭小力弱,但刘备的想法是要威武自强,势必用率军伐吴的方式来显示他有强大的力量。何况关羽和刘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关羽死了不能兴军报仇,是有始无终。”
原话是“于终始之分不足”,从这句话分析,当时的人十分看重有始有终的友情,如果不能做到有始有终的话,就会遭到世人的嘲笑和指责。这个观点可以作为刘备不能自己亲手杀关羽,只能借刀杀人的一个佐证。
由此看来,作为一项国策,伐吴势在必行,是(蜀)汉政权主动争取摆脱困境求得生存发展的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尽管准备得不够充分,但这不是刘备的错,是日渐增加的外部压力和日渐凸显的内部矛盾不给刘备充分准备的时间。
这个决策没有错误,而是在决策预期目标上出现了错误。
伐吴之前出了件大事,对蜀汉军造成了重大损失,给伐吴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是否是伐吴不利的预兆呢?这就是张飞之死。
蜀汉军中只有关羽和张飞有“万人敌”的美誉,关羽遇害,张飞成了唯一的“万人敌”,理所当然地成为伐吴的最重要的将领。伐吴前,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张飞驻扎在阆中,刘备命令张飞率领一万步骑,从阆中出发,与刘备在江州会合。
张飞和关羽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关羽对士大夫同僚比较骄横,但对士兵却非常好,张飞正好相反,十分尊崇士大夫,但不怜惜士兵。刘备经常告诫他说:“你对士兵的刑罚和打杀已经很过分了,还天天鞭打士兵,打完后还把这些士兵留在身边,这是取祸之道啊!”
刘备不用张飞为汉中太守的原因估计就在于此,但张飞不听,依然故我。此次临出发前,不知道是否有鞭打或者威胁士兵的行为,反正是他的手下将领张达、范彊将他杀了,割下首级,顺嘉陵江出长江东下投奔了孙权。
张飞营中的都督火速给刘备上表报告此事,以前这类上表都是以张飞名义上的,刘备听说张飞的都督有表报,十分惊异地脱口而出:“噫!张飞死了。”
关羽、张飞二人之死,都和他们的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典型的性格悲剧。陈寿评价二人都是“以短取败”,确实是一语中的。
刘备此次出征,可说是武无大将,文无谋士。
武将中张飞、黄忠已死,马超不敢用,魏延要守汉中,赵云留守江州,这几人算是刘备的一流武将,一个也没办法用,就只能用一些二、三流武将,主要有黄权、陈式、吴班、冯习、张南、辅匡、赵融、廖淳、傅肜(亦作“彤”)、杜路、刘宁等。
谋士中庞统、法正已死,诸葛亮留守成都,跟随的就只有马良。马良纯属文臣,离谋士还有段距离,更多的是个执行者,不具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划能力。
另外还有一个不利因素是孟达投降曹魏,刘备失去了房陵、上庸的呼应。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刘备此次伐吴有些先天不足。
刘备伐吴之前,并不是像有些专家学者所说的那样,丝毫没有考虑到北方曹操的因素,使自己处于两面交战的不利状态之中。
刘备不是个优秀的军事家,但却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在三足鼎立互相牵制的复杂形势下,任何重大的政治军事行为都要三方兼顾寻求平衡与支持,这个道理刘备不会不知道。因此,曹操一死,刘备立即派掾属韩冉奉书吊丧,献上包括蜀地名产蜀锦在内的礼物。
刘备此举就是想和曹丕建立联系,缓和双方关系,缓解北方边境压力,希望伐吴时魏国不要背后发难,充分显示出政治家只重利益的本色。任汉中王时还信誓旦旦的上表说“惟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曹操一死,立即就向曹丕伸出了橄榄枝。
可惜曹丕缺乏乃父曹操的谋略机智,居然厌恶刘备借曹操的丧事的时期来表示友好(“恶其因丧求好”)的行为,将使臣韩冉杀了。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何况两国并没交战,对方还是来示好的?起码的外交礼仪都不讲了。
这完全是文人情绪化的表现,而不是政治家仔细权衡利益后作出的成熟决定。曹丕政治上的短视和幼稚在夷陵之战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失去了灭掉孙、刘中一家的大好时机。
刘备大军在江州集结完毕后,分水陆两路直扑东吴。
蜀汉军大举而来,孙权是怎样应对的呢?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