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卦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

浩潜评星座 2024-08-06 14:00:47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这段彖辞的意思是,井卦象征风吹拂着水面,水又从下涌上,这正是井的写照。井水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人们,永不枯竭。即使村庄改变了,井的本质不会改变,这是因为井的中心坚固且正直。汲水时水桶升到了井口但还没有提上来,这是没有成效的。水桶破损,预示着不吉利。

巽乎水而上水:巽代表风,指井水被风吹拂,象征着井水的流动和活力。"上水"指水从井底涌出,代表着井的功能和价值。

井养而不穷也:井水滋养着人们,是生命之源,永不枯竭,体现了井的持续供给和重要性。

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即使外在环境变化,井的本质和功能不变,因其核心坚固稳定。"邑"指村庄或城镇,"刚中"指井的中心坚固且正直。

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汔"指接近,"繘"是井绳,井水虽然接近干涸,但还没有采取措施来提水,暗示没有实际行动或行动不彻底就没有成效。一说,汲水时水瓶升到了井口但还没有提上来。

羸其瓶,是以凶也:水桶破损,象征着损失和不吉利的结果。"羸"指破坏,"瓶"指提水的容器。

井卦的象以井为中心,井水的流动和涌出象征着生命力和不断的供给。井水的稳定供应,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持续滋养着人们,体现了井的恒常和中心的坚固。彖辞通过井的形象,告诉我们即使在变化的环境中,也应保持核心价值和原则的稳定。同时,井水的干涸和水桶的破损警示我们,缺乏准备和对变化的忽视可能导致不利的后果。

井卦强调恒常与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即使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也应坚守核心原则,同时要有预见性地管理和保护我们所依赖的资源。井卦的警示在于,缺乏准备和对变化的忽视可能导致不利甚至灾难性的结果。

在现代生活中,井卦的智慧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在企业管理中,井卦提醒我们要保持公司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即使在市场环境变化时也不应改变。在资源管理方面,井卦告诫我们要有远见,合理规划和保护资源,以避免资源枯竭带来的风险。在个人层面,井卦鼓励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和情感的滋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恒定。通过这些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变化中寻求稳定,如何在利用资源的同时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及如何在个人和集体层面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共有两首,分别是《悯农其一》和《悯农其二》。这两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和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悯农其一》通过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景象,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却仍然面临饥饿的悲惨现实:“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则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撰并书《龙宫寺碑》晚清拓本

这两首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它们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影响,多年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生于湖州乌程。父亲李晤曾为三地县令,他六岁丧父,由母亲卢氏教经义,因家境贫寒且身材矮小有“短李”之称,15岁于慧山寺读书,目睹农民艰辛后作《悯农二首》扬名,受韦夏卿夸赞,后赴长安科举,得韩愈赏识,与元稹、白居易结友。《唐才子传》里面说,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特有名,号“短李”。

元和元年中进士,曾任国子助教,后为李锜从事,因拒不合理要求险遭杀身之祸,李锜败后任右拾遗。唐穆宗时为翰林学士,称“三俊”之一,后历多职,卷入“牛李党争”成李党人物。期间遭贬又因唐穆宗信任获转机,后又经历多次起落,大和七年起历任多州刺史等职,开成二年受嘉奖,六十七岁自编《追昔游诗》。武宗时为宰相,封上柱国、赵国公。会昌四年因病辞相任淮南节度使,会昌五年处死吴湘引发争议。会昌六年病逝,终年七十五岁,宣宗时因吴湘案被追削官职,子孙不得仕。

李绅的一生在政治上历经起伏。早期,他有着关注民生、同情农民的一面,其诗作《悯农二首》体现了他对农民的怜悯之情。然而,随着官职的升高和权力的增大,他发生了蜕变。据传他生活豪奢,一餐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对百姓疾苦也逐渐漠视。同时,他还爱耍权威,无情无义,例如对曾经的友人李元将,在其发迹后,李元将降低辈分称呼他,他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才勉强接受;他还曾对有同科进士之谊的崔巡官滥施淫威。他的这些行为使其在当时受到了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的鄙夷,也被后世认为是从悯农诗人转变为豪奢酷吏的典型。

刘禹锡那首“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侧面描写了时任司空的李绅的家宴排场,给了后世留下一个“司空见惯”的成语。不过此诗的主旨并非是嘲讽李绅穷奢极欲的,只是题赠给李绅家妓的应景之作。刘禹锡再正直,也断然不会如此讽刺盛情招待自己的朋友。

尽管李绅后期的行为饱受争议,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仍不容忽视。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其部分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的作品包括失传的《乐府新题》20首,以及现存的《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等。其诗风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早期诗歌通俗易懂、反映现实,后期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追求艺术技巧。此外,他的散文《寒松赋》等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悯农》二首的创作时间大致可推定为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这组诗是李绅为向时任集贤殿校书郎吕温求荐而作。这两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形象,成为李绅诗歌创作中的珍品,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0 阅读:3