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互动 记者 林建安 摄影 黄启东
潮水一退,钱塘江的调色盘被打翻了。
无人机直击潮水雕刻的树纹,滩涂惊现红、金、蓝、白各色。“大自然高定”,让人惊艳。
4月5日,摄影师黄启东在钱塘江畔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幕。

潮汐树,是发育在潮滩上的一种沉积地貌,主要分布于滨海地区潮间带,因潮汐作用形成。
从空中俯瞰,一条条潮沟犹如生长在潮滩上的参天大树,其主干朝向大海,树冠朝向陆地,所以被称为“潮汐树”。
钱塘江在长期的潮汐冲刷和沉积作用下,江岸逐渐形成了形似树木的分支状潮沟地貌。

和树一样,“潮汐树”也有生长周期。
往复潮流、滩涂汇水,不断冲击和刻蚀滩面,形成了最初的冲沟——“树干”,是“潮汐树”的“幼年”。
随着潮水日复一日地溯源侵蚀、侧蚀,汇流面积逐渐增加,“树干”和“枝丫”不断生长,“潮汐树”也步入了“壮年”。
当涨潮挟带的上涌泥沙,逐渐在枝杈间淤积,潮沟就会逐渐淤浅、萎缩,进入“老年消亡期”。当然,新的潮沟会在更远处生长出来。

潮汐树除了好看,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潮沟肩负着潮滩湿地与外海间物质、营养和能量交换的重任,为潮滩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此外,它还能够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

黄启东拍摄潮汐树的经验:
“涨潮时,潮水逆推河水,向上爬升,流速较慢,主要以淤积为主。落潮时,潮水回落海面且落差大,流速快,以冲蚀为主,此时,潮水在潮滩上冲刷形成了冲沟。在侧蚀和溯源侵蚀共同作用下,潮沟的主干和树枝状分汊逐渐壮大,形成潮汐树。
一定要赶在涨潮前拍,涨潮后,潮汐树会被淹掉。
当然,算准时间在涨潮的过程中看潮水冲刷潮汐树,也非常壮观。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推荐了几个拍摄潮汐树的好地方:
钱塘江下沙段猪头角坝、嘉绍大桥、塔山坝、望江亭。
除了“潮汐树”,夕阳西下,钱塘江水天一色的美景,也很好看。
责任编辑:林建安 审核:陈奕 沈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